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排水方案

防排水方案

宜宾至毕节高速公路威信至镇雄段A5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施工单位: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TJ-6 监理单位:云南元土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牛厂坪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宜毕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叙永支线NK0+000~NK16+385(NKZ16+330)牛厂坪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宜毕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目录一、工程概况 (1)1、隧道平纵概况 (1)2、工程地质条件 (1)3、气象与水文 (2)4、设计概况 (2)二、技术参数 (3)三、施工方法 (5)3.1防排水工艺流程图 (6)3.2排水盲管施工 (7)3.3防水层施工 (7)3.4止水带施工 (9)3.5止水条施工 (10)3.6混凝土自防水 (11)四、质量检查标准 (11)1、基面处理 (11)2、盲管安设 (12)3、无纺布和热熔垫圈铺设 (12)4、防水板铺设 (12)5、止水带、止水条安设 (13)五、质量保证措施 (14)六、安全保证措施 (16)七、文明施工 (17)1、环境保护措施 (17)2、生活服务区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18)3、临时施工道路 (19)4、临时材料堆放场 (20)牛厂坪隧道防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隧道平纵概况牛厂坪隧道进口位于威信县扎西镇大房子村牛厂坪,牛厂坪隧道出口位于威信县扎西镇核桃湾桂香沟,牛厂坪隧道为分离式隧道,两隧道开挖边线间距19~28.25米,属于正常分离式隧道。

其中左线长度1773.56米,起讫里程为ZK14+556.44~ZK16+330,右线长度1840.56米,起讫里程为K14+544.44~K16+385,设计行车速度8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全隧道共设置人行横通道3个,车行横通道2个。

该线型布置均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牛厂坪隧道进口段平面布置为测量开挖线间距约为28.25米的并行直线。

牛厂坪隧道出口段平面布置为开挖线间距为19~28.25m米的合拢曲线,隧道左线威信端位于圆曲线上,R=1300m米,隧道位于曲线内长度为238.587米。

右线威信端位于圆曲线上,R=1600米,隧道位于曲线内长度为270.355米。

隧道左纵坡为-2.344%/1773.56m,右线纵坡为-2.45%/1840.56m (威信至镇雄方向下坡为负)。

左线进口接7m明洞,右线进口接7m明洞,左线出口接3m明洞,右线出口接5m明洞,左、右线进、出口均为端墙式洞门。

2、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隧道区海拔高程介于1230m~1490m之间,相对高差约260m。

改段地势陡峻,地形起伏较大,现多为旱地与荒地。

隧道区进口右侧有乡村公路通过,隧道区出口左侧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

(2)、隧道地质情况隧道进出口段植被发育较差,顶部少量植被覆盖,周边小冲沟发育,水土保持差,生态环境脆弱。

隧道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分布不均匀,下伏基岩为白云岩,具碎裂状结构。

基岩面起伏较大,风化成都不均,差异风化明显,隧道区各岩土层变化较为复杂,层次厚度及水平延伸不甚稳定,从而造成各岩土的均匀性较差,为不均匀地基。

3、气象与水文隧道区年均气温13.3°,年总积温4800~4900℃,>10℃积温3900~4000℃,最热月均温度为22.7℃,最冷月均温度为-3.2℃,年平均日照时数1033.6小时,年降雨量在900~1100mm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立体气候十分明显,具有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四季不分明,干雨节不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暖和,冬半年多雨寡照,夏半年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充足等气候特点。

隧道区段无明显地表水体存在。

隧道出口段山体两侧均有溪流存在,汇于NK16+440处,流量1.0~2.0L/s,其高程1229.0~1260.0m,低于洞底高程,对隧道影响较小。

4、设计概况(1)、主要技术标准a等级:高速公路b建设规模:双向四车道c设计行车速度:80km/hd行车道宽度:2×3.75m(单洞)e隧道建筑界限:10.25m×5m(宽×高)。

(2)、隧道结构设计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衬砌结构,初期支护以锚杆、钢筋网、喷射砼等组成联合支护体系,并辅以钢架、超前管棚注浆等措施,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做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3)、洞门结构根据具体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施工安全、环境保护要求,洞口相关工程、美观等考虑,隧道左、右线进、出口采用端墙式洞门。

(4)、防排水设计1)隧道防排水标准a、洞内无渗水。

b、安装孔眼不渗水。

c、洞内路面不冒水、不积水。

以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为原则,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目的。

2)防水措施a、二次模注衬砌采用C30防水砼;b、在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铺设1.5mmPVC防水板+(400g/㎡)无纺土工布;c、施工缝处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

二、技术参数牛厂坪隧道各级围岩均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喷射砼作为初期支护,模筑混凝土为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敷设防水板和土工布。

主要工程数量表a、牛厂坪隧道右幅衬砌统计b、牛厂坪隧道右幅衬砌统计二次衬砌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防水等级:一级。

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墙设PVC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5mm;防水板幅宽2~4米,土工布重量≥400g/m2,环向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在地层显著变化处、明暗交界处设置,采用橡胶止水带。

