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班会班级管理

主题班会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科学经营谈对班主任角色的再认识班主任”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沉重。

因为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从这一句平凡的话语中,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

那么,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中究竟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这个问题。

一、班主任为什么要进行角色的再认识?现代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的培养、个性充分的发展,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

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完整人格,既教书又育人,这些教育思想是每一位教师都应遵循的。

可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曾受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

班主任工作的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的组成部分。

曾经给中国教育理论很大影响的凯洛夫所编《教育学》中就有对班主任工作的专门论述,在这部教育学著作中,对班主任是这样解释的:某一学科的教师,同时就是自己学生的负责导师。

但是除此之外,对于每一年级里担任功课最多和最有经验的一个教师,常常委以附加的任务:统一和调整本级所有教师的教导活动、组织和指导本级儿童整个生活等活动,规定学校与本级学生的家庭间必要的联系,在低年级里,一切学科或多数学科的讲授,是集中在一个教师的手里,因而就可以保证本级每个学生全部生活上教育指导的统一。

从高年级开始,在每一年级里实现着教育统一指导的教师,就是班主任,他是由校长从优秀教师中指定的。

”该思想一方面,阐述了班主任要是一名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班主任从事的是教务管理员、生活指导员的工作。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国家的教育过去几十年培养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

当今面对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对于外在的世界显得更有力量之时,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产生了种种不安。

其实这种不安最核心的问题,是对教育的思考,即从教育与人的外部世界的关系,转向了人自身。

人们再一次地追问自己何以为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对于人的本性作了现在看来仍然最为合适的回答。

人作为实践主体从事着两种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和改变主观世界的活动。

因为实践论包括环境的改变,也包括人的自身的改变,是两者相一致的活动。

既然人的活动是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的统一,那么教育担负着两种培养与发展的任务:它不仅要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客观世界),也要教会人们改变自我(主观世界);它既赋予受教育者以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又要使之具有非对象化活动的品质,并使这两方面的品质在个体的人格上得到和谐协调发展。

在这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下,班主任的工作还只局限在管理”二字上,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相反要从经营的角度来从事班级建设。

因为经营不仅仅是管理,而是在管理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给予有效的筹划,这是班主任在经营活动中应起到的独特作用。

二、班主任角色再认识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位,对它经营得是否出色,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社会效益。

更加影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以往的教育活动只注意到了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导师的作用”(见《中学班主任工作的暂行规定》)。

我认为这种认识显得笼统而模糊。

什么是全面健康成长”?全面”并不是简单地意味着学校里要求学生掌握一切东西”,况且健康”也有不同的标准。

从现代教育思想看来,全面健康成长”,不是要让学生服从某种简单划一的教育要求,而是教育要从人生”出发,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

从人生”出发的教育,满足人的发展的多方面的需要;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出发的教育,使每一个人的成长都充满着生机。

这种从人生出发的教育,需要班主任在经营班级的过程中不再只是注意给予学生以应付外部世界的手段,而是关怀他们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一一当然这些内在的积极发展,也不是同他们的外部生活无关的,由于他们的内在需要的满足与积极的发展,使得他们在迎接外部世界的挑战方面,更加具有力量。

这就是班主任在经营中所应起到的独特作用。

另外,由于学生的天赋特点、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发展需要又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

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发展,应当是符合各个人不同特点的发展。

作为每一位教师从理论上都能接受这种认识。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一个班级而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是什么,他们的需要是什么特点?对于该班的科任教师,由于他们与学生的接触密切程度不同、交往的范围不同,可能未必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体的发展状况,但是班主任对于本班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应当有意识地作全面细致的了解。

在职业学校,这项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学生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学校。

做为班主任,你不能简单把经营的目标确定为一部分人去考大学,另一部分人不抽烟、还一部分不迟到、不早退等等。

如果你目前还是这样做,那你仍是在管理一个班级,而不是在经营一个班级。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潜能,但是每一个人的潜能发展的方向可能是不同的。

在学校里,在班级里,每一个学生就有根据自己的潜能上的特点积极发展的权利。

每一个学生不仅有自己的潜能,而且这些潜能由于各人后天条件的差异,开发的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一些学生由于处于不利的环境下,潜能的开发会受到压抑。

这种情况,在我们职业学校,相信每一位老师都能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们班主任也常听到科任老师向我们反映,你班某某学生,脑袋很聪明,一上课不是说话、就睡觉,就是不爱学习。

