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进行,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正 当防卫必须对准目标,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5)防卫行为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正当防卫的 行为和结果限度要件。所谓必要限度是指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 防卫强度。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谢 谢!
二、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一)必须同时具备四个要件 1、具有社会危害性 2、违反了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规 3、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4、应受处罚性
(二)主要类型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4、妨害社会管理
(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常见的) 1、结伙斗殴的 2、追逐、拦截他人的 3、强拿硬要或任意毁损、占用公
培训主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若干 法律规定
学习本法的重要性
1、《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很多人称之为小刑法或 者是离老百姓生活最近的法律。该法的施行,是 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对维护社会治安 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 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不仅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 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重要 法律,也是公民约束自身行为,保护自身合法权 益的重要法律。 2、《治安管理处罚法》与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 活息息相关,类似足球场闹事、偷窥偷拍、酒鬼 闹事、制造噪音等等,都纳入了《治安管理处罚 法》的调整范围,都可能成为违法行为,受到法 律制裁。
2、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初次违反的;七十周岁以上的;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 一周岁婴儿的。
3、追究时效 六各月没被发现不再处罚 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 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重点法条解读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 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 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四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 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 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强迫他人劳动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3、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 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4、醉酒的人。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 处罚。同时,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 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 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1、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处理 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分别裁决,合并 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实行限制加重原则, 合并执行行政拘留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 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 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 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 责任。
成立正当防卫必须满足以下 要件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如果实际上 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自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的,不 是正当防卫,而是属于假想防卫。
私财产的 4、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常见的)
1、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或者有其他违 反枪支管理规定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2、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 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携带或 者使用危险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够刑事处 罚的;
3、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 簧刀或者其他管制刀具的;
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对特殊行为人的处罚
1、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处罚时,要坚持教育为主、 处罚为辅的方针。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 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 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4、经营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运动 场、展览馆或者其他供群众聚集的场所,违反安 全规定,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
5、组织群众集会或者文化、娱乐、体育、展 览、展销等群众性活动,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经公安机关通知不加改正的;
侵犯人身、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
理的行为
1、殴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 侮辱、诽谤等 2、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等 (私家侦探、狗子队) 3、妨碍执行公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 员、伪造公文证件、非法典当、卖淫嫖娼 等等 4、赌博
第六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 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 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偷开他人机动车的; (二)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或者偷开他人航空器、机动船 舶的。
《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 、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 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 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 负刑事责任。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指不法侵害人已经着手实施侵害行为且 侵害行为尚未结束。不法侵害行为开始和存续的时间,就是行为人实施 正当防卫的时间。
(3)目的是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 利免受不法侵害。不具有防卫合法权益的目的而实施的貌似正当防卫的 行为,不是正当防卫情况而是犯罪行为。
2、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 己行为时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 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 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需要注意的是,精神 病人违反治安管理不予处罚的,如果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要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 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