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际沟通
(一)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二)口语沟通与书面语沟通 (三)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 (四)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五)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六)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三)信息因素 (二)个人因素 (四)渠道因素
(五)干扰因素
(六)理解因素
小
结
人际沟通使人们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 思想、情绪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一个共 同协议的过程。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它受环 境、个人、传递渠道、信息本身和理解因素的干扰。 沟通具有协调关系、社会整合、获得信息、教 育学习、澄清事实和管理等功能,人际沟通是是一 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在积极的个体之 间进行,它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际沟通 的方式与关系协调统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 际沟通是个人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现代社会 对人们的普遍要求。
2. 手势语
链接:许多书中记载了伟人演讲时具有特 色的手势,如列宁演讲时喜欢挥动右手用 力一斩。孙中山先生演讲时常常拄着手杖。 林肯演讲时为了表现欢乐情绪,两只手臂 形成50°的角,手掌向上好像已经抓住了 喜悦。讲到痛心的时候,他便紧握双拳, 在空中用力挥动。这些例子说明杰出的政 治家在公众场合很注意使用手势语,以吸 引民众。
(二)人际沟通的特征
1.人际沟通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际沟通在积极的个体之间进行 3.人际沟通方式与关系协调统一 4.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5.人际沟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
1.工具功能 2.调节功能 3.保健功能 4.促进个性的形成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护 理 人 际 沟 通
第一章
学习目标:
绪 论
1.掌握沟通和人际沟通的概念。 2.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3.理解人际沟通的主要特征。 4.理解人际沟通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人们通过信息进行社会相互作用的 过程。 二、沟通的过程及要素 (一)沟通的过程
(二)沟通过程的要素 1.信息发送者 2.信息接收者 3.信息 4.渠道 5.反馈 6.环境 7.干扰
案例3-2
在礼节性拜访中,主人一边说“热 烈欢迎”,一边不停地看看手表,客人便 知道该起身告辞了。 案例分析: 要想了解说话人更深层的心理,即 无意识领域,单凭语言绝对是不可靠的。 俗话说“打鼓听声,说话听音”便是这个 道理。而通过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往 往比语言更能够准确地传达“真正的意 向”。
医护工作者, 在护 患沟通过程中注意自己的 非语言符号传达给对方的 信息, 同时, 也能通过细致 地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 为 ,体会其所要表达的 真实感受,从而加强护患 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
非语言沟通指的是以表情、手势、 眼神、触摸、空间、时间等非自然语言为 载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第四节 书面语沟通
1.概念
口语沟通 在社会交往中凭借口 语言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书面语沟通 人们凭借文字来分享 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特点
超时空性 准确性 间接性 不确定性 永久性
便笺
函
文件
书信
文章
著作
第五节 护理工作中的书面语沟通
护理文件等书面语沟通广泛存在于护理工作 中,我们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时效性、真实 性、规范性、简洁性等特点,认真书写,更好地 为患者服务。
开场 话题
倾听
提问
阐述
沉默 安慰 反馈
沟通并不简单!
封闭式问题
会议结束了吗?
开放式问题
会议是如何结束的? 你满意你的工作的哪些 方面? 你有什么问题?
请 你满意你的工作吗? 转 换
你还有问题吗?
要擅用开放性问题!
