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练习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模拟练习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押题预测
【名师精选热点试题,值得下载练习】
过永乐文长老①已卒
苏轼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②,葛洪③川畔待秋深。

[注]①永乐:在今浙江嘉兴西北。

文长老:即文及,蜀人,嘉兴本觉寺住持。

②圆泽:圆观与李源相友善,曾与李源相约,卒后十二年,在杭州
天竺寺相见。

③葛洪:东晋人,字稚川,号抱朴子。

始以儒术得名,后好
神仙导养之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不可识”“无处寻”,给人空虚无常之感,体现悼念僧人不同于世俗的特点。

B.颔联叙述两人交往事实,并扣紧“去来今”等佛家术语,表达诗人对时
光短暂的感叹。

C.颈联中的“存亡惯见”,重在“惯”字,见亡应流泪,却接以“浑无泪”三字,语特沉重。

D.尾联运用典故设喻,把圆泽比文及,既赞美了文及道行高,又表现了诗
人对文及的思念之情。

2.请简要赏析首联中“惊”“觉”二字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1.B
2.①“惊”,上次见面时文及的病容使诗人吃惊,“觉”,此时到来,到处寻找
文及,不过没有找到。

②“惊”“觉”二字既简洁地串起了诗人与文及的交往,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
文及生病及离世的伤感,情感炽烈。

古代诗歌阅读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

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释】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

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

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

④阑干曲:栏干的角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