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暴雨等值线图修编说明————————————————————————————————作者:————————————————————————————————日期:目录一、《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修编工作说明二、湖北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点雨量分布图图1.《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选用雨量站分布图图2.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图3.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图4.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图5.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图6.湖北省年最大3天暴雨均值等值线图图7.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图8.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图9.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图10.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暴雨参数cv等值线图图11.湖北省年最大3天暴雨及cv等值线图图12.湖北省年最大10分钟点雨量R值分布图图13.湖北省年最大60分钟点雨量R值分布图图14.湖北省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R值分布图图15.湖北省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R值分布图图16.湖北省年最大3天点雨量R值分布图图17.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1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图18.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0分钟点雨量分布图图19.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小时点雨量分布图图20.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分布图图21.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分布图三、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分析计算成果表表1.《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选用雨量站属性表表2.湖北省各站年最大10分钟点雨量统计参数表表3.湖北省各站年最大60分钟点雨量统计参数表表4.湖北省各站年最大6小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表表5.湖北省各站年最大24小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表表6.湖北省各站年最大3天点雨量统计参数表表7.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10分钟点雨量记录表表8.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0分钟点雨量记录表表9.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6小时点雨量记录表表10.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24小时点雨量记录表表11.湖北省实测和调查最大3天点雨量记录表《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修编工作说明1、概述湖北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的修编工作,是根据水利部原水文司“文环[1997]61号”文“关于开展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修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进行的。
该项目是水利部原水文司1997~2000年的重点项目,由水利部水文局直接领导。
为便于开展工作,全国成立了以南京水文水资源所专家为主的编图技术组,负责编制工作大纲,提供计算绘图软件,培训各省技术人员,在编图过程中作技术指导和协调。
1976~1988年,我国编制了“中国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并经原水利电力部审定在全国应用。
上次编图至今20年来,不少地方发生了超过原记录的大暴雨,资料系列的增长和新暴雨记录的加入,会对统计参数发生影响,因此决定对原等值线图进行修编。
本次编图的技术依据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并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手册》的有关内容,还充分参考了上次编图的工作经验。
此次编图暴雨历时分10分钟、60分钟、6小时、24小时、3天五种, 理论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
暴雨资料截止1998年。
上次编图以来,水文专业水平和科技成果表达手段的进步,为这次修编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此次编图充分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新软件及电子地图等新技术。
湖北省的任务,经湖北省水利厅布置,由湖北省水文水资源局承担。
我省组成了编图工作组,从事编图工作。
采用编图技术组提供的技术大纲和编图软件。
于1999年底开始工作,2002年结束,编成《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
图集内容分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和分布图、各站暴雨统计分析计算成果表两类。
成果图有新增资料至九十年代末期(1998年)的年最大五种历时(10分钟、60分钟、6小时、24小时、3天)暴雨统计参数(均值、变差系数)等值线图10幅,各站偏态系数与变差系数变倍比R(即cs/cv)分布图5幅,实测和调查最大各历时点雨量分布图5幅,编图选用雨量站分布图1幅;成果表有各站年最大五种历时暴雨统计参数表5份,内有各站均值计算值、cv准则计算值和目估调整值、R准则计算值和目估调整值,五种历时的实测和调查最大点雨量记录表5份,编图选用雨量站属性表1份。
我省修编工作自1999年11月开始,2000年3月完成初步成果。
