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酸雨的形成
雨水、霜、雹、露等
CO2
SO2
NOx
燃
烧
石油 煤 金属矿物
酸雨: 主要指pH小于5.6的雨水,其主要含有
硫酸和硝酸。
正常雨水(含雨、霜、露、雹、雾等)由于存
在CO2原因其pH值约为5.6 。在水中当pH值小于
5.5时,大部分鱼类难以生存;当降到小于5时,各
种鱼类和两栖动物及昆虫、水草及浮游生物面临 灭绝。
知识三 氮气和氮的氧化物
一、氮气
1、物理性质
(1)色、态、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3)沸点:-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 (4)熔点:-209.8℃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
白炽灯
氮气
氮气为什么可以用作 保护气?
2.稳定性(氮氮三键)
N
+7 2 5
N2
2、 NO和O2混合与水反应 4NO +3O2+2H2O=4HNO3
设:V(NO):V(O2)=y y<4:3 y=4:3 y>4:3
NO过量, NO剩余 反应 O2过量, 恰好完全反应 情况 O2剩余
反应 O2过量, 恰好完全反应 情况 O2剩余
3、氮的固定
定义:氮气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称 为固氮。固氮分为天然固氮、人工固氮和 生物固氮。
3.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 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 除硫处理,② 少用原煤做燃料,③ 煤燃烧时鼓入足 量空气,④ 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 施是(
C
) B.②③④ D.①③④
A.①②③ C.①②④
4.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A.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C)
B.水体富营养化 D.温室效应
+4
+5
+2
还原。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的NO2被水吸收。
实验步骤
现
象
解释(反应式)
将充满NO2 红棕色逐渐消失, 3NO +H O= 2 2 1 的试管倒立 试管水位上升到 2HNO3+NO 试管容积 2/3 处 在水槽中
2
往试管通 入 O2
无色气体变成 红棕色;水位 继续上升,红 色又消失
NO2 红棕色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氮(NO) 常温下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 空气中无法稳定存在:
2NO+O2=2NO2
(2)二氧化氮(N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NO2 +H2O=2HNO3 + NO
3NO2+H2O====2HNO3+NO
NO2中有2/3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被
氧化;有1/3的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
酸雨会伤害植物的新生芽,使叶绿素含
量偏小,光合作用受阻,作物产量下降,严
重时会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大
片的森林树木枯死,小生物随之灭绝……最
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
如何控制酸雨? 1、改善燃料种类,积极开发新能源。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 如选洗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
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继续通入氧 水逐渐充满试管 4 NO2 + 2H2O + 3 气 O2 = 4HNO3
拓展研究 1、 NO2 和O2混合与水反应
4NO2 + O2+2H2O=4HNO3
设:V(NO2):V(O2)=x x<4:1 X=4:1
X>4:1
NO2过量, NO剩余
天然固氮:
问:哪些自然现象可以固氮呢?
闪电
研究讨论: 雷雨天会发生那些化学反应呢? N2+O2
放电或高温
2NO
2NO+O2=2NO2
3NO2 +H2O=2HNO3 + NO
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污染物的来源:
(1)SO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与石油) 的燃烧、含硫金属的冶炼以及制造硫酸、磷肥等 产生的废气。 (2)NO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 ·· · N · · N · · · ·
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用作保护气
3、化学性质
问:氮元素有哪些化合价,试推测氮气有 哪些化学性质? -3 0 +1 +2 +3 +4 2NO +5
放电或高温
N2+O2 弱还原性: 弱氧化性: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
颜色 NO 无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比空气 无味 有毒 不溶于水 略大 刺激性 有毒 比空气 与水发生 气味 大 反应
的生石灰、对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 垂柳、柳杉)等。
1.“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B )
A.森林遭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D.汽车排出大量尾气 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B ) A.臭氧层空洞 C.光化学烟雾 B.酸雨 D.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