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3)中国民航总体发展环境 (3)§1.1现有企业的竞争 (3)§1.2来自替代品的压力 (3)§1.3新进入者的威胁 (4)§1.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1.5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4)二、中国民航发展现状和特点 (5)§2.1中国民航发展现状 (5)§2.2中国民航发展现状 (6)三、中国民航业当前问题及对策 (8)四、结论 (10)参考文献(References) (11)致谢 (12)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及趋势Keyword:China's civil aviation state of the art status countermeasures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环境中国民航自建国以来走过了如许的风风雨雨,从空军到分离出来后的政府部门,再到半国企半市场的混乱局面。
几十年以来,中国民航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局面。
____年以后,中国民航业进行了初步的政企职能分开的改革,单一民航经营机构改组为中国国际、东方、南方、西南、西北、北方六大航空公司, 1 / 12并且允许地方兴办航空公司。
许多地方政府为满足市场需求纷纷组建了自己的航空公司,使航空公司由原来的几家增加到几十家,最多时达到了30多家。
____年以来,我国的航空市场出现了历史性变化,由于超常规地采购和租赁飞机,持续了20年的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航空公司间的总部竞争达到白热化。
98年以来由于全国运输市场需求不旺,社会旅客运量增加缓慢,加之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民航票价偏高等因素,全国民航业出现了全行业的大幅度亏损,国有直属企业连年亏损。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海地区的部分地方航空成为新时期中国民航业的希望。
随着各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航空公司的迅速发展是“八五”期间民航运输发展的一大特色。
各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航空运输事业,特别是沿海和沿江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和人均收入居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新的地方航空公司。
这些新兴航空公司由于其先进的管理体制、管理观念和经营思想,较快地扭亏为盈,为全国乃至国际航空界所瞩目。
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对外开放,我国民航业如何提高自身竞争力,缩小与国际航空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认清我国民航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分析出其优劣势非常重要。
(一)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在三大航空运输集团组建后,我国民航已经初步形成“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三大集团实力相近,规模相仿,都拥有自己的资源优势(见表1)。
但是目前航空客运市场竞争趋势还不明晰,三大集团的市场定位尚未明确,为了进一步赢得市场,扩大优势,三大集团必然会在航线布局、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但是未纳入重组计划的地方航空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它们必然会发挥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反应快的特点,与三大集团在局部地区的航线布局、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
(二)来自替代品的压力各种运输方式虽然在线路、运输工具以及技术装备上各有不同,却具有共性。
它们生产的是同一种产品,即旅客和货物在空间上的位移。
旅客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即各种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为备选方案,旅客对各方案的速度、安全、准时、经济、舒2 / 12适及方便等相关属性进行权衡,并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出行的性质,从中选定交通工具。
下文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服务属性。
1.1 经济性。
旅客选择运输方式考虑到经济性因素时,主要是直接以该运输方式的票价作为依据,间接地考虑到路途的花费。
所以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价率作为经济性的衡量指标,取平均运价率。
1.2 快速性。
在速度和舒适性方面,航空运输有着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比拟的优势,但相比之下,价格较高。
从铁路建设来看,到20xx年铁路网规模达到8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达到5000公里,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干支协调的铁路网整体骨架。
从公路建设来看,到20xx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2.6万公里,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达18%,基本形成国道主干线系统。
近年来,铁路部门采取了提速、车上售票、开行公交化列车等措施使旅客在地面所花的时间平均只是民航的1/3,加上火车相对民航正点率较高,民航快速的优势被冲抵。
1.3 准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将逐步加强,行为的计划性将大大增强,这就要求旅客运输服务准时性的提高。
旅客愿意选择准时性较高的运输方式,以达到出行时间节省的目的。
目前我国三种交通工具的正点率。
由于客运专线不存在运能紧张、超员、行车管理系统滞后等因素,其正点率高于我国目前的普通铁路;而高速公路则会因为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和交通事故率较高等因素使交通堵塞率有所提高;民用航空正点率主要受天气影响,这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有大的技术突破,故其正点率较为稳定。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从国内航空客运市场进出障碍来看,航空公司进出市场有相当高的资金壁垒和政策壁垒。
