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用药安全与管理.ppt

患者用药安全与管理.ppt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 床药理知识
掌握临床药物相关知识:药物化学名、商品名、 用法、剂量、途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 伍禁忌等,熟练掌握各类常用抢救药物的相关 知识。 参加药剂科的药物知识讲座。 科室建立药物说明书与配伍禁忌表,便于查询。 严格执行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如:林格氏液+碳酸氢盐、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沉淀 中药注射剂(复方丹参、β-七叶皂苷)+生理盐水→沉淀(盐析)
提示:林格氏液一般不可用来配制药物;药物溶媒应正确选择
(五)选择合适的输液器
•临床中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正确选择不同功能的输液器, 从而预防不溶微粒对患者血管的损害,减少药物性过敏反应 的发生,降低药物的吸附。 •精密输液器
阿托品(0.5mg、5mg)、泰嘉(25mg、75mg)等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一、形成安全文化氛围,制定管理制度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护士临床药理知识 三、规范病房药品的安全管理 四、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五、增进医护患之间沟通交流 六、加强对病人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 七、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一、形成安全文化氛围,制定管理制度
适用人群:儿童患者、老年患者、癌症患者、心血管患者、 危重病人、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等。
(四)防范配伍禁忌原则防范 配伍禁忌 例1:青霉素水溶液pH6-6.5时较稳定,pH>8或<5,则迅速
水解。
原因:青霉素G钠+10%葡萄糖注射液放置2h,效价降 低50%
例2:青霉素G钠+Vc注射液→青霉素降解加速
原因:Vc注射液中加有焦亚硫酸钠
例3:青霉素G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迅速水解
原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中含有乙醇
医嘱处理因素
药品保管因素
用药不安全 因素
药物因素
药物配制因素
用药过程中因素 人力缺乏因素
医嘱处理方面不安全因素
➢医嘱开立后医生未 通知护士,护士也未 查对,造成执行遗漏
➢医生字迹潦草,书 写不规范
➢医嘱开出错误 ➢电脑录入错误
医护 缺少 沟通
护士查对 不到位
药物保存方法不当或过期
(混放、积压过多、标示不清、未冰箱保管)
制、或病区有配制专用设施 病区应建立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医师、护士知晓
并能执行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且有文字证明 临床药师应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方法、药品信息及用药
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指导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我们的期望:

不容易犯错的环境

氛 错误能及时纠正的氛围 围

能从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能力
临床新药首次使用流程
如新药未能在首位护士当班时使用,对新药的使用注意 事项必须与接班者严格交接,确保用药安全。
主班及时将新药说明书夹在晨会提问本内供第二天晨会 集中学习,并在护士站白板备注填写:X月X日新药:XX, 以提示休息后第一天上班的护士学习新药。
责任组长负责新药相关资料的检索,对有报道发生配伍 禁忌的药物及新药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反应及时摘录, 与新药说明书装订一起,以供大家学习。
• 注意补液速度,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各种药物的 性质调节补液速度。
(四)防范配伍禁忌原则防范 配伍禁忌
为达到治疗目的,常将多种药物联用,但并非所有在治 疗上有协同作用的便无配伍禁忌。
药物配制时要严格执行注射器单用制度;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媒,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 性,避免盲目; 不得用一种药物溶解另一种药物或用一个针管同时抽吸 两种药液; 两种药物在同一输液中配伍时,应先加浓度较高者,后 加浓度较低者,以降低发生反应的速度。 多种药物不可经同一静脉注入,避免发生未知的配伍禁 忌。
苷葡萄糖注射液”的过期药.(2010.10) 2008---轰动全国的“云南开远刺五加事件”造成了3人死亡4
人受伤的严重后果。 2009--广东省中山市13名患者在使用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生
产的香丹注射液后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

