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等奖)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等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达标检测
(1)8× =(2) 2× =(3) 的9倍是多少?
(4)叠一只纸鹤需 张约,叠18只纸鹤需多少张纸?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引:课件出示过生日的情境引入新课(板书:分数)
铺垫引练:
(1) 2+2+2+2+2+2= 你能用乘法运算吗?
(2) + + =(3)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6 (4) ×8 (5) 12×
(6)15个 的和是多少?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8)一批大米,每天吃去 ,3天一共吃去几分之几?
2.评:主要对学生的当堂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简单评价。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这节课内容,希望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
三、当堂训练,评价反思
1.练:(1) + + =( )×( )=( )
(2) + + =( )×( )=( )
(3) ×6 (4) ×8 (5) 12×
(6)15个 的和是多少?
(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一条边长 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8)一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米,每天吃去 ,3天一共吃去几分之几?
2.当堂作业检测。(教师巡视批阅)
2.明标:本节课要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懂得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
1.学:自学课本2页例1,勾划出重点句子,完成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并把你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帮:在自学中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理:请同学上台展示学习情况,修正自学题目。
板书: ×c=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让学生通过计算两道分数加法算式,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联系,并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二)自学质疑,合作探究: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学、帮、”与教师的“理”。
1.学:通过学生自学课本2页例1,并勾划出重点句子,完成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并把你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2.帮:在自学中还有哪些知识不明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互帮互学。
2.评:了解学生当堂学习情况,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分数乘整数: ×c= (其中a、b、c均不等于0)
主意: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
大家好!首先我感谢课题组对我的信任,给了我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分数乘整数》。
一、说教材:
《分数乘整数》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1课时。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为本课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奠定了基础。同时,分数乘法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打下基础。
选做题:
(5)思考: ×8和2× 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三、说教学过程:
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利用课件创设过生日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A.2+2+2+2+2=()×()(让学生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为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埋下伏笔。)
B、出示题目: + + =(3) + + =( )×( )=( )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为:分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及计算方法的掌握。(2)本课的难点为: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三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法中的“引、学、帮、理、练、评”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页例1。
课 题
分数乘整数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主备
教学目标
1.理解从分数加法到乘法的推理过程及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约分与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3.学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计算
数学大王争霸赛 姓名:
必做题:
(1) ×8=(2) 2× =
(3) 的9倍是多少?
(4)叠一只纸鹤需 张约,叠18只纸鹤需多少张纸?
选做题:
(5)思考: ×8和2× 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数学大王争霸赛 姓名:
必做题:
(1) ×8=(2) 2× =
(3) 的9倍是多少?
(4)叠一只纸鹤需 张约,叠18只纸鹤需多少张纸?
3.理:请同学上台展示学习情况,讲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修正自学题目。教师伺机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归纳总结分数的计算法则。
板书: ×c=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三)当堂训练,评价反思
1.练: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了8道随堂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汇报自己的学习效果,交流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当堂作业,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当堂批阅大部分作业,我动用小组长协助批改作业,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增强了学生作业的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