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健康基础知识手册前言: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温家宝生命的组成离不开水。
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成分。
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
水是人体最基本的组成物质,也是人体其它营养物质的载体。
水在人体中担负着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如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等功能,并对维持人体正常的体温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处理产品,水处理行业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享受现代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对水的认识更是每一个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生活常识。
注:以公司作为背景图。
右上角统一公司LOGO,第一篇健康危机不容忽视一、现实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生活水平在提高,科技在进步,而得病的人却越来越多?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天天的提高,我们从温饱逐步进入了小康生活;科技也一天天的进步,尤其是医疗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认识,应该得病的人越来越少。
然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得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怪病层出不穷。
为什么二、病从口入与我们对水的不设防;中国有句古语:病从口入;我们了解到,从口腔进入的有食物、空气和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
我们身体有多种感觉器官帮助我们免除污染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例如:我们有视觉、嗅觉和触觉等;当我们吃食物的时候,如果看得不新鲜,我们会拒绝它进入口腔;如果闻着腐败变味,我们也会拒绝它伤害身体;如果摸得发粘发软,我们更不会吃这样的东西。
我们面对空气,同样会选择空气新鲜的空间去呼吸,如果有污染,我们会逃离。
然而面对水,我们却从来不设防!有的时候我们看到水浑浊,我们依然在喝;我们闻到水有味道,却无动于衷。
我们在水面前,感觉器官起不到任何作用。
恰恰就是我们面对水的无能为力,而让我们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危机。
三、健康危机不容忽视!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然而现在关于整个环境的污染,包括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都存在对身体的伤害。
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的健康面临极大的挑战。
发病率之高,病种之多,蔓延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因此有关人士警告说:疾病的危害远远大于战争!大于战争!健康危机不容忽视!第二篇污染现状不容忽视一、紧张的水资源: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
但是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少变得越来越珍稀。
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了5倍。
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列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之一。
我国被列为严重缺水国家刚结束的二十一世纪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宣布,中国年人均用水量为二千二百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用水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联合国据此已把中国列为十三个最缺水国家之一。
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能源、资源、环境和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支柱,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而九十年代以来,水资源的日趋缺乏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全球性热点问题。
据了解,中国目前年用水量为四千五百亿立方米,其中年农业用水四千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用水五百亿立方米。
由于中国水资源的不足,农业年缺水量约三百亿立方米,城市与工业年缺水量达五十八亿立方米。
国家和北京市统计资料证实,北京已成为我国严重缺水的三十个大城市中的一个特大型城市。
目前,北京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四百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世界水平的二十五分之一,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中排名百位之后。
北京到2000年需水量为四十五至四十八亿立方米,到2020年需水量为六十至六十三亿立方米。
全市到2000年缺水量为四至十三亿立方米。
到2020年缺水量将达到二十二至三十一亿立方米。
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北京及中国其他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
此次研讨会旨在共同商讨城市用水问题的出路,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对策,水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以达到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摘自中国环境资源网/knowledge/detail_Knowledge_1775.html)二、严重的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但是被污染的水却是生命最大的隐患!我们天天都可以在新闻媒体,报纸杂志中看到关于环境污染、水污染的报导。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最需要关注的生态问题。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水污染多种多样,其中最突出的水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就中国水污染问题独家专访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7月3日向新闻界通报,针对中国当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环保总局自即日起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部分水污染严重、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6市2县5个工业园区实行“流域限批”;对流域内32家重污染企业及6家污水处理厂实行“挂牌督办”。