首先,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规模化是航空业最基本要求,如果新进入者达不到新空客运企业所必须的规模,将很难同现有的企业展开竞争,因此进入航空运输业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这就为企业进出市场筑就了很高的资金壁垒;其次,我国目前对国内航空运输业仍采取比较严格的管制政策,航空公司进入客运市场运营必须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严格审批,因此新进入者对行业内现有企业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四)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3 / 12然目前国内航空运输企业为数不少,旅客在乘坐航班出行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旅客对航空运输了解得不够,特别是代理人市场的混乱往往使旅客不能获得完整的价格信息,并因此降低了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的运价政策依然没有完全放开,限定了行业的最低价格,从而使得消费者还价的余地较小。
(五)供应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对于航空运输企业而言,其供应方主要包括飞机、航材制造商、航空燃料供应商、餐食及机上供应品供应商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飞机制造商。
在当今世界上民用客机的主要制造商中,以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实力最强。
国内航空公司的大中型运输机基本都来自这两家公司。
由于近年来空客公司的崛起,二者竞争日渐激烈,波音公司不得不放弃以往独家垄断的局面,从而使得航空公司在选择飞机上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通过协同竞争关系下民航企业与供应商的利润增长途径,可以使二者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中国民航发展现状和特点(一)中国民航发展现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20xx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国内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xx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累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到36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85亿人、货邮运输量396万吨,分别是____年的120.5倍、80.5倍和61.9倍,从1978~20xx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9%、16.3%和15.4%。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缔约国中的排名均从____年的第37位直线上升,20xx年、20xx年、20xx年连续三年高居第二位。
4 / 12航空运输的持续增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民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国际航空运输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世界民航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尤其是在“十五”期间,我国与美、德、法、英、澳、泰等国家和地区新签署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标志着我国国际航空运输政策有了新的发展。
我国国内航空公司勇敢“走出去”,大胆参与国际竞争,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
____年,我国国际航线仅仅通航苏联、朝鲜、巴基斯坦和法国等13个国家12条航线,而在2007~20xx年冬春航季,我国国内航空公司经营的定期客运航线通至48个国家92个城市,每周1441个往返航班;定期货运航线通往22个国家28个城市,每周217个往返航班,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量迅速增长。
航空货物运输快速增长,成为航空运输新的增长点。
截至20xx 年底,全行业全货运飞机总数为56架,全货运航空公司有国货航、中货航、中邮航、扬子江快运等9家,货邮运输量达到394.9万吨。
在航空运输客货结构中的比例由____年的6%上升到20%左右。
与此同时,航线网络不断拓展,初步形成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
截至20xx年底,共有15家航空公司飞行48个国家的92个城市,每周提供1307个定期客运往返航班和204个定期货运往返航班。
航线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门户城市为中心,在国内联结了全国多数城市的、四通八达、干线与支线相结合的,在国际上联结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较为完整的航空运输网络系统,极大地推进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机队规模的迅速扩大,也提高了航空运输能力。
截至20xx年底,我国民航拥有运输飞机1131架(其中小型客机73架,全货运飞机56架),有通用航空飞机805架。
主力运输飞机均为世界上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性能良好的机型。
机队的更新和扩张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航空运输的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能够向旅客提供更安全、更舒适、更廉价的服务。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巨大,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截至20xx年底,我国民航共有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的机场)152个。
在所有航班运营的机场中,有7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按旅客吞吐量排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名列世界第9位,进入世界前10位。
与此同时,我国民航加速了空管、通信、导航和气象等航行保障系统的技术升级改造。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区域管制5 / 12—终端(进近)管制—塔台管制三级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体系。
在主要航路上实现了航管雷达覆盖和先进的通信导航设施联网。
现在已经产生了以下这十大航空公司为代表的行业领导性企业,企业间的优胜劣汰不仅规范了民航的发展,同时也为消费者们争取更多的权益。
(二)中国民航发展特点2.1 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____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____年增长30倍; 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____年增长2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