经内部审查后,参加了在海南省海口市进行的中南、西南地区暴雨参数图集初步审查和拼图工作,与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市进行等值线拼接。
根据审查意见和拼图后等值线的变动,又重新编绘等值线图(第二稿)。
又于2001年6月参加了在北京进行的华北、东北地区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的拼图工作。
2001年11月编图技术组下发了参数估计的新版软件(gawin2000和p3fit2000)。
我们按照新软件重新估算参数,结合第二次拼图发现的问题,编绘了等值线图(第三稿),经技术组审定,最后定稿。
2002年根据技术组下发的“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地区成果技术细则”和“修编工作技术总结编写大纲”的要求进行了工作总结,完成了收尾工作,形成了《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集》。
通过这次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的修编工作,提高了我省暴雨统计分析的技术水平,加深了对本省的暴雨特性及有关自然规律的了解,为我省在水文工作中采用计算机作业和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方面积累了经验。
2、湖北省原编成果概况我省上次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编图工作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编制的是历时为24小时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开始于1976年,由原省水利设计院、省气象局、原省水文总站、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四单位共同编绘。
于1981年在《湖北省可能最大暴雨图集》中刊印发布;第二阶段编制的是10分钟、60分钟、6小时三种历时的等值线图,编制单位是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1985年编成,在《湖北省暴雨径流查算图表》中刊印发布;第三阶段成果是由湖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规划室绘制的“湖北省年最大72小时(三天)等值线图”(未见刊印图表)。
上次编图选用资料以水文部门的资料为主,还收集了部分气象台站的资料。
选用资料截止的年份:10分钟、60分钟、6小时三种历时的截止1981年,24小时的截止1975年,3天的截止1982年。
上次所用的线型与这次相同,采用皮Ⅲ型频率曲线。
Cs统一采用Cv的3.5倍比。
单站系列经审定后,一般用矩法计算,用经验目估或三点法适线选配均值和变差系数。
上次编图选用站数及资料站年数统计见下表。
上次编图雨量资料利用情况表历时10′60′6h 24h 3d用于参数计算的站数站数89 90 185 199 199 站年数1638 1678 3502 5057用于最大点雨量分布分析的站数站数280 147 286 241 275 站年数3、暴雨数据库的建设这次暴雨参数等值线图修编全国统一采用的时段是10分钟、60分钟、6小时、24小时、3天共五种历时,编绘这五种历时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
统计抽样采用“年最大值法”,选取资料从雨量观测年份开始,截止到1998年。
根据部颁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规定,各历时最大值采用滑动挑选,10分钟、60分钟滑动单位5分钟,6小时、24小时滑动单位1小时,3天的滑动单位为1天。
本次编图充分利用了现有雨量站的资料。
同时还利用了一部分已撤销但曾出现过大暴雨的站点的资料,选用了“35.7”和“98.7”特大暴雨年份的调查资料。
挑选雨量站的原则:一是站点要有代表性,能反映我省暴雨分布的基本特征;二是面上分布要均匀,暴雨中心地带的密度高于一般地区的密度,暴雨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适当加密;三是资料系列较长,观测年数一般不少于20年;四是五种历时较为齐全制。
缺测中断年份的资料一般不予插补。
如缺测中断发生在大暴雨洪水年,且有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相近的邻近站资料时可就近移用,一般非大水年份缺测值不插补或移用。
对雨量站站址迁移前后资料的处理:迁移较近(一般经纬度在2分以内)的前后资料予以合并,否则按两站处理。
我省历史上1935年出现了笼罩西部地区大面积的特大暴雨。
水利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组织了“35.7”暴雨调查组,对该年的暴雨发生地进行了实地调查,编印了《长江流域1935年7月上旬特大暴雨调查分析报告》,这次我们采用了报告中的调查资料。
1998年发生的长江流域性大暴雨洪水,武汉市是一个暴雨中心,这次暴雨分布极不均,梯度特别大,暴雨中心在汉阳马沧湖,气象部门的汉口吴家山气象台和水文部门的武昌东湖站观测值都小于汉阳马沧湖。
雨后武汉市水文水资源局进行了暴雨调查,发现汉阳马沧湖城建部门观测到的雨量是这场暴雨的最大值,后经我省98暴雨洪水调查分析组审核确定。
我们这次采用了这一调查值。
我省雨量观测手段分自记和人工两种。
自记站各历时最大值在自记纸上滑动挑选,而人工观测按观测段次在固定的时间观测,最大值的挑选只能按固定时段滑动。
为了做到两种统计样本一致,对人工观测值进行了滑动改正。
这次编图等值线的载体是电子地图,为了确保电子地图上雨量站的位置(经纬度)准确无误,我们进行了多种对照检查,如将雨量站站址的地名与电子地图行政图层上的地名和行政范围对照检查、雨量站高程和电子地图等高线图层对照检查、将经常使用的纸质站网分布图与电子站网分布图对照检查。
经检查,绝大多数雨量站位置准确,对个别站点因经纬度输入错误经确认后进行了改正。
所选站的资料截止1998年(流域机构的资料截止1989~1991年),共选取了643站,站网密度为289km2/站,资料数量20939站年,平均系列长33年(另有56站参加最大点雨量记录统计,未计算参数)。
各历时站数及资料站年数统计见下表。
修编工作雨量资料利用情况表历时10′60′6h 24h 3d用于参数计算的站数总站数242 345 638 643 643 N≥20年147 239 592 605 605 N≥30年45 76 354 376 376 N≥40年8 15 97 126 126 站年数5540 8064 19858 20939 20939用于最大点雨量分布分析的站数站数280 381 676 681 683 站年数5844 8393 20216 21243 21245暴雨数据库是这次使用计算机编图的基础。
把暴雨数据库建好了,续后的参数计算、等值线勾绘、合理性检查和成果分析、综合统计都十分便捷。
数据库技术平台采用微软的Acces数据库软件,Acces 数据库的数据可以方便在被Office其它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 各种软件调用。
暴雨数据库包括站点属性表和暴雨特征值数据表。
站点属性表包括以下内容:站码、站名、经度、纬度、高程、所在流域水系,站址所在地地名等字段;暴雨特征值数据库包括以下内容:站码、站名、年份,五种历时的年最大雨量及发生日期等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