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西林盘产业开发的分析

川西林盘产业开发的分析

川西林盘产业开发的分析
作者:王林梅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
摘要:林盘是川西平原农村的重要组成,是川西特有风貌,蕴含着独特功能和价值。

对其进行产业开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手段。

文章在成都市对林盘开发利用划分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林盘的功能和价值,对林盘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思路。

关键词:林盘产业林盘功能
一、林盘的功能及价值
“林盘”是川西农村居民的一种聚居方式,它通常是以姓氏(宗族)为聚居单位,呈一种分散的分布方式,形式上属于典型的自然村落。

林盘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属于复合性农村居住风貌,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

它既是农民家庭生活空间,又是农副产业生产经营园地,还是邻里社会和乡风文明传承的载体以及生态保育和环境净化的单元,同时具有深厚的生态价值、居住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二、成都市林盘保护开发对林盘类型的划分
成都市在对林盘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提出林盘的五种保护开发类型——农耕型、农家旅游型、特殊产业型、生态型和新型聚居点林盘。

农耕型林盘。

分为现代农业观光型和生产型,以农业生产为主,林盘植被及房屋应与广阔的农田协调,保护传统川西民居型建筑,充分体现植被的生机盎然,使其成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可供人们从事农业观光和考察。

农家旅游型林盘。

多位于城市近郊区,依托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环境和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旅店和农家乐餐饮服务,既要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又要为城市人口提供生活品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场所。

林盘的保护性建设应满足乡村旅店和农家旅游的需要。

特殊产业型林盘。

主要利用和发展已有的传统特殊产业,重点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水果、庭院经济、家畜养殖等特殊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分为经济林果型和家畜养殖型。

新型聚居点林盘。

其特点是距离农村新型社区和城镇都比较远,居住对象主要是土地整治、土草房改造和距离新型社区较远的集中安置户,这类林盘依托原有林盘,按规划新建设而成,应吸取传统林盘的经验,注重环境景观形态的培育,既要满足现代人们居住的功能要求,也可兼顾有利于从事乡村旅游业得开发。

生态型林盘。

其基本功能是维护成都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培育植被,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林盘不以居住为目的,可利用生态林地进行适当地景观及设施改造,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为人们休闲度假提供一个好场所。

三、林盘产业开发思路
1.整合资源,深度挖掘林盘经济价值
这是进行林盘产业开发的指导。

林盘的功能多样,价值丰富。

但是传统林盘价值主要以居住价值为主,各价值缺乏有效整合,经济价值开发不充分,林盘居民主要是靠传统的农业和简单的副业生产获取经济收益。

只有充分发挥林盘的多重功能,有效整合林盘的资源,不断提升林盘的经济价值,才能促进农民增收。

2.拓展林盘经济发展空间,实现产业价值增值
传统林盘的产业发展,主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附带少量的家庭副业生产,这种发展模式,大多带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商品化和市场化特征不明显,因而经济效益低下。

从产业理论以及目前的实践和探索来看,林盘产业的发展可概括为三种形态: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2.1特色农业。

林盘特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林盘的生态资源,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改变种植养殖品种,增加农业附加价值的一种特色经济形式,包括特色种养和经济林果业。

一是在已经具备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的聚居型林盘,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宜小型化生产的庭院经济、设施农业、反季节蔬菜;二是在一些林地比例大的大中型林盘,通过调整和改良林木品种,开展经济林木如花卉苗木、水果的种植以及林木加工。

2.2农副产品加工业。

林盘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指利用林盘的农业及竹林资源,在林盘内进行的小规模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形式。

原料自取,就地生产是它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副产品加工的最突出的特点。

一是利用竹林资源发展家庭手工业,如竹编手工艺品;二是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生态有机食品,如石磨豆腐,凉粉等。

2.3生态旅游业。

林盘生态旅游业,是以林盘的人居价值为基础,以林盘“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为特色,以及林盘的美学价值、地域人文价值为依托的,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现代服务业。

林盘生态旅游有效地拓展了林盘经济发展空间,最大化地实现了林盘产业的价值增值,成为目前林盘产业发展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形式。

目前,林盘生态旅游业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主题:乡村旅店、农家乐、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和健身养身。

乡村旅店和农家乐是目前林盘生态旅游业最主要的形式。

主要是利用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交通优势,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和特色饮食以及林盘乡土民俗文化体验等“吃住玩乐”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主要是结合现代农业生产,满足生态旅游参与者体验农耕文化的需要的旅游形式。

农业观光主要有花卉苗木、特色果蔬、特色养殖观光以及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事体验是指以体验农事技艺为主的田园体验租赁。

健身养生主要是通过提升林盘的生态价值,或依托特色产业(如中药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

目前,成都市及其周边区(县)在发展林盘生态旅游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温江区的“鱼凫田园”林盘酒店及永盛镇的林盘集市、新津兴义镇的林盘农耕文化体验园。

3.因地制宜,综合开发
林盘的产业发展应在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实行综合开发。

首先林盘各产业间的关系,为我们对林盘进行综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统一植根于川西特有的农耕文明之中。

农业可以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加工原料,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旅游资源。

其次,成都市在林盘的保护和开发中,为我们提供了实践案例。

五种保护开发类型林盘的产业发展遵循了综合开发的原则,主次分明,特色突出。

如农耕型和特殊产业型林盘的经济开发以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农家旅游型、新型聚居点、生态型林盘的经济开发主要是发展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蔡小于:《农村传统民居价值探析—以川西林盘为例》,理论与改革,2009.04.
[2]郑建刚、朱鸿伟:《关于对川西农村林盘文化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文化建设,2008.03.
[3]郑婧:《论川西林盘的生态意义》,山西建筑,201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