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八)消化系统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20分)
1.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当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胃壁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松弛。
4、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5、指从食管中段到肛门的消化管壁内神经分布。
它由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组成。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形式是【 D 】
A.单纯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出胞作用
2、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D 】
A.交感神经的支配
B.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C.内在神经丛的作用
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3、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C 】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4、分泌盐酸的是【 B 】
A.主细胞
B.壁细胞
C.粘液细胞
D.胃幽门粘膜G细胞
5、在食团进入胃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 C 】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一两小时
D.因pH值较低而增强
6、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乙酰胆碱
B.促胃液素
C.组胺
D.脂肪
7、胃蠕动的开始部位是在【 C 】
A.胃贲门部
B.胃幽门部
C.胃中部
D.胃窦
8、下列关于腱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反射中枢位于延髓
B. 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C. 为多突触反射
D. 高位中枢病变时反射亢进
9、胃的容受性舒张主要通过下列哪一条途径实现的【B 】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内在神经丛
D.促胰液素
10、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使【 C 】
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
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D.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11、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是【C 】
A.胆固醇
B.胆色素
C.胆盐
D.胆绿素
12、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A 】
A.大量的水分和HCO3-,而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HCO3-,而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HCO3-,而酶含量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HCO3-和酶含量很少
13、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D 】
A.胆盐
B.促胃液素
C.促胰液素
D.促胰酶素
14、胆汁中与食物消化有关的成分是【 A 】
A. 胆盐
B. 胆色素
C. 胆固醇
D. 脂肪酸
15、下列不属于胃肠激素的是【D 】
A、胃泌素
B、促胰液素
C、抑胃肽
D、胃酸
16、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 】
A.容受性舒张
B.紧张性收缩
C.蠕动
D.分节运动
17、脂肪消化后的长链脂肪酸和乳糜微粒的吸收途径是【B 】
A.直接进入门静脉
B.经淋巴途径进入血液
C.经淋巴系统进入组织供细胞利用
D.经肠系膜静脉进入下腔静脉
18、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腺分泌【B 】
A.少量、粘稠唾液
B.大量、稀薄唾液
C.少量、稀薄唾液
D.大量、粘稠唾液
19、胃液分泌的胃期,是由食物的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引起,通过下述哪条途径完成【D 】
A.迷走神经
B.促胃液素
C.内在神经丛
D.所有上述因素
20、在胃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产物是【C 】
A.少量多肽
B.胶原
C.月示和胨
D.非蛋白质食物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
1、胃液分泌的调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BD 】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促胰酶素
D.促胃液素
E.胰岛素
2、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错误的是【BC 】
A.食物是胰腺分泌的自然因素
B.在非消化期,胰液仍大量分泌
C.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双重调节,而以神经为主
D.迷走神经兴奋可促进胰液分泌
E.体液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与缩胆囊素
3、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ABD 】
A.胃平滑肌收缩
B.胃液分泌增加
C.胃液分泌减少
D.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增多
E.抑制胃排空
4、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是【ABC 】
A.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和
B.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机会
C.促进肠壁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D.促进食糜向前推进
E.促进小肠分泌消化液
5、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是【ABCE 】
A.调节消化腺分泌
B.调节消化道运动
C.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
D.促进水盐代谢
E.促进消化道生长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1、什么是胃肠激素?在消化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胃肠激素有哪几种?
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胃肠激素。
起重要作用的有:促胃液素、促胰激素、胆囊收缩素(缩
胆囊素)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抑胃肽)。
2、小肠有哪几种运动形式?各有何生理意义?
①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的基础。
②分节运动。
其意义:a.使食靡与消化液充分混和;b.使食靡与肠粘膜紧密接触;c.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③蠕动,把经过分节运动的食靡向前推进一步。
3、试述消化期胃液分泌三个时期的特点。
进食后的胃液分泌称为消化期的胃液分泌,按照事物及相关感受器的所在部位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动作引起,因传入从动均来自头部感受器,故称为头期,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分泌;
(2)胃期:食物入胃后,食物的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引起胃液分泌;
(3)肠期:食物进入小肠后,由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刺激和消化产物作用于十二指肠粘膜,后者释放促胰液素等,促进胃液分泌。
4、将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切断是否能严重影响胰液分泌?为什么?
将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切断对胰液分泌有一定影响,因为去除了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性分泌途径。
但是,并不严重影响胰液分泌,因为胰液主要是在肠期分泌。
胃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刺激小肠粘膜S细胞释放促胰液素;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及其分解产物等,能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酶素(缩胆囊素),以上二种激素使胰液分泌量和含消化酶量都很多,故在消化中起重要作用。
因而在去除神经反射因素后,胰液分泌减少并不严重,故对消化影响不大。
5、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部位?
因为:①小肠中食物已被消化为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②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约3~8 h;
③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消化期间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因素及其作用。
答题要点:盐酸,脂肪,高张溶液以及生长抑素的作用机制。
2、试述调节或影响胰液、胆汁分泌的因素。
答题要点:神经、体液以及其他因素对胰液和胆汁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