护士在安全用药的重要地位
➢ 管药 ➢ 配药 ➢ 给药(注射、口服、外用、患者自用) ➢ 不良反应的监察
医院有众多部门与用药安全相关,但护士是为患者配药、 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工作中担负着特别 重大的责任。
护理———实施医疗行为的最前线, 杜绝用药错误的最后关口。
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主班接到新药医嘱转抄到相应治疗单并注明“新药”, 并通知治疗班向药房索取新药说明书。
首位执行护士仔细阅读说明书,对说明书中主要不良 反应、配伍禁忌用红笔划出,以起到醒目、提示作用。
首位执行护士根据药物说明书核实医嘱是否正确,如 有异议及时与医生联系。
首位执行护士负责使用新药,新药续接瓶时要观察茂 菲氏滴管两种液体混合后有无变色、混浊,输液过程 中主动询问患者用药反应情况。
例4:青霉素G钠+普鲁卡因(异丙嗪、氯丙嗪)→发生复 分解反应而沉淀
提示:青霉素静脉给药时,应选择合适溶媒,单独输液, 现配现用
(四)防范配伍禁忌原则防范 配伍禁忌
有色的注射用药物应最后加入,以防有细小沉淀时不易被发现。 静脉输液时,既要注意同一瓶液体中药物有无配伍禁忌,也要注意相邻 两组液体之间的配伍禁忌,若已知两种药物连续输入时会发生药物反应, 应注意避免连续输入,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或更换输液器后输入等方 法加以防范。 并非所有的药物均可用注射用水来稀释。各种药物都有其各自的性质, 有的药品在包装盒中即附其所需溶媒,则应使用所附溶媒,不可擅自更 换,如护肝药思美泰、奥美拉唑等。如未附溶媒时,应依据药品说明书 选择溶媒。
病人因故不能当即服药时,护士暂不给药,并在执行单 上注明,交下一班。
三、规范病房药品保管的安全管理
★ 内服、注射、外用、消毒药以及高危药品、麻醉药品应 分别分类放置。并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顺序存放使用。 ★ 各类药品的瓶签与药名相符,标签明显、清晰。 ★ 严格执行清点制度。每天清点量,每周检查药品的质量。 对近期失效(有效期在3个月)药物注明失效期。
规范给药流程
标准化口服给药前处置流程: 医生开具口服药医嘱→办公护士处理医嘱→(长期口服
药)通知服药护士打服药单,双人查对后送中心药房; (临时给药)通知服药护士按照医嘱单备药→查对交接给 治疗护士 •标准化口服给药流程:
护士按照给药时间给病人倒好温开水→责任护士按照口 服药执行单核对口服药→确认患者身份→责任护士给予用 药宣教→协助病人服药→评估病人用药知识掌握情况,必 要时加强宣教→服药后巡视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
患者用药安全管理
XX医院护理部
重点内容
护士在安全用药中的作用 临床用药中的不安全因素 安全用药防范措施 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用药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2010---常州市三院将营养液误输入静脉事件 2010--- 彭州妇幼保健院产科误将酒精输入静脉事件 2011---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给17名麻疹患儿误输了名为“肌
需冷藏的药物如:胰岛素、肝素、 疫苗、血制品等放 冰箱内(2-8℃)保存。易被光线破坏药物需避光保存。 如:Vc、Vk1、氨茶碱、付肾等
病房药品管理制度
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凡是误用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的药
品,如: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管理要求:专柜放置、标签清晰、班班清点、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不良反应及应急处理。
四、严格用药操作规程
准确医嘱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三查十对,认真查对给药途径 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 防范配伍禁忌 选用合适的输液器具 详细询问过敏史
(一)正确处理医嘱
处理医嘱时,应精力集中,发现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 沟通。 电脑录入信息时要正确,并且在用药前查对到位。 用药医嘱转抄后应标明执行时间。 整理治疗卡、输液卡、服药卡、护理单后,须经第二 人核对后方可使用,并保留原来的底稿,以便查阅。 医嘱处理后要及时查对,做到班班查对,每周总核对 一次,并在相应的位置签名。 (二)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略)
(三)严格三查十对,认真查对给药途径
•有研究显示护士发生给药不良事件的分类:有药物错误、 剂量错误、途径错误、时间错误、速度错误、患者身份识别 错误(不少于两种身份查对法)、频率错误、漏给药物、未 授权用药、未按照医嘱停止用药。 •三查十对的内容
(三)严格三查十对,认真查对给药途径
严格按照医嘱及药物的说明书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
注射剂一般在包装盒上注有“供肌内注射”或“供肌内静脉注射”。只供肌 内注射的药品不可作静脉注射。这不仅有药物纯度问题,还因肌内注射剂中可能 加入为减少疼痛而添加其它药物,故不可随便作静脉注射用。仅供静脉注射的制 剂中,也有为适应较长时间静脉点滴而添加稳定剂或缓冲剂的,这些也不能作肌 内注射,因此,绝不可“自作主张”任意“代用”而互替。
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成立护理安全用药质量控制小组;制定毒麻、精神、高危药品管理制 度;制作安全用药流程;药品使用交接流程、建立药品说明表成册, 设置专门给药护士等。 营造一个“非惩罚性”的工作环境,即建立一个保密、方便、不归咎 于个人的报告系统,主动上报给药错误、分享经验,共同分析,集体 出谋划策制定有效改进措施。 让药师积极参与到临床治疗的过程和决策中,给予更多合理用药的建 议。 护士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隐患问题提出讨论,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措 施。
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
每班清点流于形式
药物保管方面 不安全因素
无菌观念淡薄
药物配制过程 中不安全因素
配制药物的剂量不准确 配制时间过早
粉针剂溶解不当
未把好药物的配伍禁忌关
用药 过程 中不 安全 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