如我校98级学生——陈贵东,就是这样,同学给他取个别名叫“睡仙”,每学期发的书,他很快就丢掉了,但他的练功券却一直保存得很好,他的“手功”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

这样的学生在我职业学校确实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天赋较好、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关爱。

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做生意赚钱,疏忽了对小孩子教育;有些家长自己就没有多高文化,只知道让孩子学习,但为什么学、怎样学、根本无法指导,那么班级作为学生生活的最为重要的环境之一,既可能成为学生的发展障碍,更可能使这种障碍在班级这一社会环境中得以解决。

班主任作为班级经营的核心人物,理所当然地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负起更多的责任。

三、班主任如何发挥经营者的作用。

1.全面把握学生的特点,是班主任经营好班级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的职高生一般都处于十六、七岁至二十岁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情绪多变,情感不稳定;他们常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对所喜爱的事物表现出极大热忱,对反感的事情深恶痛绝,自控能力较差,稍遇刺激、极易爆发、出现偏激行为。

②意志品质培养的自觉性不均衡;我们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并围绕专业目标发展自我意识,行动之前能理智地思考,他们大多具有恒心和毅力,逐步形成较好的意志品质,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成熟,在不利环境中好激动、不冷静、缺乏自制、易受他人或外界的干扰。

③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怕听到差生”这两个字。

④学习动机复杂多样,学习能力与学习自觉性参差不齐;⑤憧憬个性发展,但基础能力的储存不够;⑥乐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识别能力较差;⑦人生价值观逐步确立,但可塑性很大;⑧有基本的伦理道理观念、但尚不成熟。

以上几方面在我们的职高生中具有普遍性,班主任要想经营好班级就要在普遍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因材筹划。

2.班主任在经营中应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其实,班主任在实际经营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许多好的方法和手段,但我认为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的、更为有效的手段。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办法。

表扬激励。

这是做过班主任的都使用过的手段,但是班主任运用表扬激励方法要掌握好它的度,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能夸大拔高,也不能把集体的努力做出的成绩归功于某个学生或学生干部;第二要因人而异,比如对比较骄傲和容易自满的学生进行表扬时,应同时指出其不足,以防止其沾沾自喜,产生骄傲情绪。

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学生,即使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也应充分加以肯定,使其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第三要注意表扬一般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处于一般状态的学生较多,班主任表扬一般学生能昭示、激动大多数学生;第四要注意表扬对象的多样性,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表扬,对乐于助人的学生要表扬,对学习态度严谨的学生要表扬,对后进变先进的学生更要表扬。

这样可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前进。

奖惩激励。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教育的必要方法,奖励是班主任常用的工作方法,而惩罚是班主任工作的辅助方法,奖励和惩罚主要用于学生表现中的特殊行为,从本质上讲,奖励和惩罚都是一种对学生的激励手段。

奖励是一种肯定评价。

对学生进行奖励,不仅能培养和促进受奖励者的荣誉心和上进心,也能调动其它同学的积极进取心。

在对学生进行奖励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奖得合情合理,该奖则奖;第二要把握奖励手段,切忌简单地用物质奖励代替精神奖励;第三要把握奖励的教育性、利用受奖励者的先进事迹强化正面教育;第四要创造一种得奖光荣的舆论环境。

惩罚是一种否定性评价。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要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使学生的不良行为早期改正或处理在萌芽状态,合理的惩罚往往收效明显。

但应注意惩罚不应该成为班主任经营班级的法宝。

学生犯错误有时是难免的,因而对少数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当然,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惩罚毕竟不是一件好事,但惩罚也可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

对于因犯错误而受惩罚的学生,班主任要让他在心理上能接受该惩罚,而不要给他心理上造成不良的阴影。

同时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他,并客观地分析所犯的错误,使其内心受到强烈的震动,真正认识错误使其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从内心深处激发出改正错误和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目标激励。

我们知道目标是人们行为的向导、动力,明确的目标始终是自觉行动的前提。

我们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从工作能力,还是学习成绩等等方面都是梯形结构。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要根据每位同学的各自特点、特定相应的目标。

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要适当。

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制定的目标应当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第二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结合起来;第三要引导学生把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和实际行动结合起来;第四要引导学生在实现了低层次目标之后立即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激励学生或集体不断进步。

如我校98级学生——林泽锐,刚来到文锦时,他一直很消沉,认为进了职业学校就没有什么前途了,在我一再鼓励下,抓住英语比较好的优势,2000年7月他留学英国,今年8月他考取了“利物浦大学”。

竞赛激励。

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因此班主任可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激发、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