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花夕拾知识梳理全

朝花夕拾知识梳理全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字豫亭,后改为豫才,人,出身于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
的、、。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有小说集《》、《》,散文诗集《》,回忆性散文集
《》等。

其中我们学过的课文
有:、、。

二、【创作背景】
《朝花夕拾》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

后又在1927年7月11
日写了《后记》。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鲁迅在《小引》中写道:“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
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
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意思是早上开的花儿,傍晚的时候把它们收集起来。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三、【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第一类:童年、少年经历类。

这类作品通过描述作者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在夹叙夹议中,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眷恋或痛恨,展现了到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第二类:怀念故人类。

这类记人的文章尤其值得反复阅读,领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笔法的精妙。

这类作品流露出作者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叙述真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
的描写、抒情.
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文学史上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第三类:批判嘲讽类。

大胆地直抒这类文章在运用表达方式方面更多地运用了议论的手法,敢于不顾厉害,胸臆。

由于鲁迅执著于生活,以“人是生物,生命便是第一义”为准则,致力于“改良这人生”,因此不仅洞察人情世故,而且时
四、【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五、
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2、(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
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文章结构、材料取舍方面,洗练而多样,简洁而完整,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3、
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语言清新流畅、朴实、生动幽默、有趣味。

、4.
5、在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封建思想时运用反讽手法,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六、【阅读启示】
1、可以了解作者的童真童趣、心灵世界和思想状态,明白作者的喜怒哀乐,以及他对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了解当时的社会腐朽和冷酷的现状,懂得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

3、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需要的不是健康的体魄,而是精神的苏醒。

4、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民族的复兴为己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