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接触大量或高浓度的毒物,迅速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急速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毒物主要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三条途径进入人体,主要经肝脏代谢,大多数经肾脏排出,也可以通过汗腺、唾液腺、呼吸道和皮肤排出。

中毒机制包括:局部的刺激腐蚀作用、缺氧、麻醉作用、抑制酶活力、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功能、竞争受体。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对危重患儿立即采取对症治疗,给予生命支持。

开放气道,有效氧疗,建立有效循环,
及时开放静脉双通道纠正低血压、休克,快速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3.清除毒物根据中毒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清除毒物。

衣物、皮肤、粘膜、毛发受到毒
物污染者立即清洗皮肤、粘膜、毛发,更换衣物。

如毒物遇水会发生反应,则先用干布擦去毒物,再清洗。

经消化道中毒可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促进毒物排泄,可采取利尿或血液净化治疗。

尽量留取毒物送检,抽取血样检验。

4.根据毒物种类给予特效解毒剂。

5.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有效保暖。

发热患儿按发热护理常规
护理。

6.经消化道中毒者予禁食,其他途径中毒者根据病情及年龄确定饮食种类。

热量摄入不足
者给予胃肠外营养。

7.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8.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及瞳孔。

(2)准确记录出入量,有尿潴留的患者予留置尿管。

(3)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状况。

(4)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

(5)观察有无反跳现象。

9.心理护理安慰患儿及家属。

对自杀的患儿予以心理疏导,帮助其解决自身或家庭、
学校存在的问题。

10.健康教育学校、家庭、幼儿园等应重视中毒对儿童的影响,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

做好各种药物的安全管理。

对毒菌、鱼胆、皮蛋等毒物引起的中毒,向患儿和家长说明危险性,纠正其错误的饮食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