隧道防排水依照图纸“分离式隧道洞身防排水设计图 S5-fs-01~08”进行施工。

三、施工方法隧道结构防水一般由喷射混凝土、全封闭柔性卷材防水层和二次衬砌结构自防水等组成。

本线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8;拱墙设置PVC防水板加土工布,明洞外贴PVC防水卷材;施工缝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设置橡胶止水带;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后,拱部进行充填注浆。

拱墙每10m设1环DN75环向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两侧边墙外侧泄水孔标高处设纵向贯通的直径DN110 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各1道,该盲管通过三通接头与环向盲管边墙泄水孔连通。

3.1图1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3.2 排水盲管施工隧道初期支护与防水板间设透水盲管,在墙脚处与隧道侧沟连通。

在水量较大地段适当加密。

纵向排水盲管沿纵向布设于隧道左、右墙脚外。

纵向盲管高度为内轨顶面下40cm,盲管安设的坡度与线路坡度一致。

3.3防水层施工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板和土工布作为防水层,材质符合设计要求标准。

防水层施工流程图见图2。

图2防水层施工流程图防水板铺设前进行基面处理,对初期支护大致找平,边墙及拱部补喷找平、底部砂浆找平。

对外露的锚杆等切除、磨平,水泥砂浆封堵找平等。

有出水时,在铺设防水板前,初期支护喷层表面漏水及时处理,采用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直接排水到边沟,应保持基面的干燥。

不合格 不合格图3衬砌防水布置示意图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方法,每组铺设长度根据混凝土循环灌筑长度确定,铺设前先行试铺,再加以调整。

防水板采用无钉孔铺设,即先将无纺布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手动电热熔接器加热,使防水板焊接在固定无纺布专用热熔衬垫上。

图4:暗钉圈固定缓冲层示意图防水板接缝采用热合机自动焊缝形成或专用胶粘结,即将两层防水板的边缘搭接不小于15cm,焊缝为2条,单条焊缝宽度不小于2.0cm;当纵向接缝与环向接缝成十字交叉时(十字形接缝),事先对纵向接缝外的多余搭接部分齐根处削去,将台阶修理成斜面并整平。

3.4止水带施工止水带施工中采用止水带定位筋对中埋式止水带进行定位,避免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移位。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避免混凝土中的尖角石子和锐利的钢筋刺破止水带。

在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后的12小时内,拆除挡头模板,然后用钢丝刷将接缝处的混凝土刷毛,并将接缝处清理干净。

在下组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接缝混凝土洒水润湿,然后刷水泥浆两道,30分钟后可以浇筑混凝土。

止水带全环施作,止水带施作除材料长度原因外只允许有左右两侧边基上部两个接头,接头搭接长度应满足要求。

3.5止水条施工(1)施工缝安装止水条:将包裹在遇水膨胀止水条外面的隔离纸撕掉,把止水条直接安设在施工缝混凝土表面上,每隔 80cm~120cm 加设一水泥钉,将止水条与混凝土钉牢,以免错位,同时使止水条与混凝土表面密贴牢固。

(2)止水条需要接头时,将要搭接的两根止水条端头 6cm 范围内分别用刀切成斜面或压扁 1/2,上下重叠搭接,用手压,使其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搭接长度须控制在 50mm 以上,错接部位两根止水条间不得有空隙,并用水泥钉分别将错接部位钉在混凝土上,止水条严禁采用对接,以免在浇筑混凝土时错位形成“决口”。

(3)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不宜在雨天、雪天和五级以上风天施工,作业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如寒冷天气可采取辅助增温措施,在保证作业环境温度不低于 5℃的前提下,进行止水条粘贴施工。

3.6混凝土自防水保证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密实度,正洞仰拱、填充(铺底)尽量减少接头。

正洞仰拱、填充(铺底)整幅一次灌注成形,断面中间不留纵向施工缝,先灌筑仰拱、填充及边墙基础,后灌筑拱墙混凝土。

严格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原材料试验、验收,精心选用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精心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不断优化,严格按配合比准确计量。

本标段隧道防水等级为一级,隧道二次衬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膏溶角砾岩地段的防水混凝土按抗腐蚀性混凝土设计,抗渗性系数不小于0.8;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进行施工,确保隧道的防水性。

四、质量检查标准1、基面处理(1)喷射混凝土表面无明水流。

(2)必须将喷混凝土表面外露锚杆头、钢筋等尖锐物,用喷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覆盖,露头过长,则应将其割掉再覆盖;保证铺设防水板的基面无尖锐物、圆顺平整。

对于有明显凹凸不平处,应找平至符合基面平整度要求。

平整度应符合D/L=1/6的要求。

D---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L---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

(3)对设有外贴止水带的位置两侧各50cm范围内的基面全部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保证防水板铺设平顺以便于外贴止水带的焊贴固定。

(4)所有阴角部位均用1:2.5的水泥砂浆做成100mm×100mm的倒角。

2、盲管安设(1)排水管间连接顺直,保证水流通畅。

(2)排水管固定可靠,位置准确。

(3)布置间距应符合设计尺寸及规定要求。

3、无防布和热熔垫圈铺设(1)土工无纺布垫层应尽量与基面密贴,不宜绷得过紧,也不宜过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