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11]《学前教育课程论》

[0411]《学前教育课程论》

2020秋季西南大学
[0411]《学前教育课程论》1、游戏本身也可以是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

A.√
B.×
2、单元主题活动的主题可以来自教师对幼儿的观察。

A.√
B.×
3、活动课程的理念是杜威提出来的。

A.√
B.×
4、幼儿园课程类型有很多种。

A.√
B.×
5、特定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其发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A.√
B.×
6、家长有权利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决策。

A.√
B.×
7、课程实施的主要责任人是教师。

A.√
B.×
8、课程开发要考虑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

A.√
B.×
9、课程就是知识的集合体。

A.√
B.×
10、课程就是幼儿的一切活动。

A.√
B.×
11、高质量幼儿园课程的特征之一是传承本土文化。

A.√
B.×
12、课程开发是一个线性过程。

A.√
B.×
13、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是可以学习培养的。

A.√
B.×
14、中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课程照搬自日本。

A.√
B.×
15、课程实施会分为不同的层面。

A.√
B.×
16、课程与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A.√
B.×
17、36.不同层次课程的目标的抽象程度不一样。

A.√
B.×
18、课程领导的主要方式是协商审议。

A.√
B.×
19、课程内容的组织也可以按照幼儿学习该内容的阶段和轨迹来。

A.√
B.×
20、五指活动课程是本土原创的课程理论和实践。

A.√
B.×
21、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只能是儿童发展理论。

A.√
B.×
22、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心理氛围也属于课程。

A.√
B.×
23、园本课程是属于课程管理的范畴。

A.√
B.×
24、课程在不同层次之间的转化中会发生变异。

A.√
B.×
25、教材的使用有时候会限制教师的专业自主。

A.√
B.×
26、幼儿园课程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

A.√
B.×
27、课程领导属于行政管理范畴。

A.√
B.×
28、活动区活动并不是源于美国的High/Scope.
A.√
B.×
29、教师选择的课程内容最好是幼儿感兴趣的。

A.√
B.×
30、教师需要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

A.√
B.×
31、幼儿园的课程重心不是教。

A.√
B.×
32、幼儿园的课程开发需要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

A.√
B.×
33、课程实施的过程不能仓促展开。

A.√
B.×
34、张雪门提出了行为课程。

A.√
B.×
35、有的课程目标只能在幼儿园才有可能实现。

A.√
B.×
36、课程开发要考虑幼儿所处的文化背景。

A.√
B.×
37、每个活动区指向的儿童发展是不一样的。

A.√
B.×
38、活动区活动中的材料不是越多越好。

A.√
B.×
39、幼儿园的课程不能外在于教师。

A.√
B.×
40、园本课程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幼儿和教师的发展。

A.√
B.×
41、课程领导是园长说了算。

A.√
B.×
42、幼儿园的课程实施包括不同的层面。

A.√
B.×
43、每个幼儿园都有必要开发自己的课程。

A.√
B.×
44、单元主题活动设计得越精密越好。

A.√
B.×
45、课程模式的要素主要是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

A.√
B.×
46、机械记忆是幼儿经验课程内容的唯一有效方式。

A.√
B.×
47、文化学也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A.√
B.×
48、单元主题活动在实施中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A.√
B.×
49、
13.家长不可以参与幼儿园的课程。

A.√
B.×
50、课程开发中需要教师的一系列深入思考。

A.√
B.×
51、幼儿园的课程不能关注学科知识。

A.√
B.×
52、家长对幼儿园的课程的期望有一定的合理性。

A.√
B.×
53、 不同教师实施课程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A.√
B.×
主观题
54、 课程组织
参考答案:
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
统。

55、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1)即教学方法、奖励制度、组织结构、学习环境的“副产品”,也即非预期的影响;(2分) (2)隐性课程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其影响具有持久性;(2分)
(3)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

(2分)
56、简答题: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的主要理论来源。

参考答案:
意大利特有的文化和政治;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建构主义理论。

57、 试论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面临的主要挑战。

参考答案:
(1)家长对课程的理解不全面,传统的教育观、课程观对他们的影响仍然较大;(3分)
(2)家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不够,家长对幼儿园课程活动的参与只是停留在旁观者的表浅层次;(3分) (3)家长在课程参与中处于被动地位,与教师没有形成良好的平等互动关系,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分)
58、 试论幼儿经验到的课程与教师的预想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幼儿经验到的课程与教师的预想之间是相互矛盾却又相互依存的;(3分)
(2)教师所预想的课程与幼儿所经验到的课程,两者之间可能没有交集,但会指引教师对课程的预想朝另一个方向前进,从而生成课程;(3分)
(3)教师必需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在这基础上设计有价值的活动。

这样,才能让幼儿进一步获得知识,提升经验。

(4分)
59、试论幼儿园层面有效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该采取的策略。

参考答案:
(1)树立学习理念,幼儿园可采用集中和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教师领会《指南》精神,组织并督促全体教师学习,对照《指南》进行反思调整;
(2)开展“园本培训”活动。

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针对学习贯彻时遇到的困惑,有选择有目的地展开园本培训,并通过开展一系列教科研活动,以此来检验贯彻、落实《指南》工作的效果;
(3)付诸行动。

让教师把学到的教育理念真正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动中,准确地掌握《指南》中的每一项要求与建议,才能好地了解3—6岁孩子的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及保育活动中,更合理的安排孩子的一日活动,更细致的实施各项保育,让孩子在老师细致耐心,充满爱的教育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60、为大班《光和影》的单元主题活动设计目标,不得少于四条。

参考答案:
幼儿能提出更多与光和影有关的科学问题、
能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清楚表达自己探究的过程和发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