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文

高三一轮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文


(1)无丝分裂过程中 DNA 也要复制并均分。
解 惑
(2)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不存 在无丝分裂。
网 络 构 建
生长、发育、繁 殖、遗传
纺锤丝 染色体 DNA
细胞周期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表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 同
①动物、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变化规律(即 各时期特征)相同 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复制,然后平 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相同。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星 射线,形成纺锤体。 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在赤道板位置细胞膜内 扩展形成细胞壁,将 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 子细胞。 子细胞
间期、末期
前期、中期、后期
(2)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考点一 聚集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复制 1:1→1:2
散乱 分布 1:2
着丝点排列 在赤道板上 1:2
着丝点 分裂 1:2→1:1
进入两个 细胞核 1:1
(3)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 前期 →解体时期为末期 。 (4)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 前期 →重建时期为 末期 。
染色体数 目(个)
2N
2N 4N
2N 4N
4N
0 4a
2N 0
染色单体 0→4N 数目 DNA分子 数目
2a→4a
4a
4a
2a
注: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单体数
没有染色单体时,DNA数 == 染色体数
考点一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和数据的周期性变化 1.完善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

三、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限制因素:
1.表面积与体积比: 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 但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 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核质比(细胞核(DNA)与细胞质之比)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但细胞核有一 定的控制范围。例如草履虫细胞大,要有两个 核以扩大核的控制范围。
12.对右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 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不是 高等植物细胞
分裂期
2.0
1.8 1 1.5
细胞周期Biblioteka 17.315.3 22 22
四、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前提:连续分裂 已经高度分化的细胞 不进行有丝分裂
末期 后期
中期 前期 分 裂 期
子细胞
分 裂


一次分裂完成
下一次分裂开始
下一次分裂完成
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
分裂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各时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染色体数目 (个) 染色单体数 目 0 4 4 8 8 4 8 8 4
不 前 同 期
末 期
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和意义:P113
• 14.下列各图中,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 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情况。其中,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 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以及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数目变化、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B )
• • • •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如下: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各自成 为一条子染色体
一个细胞分 裂成两个子 细胞,每个 子细胞中的 染色体减半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有丝分裂中DNA数目变化规律如下:
间期, DNA复制
4N
一个细胞分 裂成两个子 细胞,每个 子细胞中的 DNA减半
2N
[判一判] 1.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 × 面积与体积之比不同 交换 ( √ ( √ ) ) ) 2. 实验中 NaOH 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相同, 但扩散的 3.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
4、实验中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相同( √
后期 8 0
末期 4 0 4
DNA分子数 目
8
8
8
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有丝分裂各时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染色体数目(个) 2n 染色单体数目 练 DNA分子数目 0 2a
前期
2n
中期 后期
2n 4n 4a 4n 0 4a
末期
2n 0 2a
4n 4n 4a 4a
4.有丝分裂的有关数目变化表 有丝分裂各时期 间期 染色体 形态变化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有丝分裂中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如下:
间期,染 色体复制
4N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 色单体分离,各自成 为一条子染色体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解: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图解:
不同点:
前期(纺锤体形成机制不同)
末期(细胞质分割方式不同)
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①植物: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的 纺锤丝 形成。 ②动物: 中心体 发出的 星射线 形成。 (2)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 ①植物:赤道板位置出现 细胞板 并向四周扩展,将细胞割裂成 两个子细胞。 ②动物: 细胞膜 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个 子细胞。 4.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经过复制(实质为 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 上有遗传物质 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遗传
性状 的稳定性。
三 无丝分裂
1.过程 (1) 细胞核 先延长, 核的中部向内凹进, 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 子细胞 。 2.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 纺锤丝 和 染色体 的变化。 3.实例: 蛙的红细胞 的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一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
研究细胞大 小与物质运 输的关系
该研究中所用 的细胞模型
不同大小的琼脂块
细胞与外界进行 取决 细胞的表面积 与体积之比 物质交换的效率 于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 表面积与体积 的关系限制 了细胞的长大;(2)受 细胞核 控制能力的制约。
准确理解“细胞周期” ①“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②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③间期长,分裂期短在显微镜下看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④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 短不一。
细胞类型
蚕豆根尖分生区 细胞
小鼠十二指肠上 皮细胞 人的肝细胞 人的宫颈癌细胞
分裂间期
15.3
13.5 21 2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