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六年级下册)执教者:李长兴二○一二年二月小学六年数学下册教案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教学重点: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教学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关系。
教学时间数:3课时1、认识负数…………………………………1课时2、3、比较大小…………………………………1课时4、5、单元测试…………………………………1课时2教出时间第 1 周星期1总课时1认识负对负数有初步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识、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认识负理争负数的含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相反意义的个体设、说说对温度的认一、情引、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负板书课题:负二、探、教学()观察课本的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上了解新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组内交流,讨)教师简要说“°”表示1“℃”表示摄氏2℃表1℃用-13零℃”是负号,表示℃表℃用+141”是正号,表示℃、教学()出示银行存折,观察存折中的数为例,说明什么是相反意-50)50的、认识负)什么是负)什么是正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关三、巩3、完成课本练练、全班交流,订课后记3教出时间第 1 周星期2总课时 2比较大、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能正确比较负数的大小、使学生能运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负数大小的比负数大小的比掌握比较负数大小的方个体、什么是负数一、检、读一读,填一复3012+10.25/1112.7/负正、说说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二、探、教学(指导学生看例题情境新如果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呢问题一)学生尝试画直线表)教师启发,引1,如果你想从起点到问题二:在数轴上表示出1处,应如何运动)学生口头回答,教师板书配合说明处应如何运动处)如果从、教学(指导学生看课本情境图)说一说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读一读其中各)把这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填在表中时气455总课时星期周教出时间第课题单元测试6圆柱与圆锥7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这观察,设计和掉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在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教学重点:1、圆柱体积,表面积计算2、圆锥体积计算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关键: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经历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数:13课时课时安排:1、圆柱…………………………..7课时2、圆锥…………………………..3课时3、整理和复习…………………..2课时4、单元测试……………………..1课时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圆柱与圆锥练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一、选一选。
)的形状是圆柱。
1、下面物体中,(D、B、C、A、23 36dm,它的高是,它的底面积是18dm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dm。
)(218 D、、6 、A、B2 C 3 )3、下面()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单位:cm)杯中的饮料最多。
4、下面()条高。
5、一个圆锥有()条高,一个圆柱有(、三D、无数条、一 A B、二 C 牛奶。
3000ml 6、如图:这个杯子( )装下B 、不能C 、无法判断 A 、能二、判断对错。
、圆柱的体积一般比它的表面积大。
)( 1 )(2、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213倍。
)3、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4(5、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三、想一想,连一连。
四、填一填。
)= 6000毫升( 2.8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3060立方厘米()平方米( 5 平方米40平方分米=2,)cm ,它的底面积是(高是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cm,10cm32。
)cm )cm ,体积是(侧面积是(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制成一个圆柱,这个圆分米,宽1.23、用一张长4.5 (接口处不计))平方分米。
柱的侧面积最多是(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76cm,圆43。
)cm 柱的体积是(3 )cm。
它的体积是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cm,(五、求下面图形的体积。
(单位:厘米)六、解决问题。
1、⑴制作这个薯片筒的侧面标签,需要多大面积的纸?22⑵这个薯片筒的体积是多少?高测得底面直径4米,2、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沙堆,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米。
每立方米沙大约重1.71.5 吨数)6、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3 米,池深1.2米。
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有、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4 多高?(单位:厘米)、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右图)削成一个圆锥。
5 ⑴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23⑵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七、拓展应用。
罐这。
将247cm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是,高是12cm种饮料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入箱内,这个纸箱的长、宽、高至少各是多少厘米?课后记24教出时间第周星期总课时25比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4、能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原理,并能把简单的图形进行放大与缩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两个量的变化情况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2、能从比例知识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正、反比例教学关键:理解正、反比例意义,认真分析两个量的变化情况教学时数:18课时课时安排: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课时3、比例的应用…………………………………….5课时4、整理和复习…………………………………….4课时5、单元测试……………………………………….1课时26教出时间第周星期总课时2728教出时间第周星期总课时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比例一、想一想,填一填。
))∶(≠0),那么a∶b=(1、如果5a=4b(b )如果a∶0.5=8∶0.2,那么a=(3.4 ∶) 1.5∶3=( 2、8∶2 =24∶()比例。
) 3、一个数与它的倒数(厘米,大圆和小圆2、大圆的直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4 。
)面积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只。
56白兔只,灰兔(5、白兔与灰兔只数的比是7∶6, )比例。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6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76 )。
则另一个内项是()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8、右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
)千米,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购买电视机的台数和钱数成9、每台电视机的价格一定,比例。
厘米,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10、一幢楼的模型高度是7 )米。
是1∶400,楼房的实际高度是(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倍,这个2倍,后项缩小2 )1、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比的比值不变。
4、3、、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2 ()2、由()3、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成反比)4(例。
()5、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放大,得到的图形12cm、一个长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