潘岳指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上述被限批的13个市、县、工业园区,应在三个月内对本辖区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迅速整改。
此次“流域限批”是既今年一月份环保总局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区域限批”遏制高污染产业之后,又一次施用“重典”。
通报会后,《中国日报》第一时间对潘岳副局长进行了独家专访。
他就“整改范围和时间”,“环境问责制”,“中国的污染状况”,“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中国的污水处理”五个话题发表了看法。
潘岳:如不限期整改将扩大限批的范围或延长解限的时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对于“流域限批”内的地区,在整改期间仍然违反禁令的将进一步扩大限批的范围或延长解限的时间;整改之后仍然违反禁令的地区,将会面临范围更大、时间更长的再次限批。
潘岳:要想遏制污染恶化势头,首先要建立环境问责制度潘岳坦言,对“流域限批”能取得的成效“并不乐观”。
“不管是“区域限批”还是“流域限批”,都只是比以前的环境执法手段略狠一些而已。
以前是让你关停并转,我走了你又故态复萌,我拿你没办法;现在是你不关,其他的项目就不给你批,你为了保一个亿可能要损失十个亿,你自己衡量得失,”潘岳表示。
潘岳:中国的污染状况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中国的污染状况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临界点上。
潘岳表示今年入夏以来接连发生的太湖、滇池、巢湖的蓝藻爆发,不是偶然的突发性事件,而是传统的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到达临界点的标志。
潘岳: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上存在重大缺陷潘岳表示,中国目前的“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流域水环境保护体制上存在重大缺陷。
“这样一种分割管理方式直接导致“责权利”的不统一,争权不断,推责有余,”他说。
环保总局抽查:一半的污水处理厂运转不正常潘岳表示,环保总局在对淮河、海河、黄河和长江四大流域为期2个月的检查中,在抽查的7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有38家运转不正常、超标排污或停运,占抽查污水处理厂的50.6%。
(《中国日报》记者李方超)(文章摘自:搜狐网站/r-huanjing-117074-0-0-10.html)第一、工业发展带来的水污染:近几年来,关于水污染的报导频频发生,什么松花江水污染、淮河水污染、海河水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中大多是因为工业废水超量排放污染水源,造成生态危机。
5月30日下午5点左右,江苏常州百丈工业园附近某企业的污水排放口里流出蓝黑色的液体,直接排入藻江河。
在江苏常州境内,被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严重污染的藻江河,正汹涌地流入长江。
藻江河为1993年新开通航河道,宽40米左右,藻江河及其支流流经常州市新北区的春江镇、新桥镇以及龙虎塘、河海、三井街道,流域面积1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3万人,工业企业总数870多家,其中重点污染企业47家。
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1年度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年的藻江河水质已经劣于五类水。
目前水质还在不断恶化,对群众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近日,新华社记者亲眼目睹了藻江河沿岸众多企业肆无忌惮直排污水的情形,其状惨不忍睹。
然而,这里的村民对现状已经绝望和麻木,对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不抱任何能解决问题的希望。
(文章摘自:/2005/06/14080054688.shtml)第二、农业化肥的使用带来的水污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农村水污染是由农业生产方式不合理,乡镇企业环保措施不足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和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多种因素构成。
从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来看。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
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
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这正是我们所常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
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农村水环境是我国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水污染形式,我们更要加强认识和防范。
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催生数“癌症村”200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江西、广东六省区,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在6月29日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上,在作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盛华仁话语凝重。
根据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国水污染防治面临五大严峻挑战。
5月下旬,新华社记者在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的黄河两岸采访,亲眼目睹了黄河中上游水污染的现状和日益加剧的危害。
臭水入村、毒水浇地、脏水进肚,黄河水成了“三害”,污染的黄河使西北和华北约1.6亿城乡人民深受其害,而受害最深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看到这两则新闻,我不由想起2005年6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揭密“死亡名单”》,因为水环境的日益恶化,水源屡遭污染,全国各地制造出数个“癌症村”。
山东肥城“癌症村”——肖家店村山东肥城市肖家店村是山东中部的一个普通的村庄。
在肖家店村村委会,记者看到了令人吃惊的数据:2000年,死亡人数17人,其中11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2001年,死亡人数16人,其中9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2002年,死亡人数17人,其中10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2003年,死亡人数19人,其中12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2004年,死亡人数21人,其中14人是因为癌症死亡。
(央视国际6月23日《经济半小时》报道)肖家店村的老百姓世世代代住在这里,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