第三节
演 讲
公共场合
有声语言
体态语言
演讲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
演讲中要注意口语技巧与非语言技巧的 同时运用,声情并茂的进行。
第二节 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及表现形式
一、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一)补充作用 (二)替代作用 (三)强调作用 (四)否定作用 (五)重复作用 (六)调节作用
二、非语言沟通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一)动态语 1.头语 (1)点头:可以表示多种含义。 (2)摇头:一般表示拒绝、否定的意思。 (3)仰头:则是表示思考和犹豫的意思。 (4)低头:则有两种含义:一是陷入沉思 时,表示精力很集中;一种是受到批评、 指责或训斥时,表示认错、羞愧和无地 自容。
身体 角度
动作 姿势
黄灯:传递徘徊的信号
面部 表情
身体 角度 动作 姿势
迷茫或者困惑,躲避的目光,伴 随着疑问或者中性的语调。
朝远离你的方向倾斜。 双臂交叉,略显紧张,双手摆动 或手上拿着笔等物品不停地摆弄着, 握手乏力。
绿灯:传递可行的信号
面部 表情 轻松、微笑,直接且柔和的目光 接触,积极与富有情感的语调。
身体 角度 动作 姿势
身体前倾,双手摊开,握手有力。
双臂放松,一般不再交叉,双腿 交叉叠起并朝向你。
4.面部表情
(1)表情与情绪: (2)表情与眼神:
A.目光投射的方向:
B.目光投射的方式:
中国古人对某人喜欢,则用青眼注 视对方,即青睐,讨厌某人则用睐白眼。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系》里提到的阮籍就是这样待人的。鲁 迅说“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眸子的, 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的。青眼我会装, 白眼我却装不好。”
三、沟通的意义
(一)协调关系 (三)获得信息 (五)澄清事实 (二)社会整合 (四)教育学习 (六)管理功能
第二节 人际沟通概述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 交流和传递过程,包括人与人面对 面的(如交谈、讨论等)和非面对 面的(如打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等)两种信息交流活动。
美国口语学者雷蒙德· 罗斯认为, 在人际沟 通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语言 符号传播的,而其余的65%的信息是非语言符号 传达的。其中仅面部表情可传递65%中的55%的 信息。为此,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信息传递/接受的全部效果=词语(7%)+表 情(55%)+声音(38%)。
语言 7%
说话要注意对象的身份、年 龄、情绪、心理等,还要适合 某种场合,用语要文明得体。
(二)交谈 1.定义:是一方或双方为着某一个目 的,以对话的方式,相互进行思想、感情、 信息交流的活动过程。
2.特点: 动机明确,有针对性
听说兼顾,有互动性
口语化
(三)演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个人对众多人
(四)倾听 1.定义:是指在交谈过程中,一方接 收到对方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明确含义并 做出反应的过程。 (接收信息的方式) 2.善于沟通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倾听 的人。
5.人体触摸
职业性接触 礼貌性接触 友爱性接触 情爱性 接触
职业性接触
(二)静态语
1. 空间效应 (1) 个人空间 (2) 人际距离
2.时间控制
掌握时间能传 递相关的信息和态 度 控制时间还包 含着行为是否礼貌 的信息
3.环境布置
整洁、优雅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不仅让 人感到舒适、愉悦,还会让人精神放松,有益 于身心健康。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 工作环境。
声音 38%
语体 55%
二、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连贯性 (三)相似性 (五)通义性 (七)及时性 (二)真实性 (四)多义性 (六)协同性 (八)心理性
三、非语言沟通的意义
(一)有助于情感的表达,增强沟通效果 (二)有助于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个人形象和社会生活的美化 (四)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
4.衣着仪表
(1)衣着 1)穿出个性 A.与“时”协调 B.与“景”协调 C.与“己”协调 2)穿出气质
苗 族 姑 娘 身 着 民 族 服 装
(2)仪表 1)仪表即外在形象分类: A.自然形象 B.修饰形象 C.行为形象 2)交际中的仪表 : A.仪表与气质 B.仪表与风度 C.仪表与魅力
第一节 口语沟通
一、概念
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凭借口头言语 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 依语 语 存是 言 的相 和 。互 言
二、类型
三、特点
(一)说话
说话的特点:
1.情境性 2.得体性 3.目的性
说长道短:
材料1:问年龄 小黄在出差途中,与同座的一位老大爷聊天。言谈中他问道: “哎,你几岁了?”老人听了没好气地说:“三岁!”小黄听了十分 尴尬。 你能说说小李为什么会陷入尴尬境地的吗?
第三章
非语言沟通
学习目标
1.了解非语言沟通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理解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3.掌握非语言沟通分类及表现形式。 4.熟悉护理工作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案例3-1
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 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空城计”,讲的是: “武侯弹琴退仲迟”。诸葛亮守着空城, 在城楼上镇定自若,笑容可掬,焚香弹琴。 司马懿的15万大军不战自退。
耐 心 细心
二、护患沟通的种类
护患沟通
估计性交谈
治疗性交谈
一般性沟通
治疗性沟通
目的
地位 结果 内容 场所
建立关系或增 进友谊
双方对等 可有可无 不定 不定
确定患者的需求和问题
以患者为中心 建立良好关系,促进健康 与患者健康有关 医疗机构
三、护患交谈沟通的方式
个别交谈
小组交谈 电话交谈
四、护患沟通的技巧
材料2:悲剧是这样产生的 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 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 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象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 护士不耐烦了,回答:“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没听 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 楼自杀了。 你能说说造成悲剧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