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依据 (2)1.3编制范围 (2)2. 工程概况 (2)2.1设计概况 (2)2.2工程概况 (3)3. 施工方案 (3)3.1隧道防排水原则 (3)3.2 隧道防水系统的组成 (4)3.3 隧道排水系统的组成 (4)3.4 施工方法 (4)3.4.1 土工布及防水板施工 (4)3.4.2 排水管施工 (7)3.4.3 止水带、止水条安装 (7)3.5防排水系统施工要求 (9)4. 施工质量要求标准 (10)4.1防水层 (10)4.2止水带 (10)5.安全保证措施 (11)5.1.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1)5.2.通风除尘 (11)5.3.洞内运输安全措施 (12)5.4.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2)6.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4)7.交通组织保障措施 (16)7.1.保障措施 (16)7.2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6)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乐村隧道招标文件;4、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广西交投隧道施工标准化建设要求》;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7、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8、其它相关技术规范;1.2编制依据1.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编写,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2.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3.尊重当地民风民俗,保护环境,减少扰民;创造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

4、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总结提高,采取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的科技和技术含量。

1.3编制范围*至**高速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以及完成此项工程所需的临时工程。

2.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乐村隧道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行车速度隧道平纵线形和隧道净空断面标准按设计速度100km/h设计。

2、隧道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75m,净高5.0m;2.2工程概况*村隧道位于*县**以南约1.5km处。

设计隧道为分离式隧道,隧道起止桩号:左洞为2ZK22+774~2ZK23+117,设计长度343m,纵坡为(-1.770%/1020),进、出洞口路面高程分别为785.16m,779.037m,最大埋深约67m;右洞为2YK22+785~2YK23+100,设计长度为315m,纵坡为(-2.003%/970),进、出洞口路面高程分别为786.750m,780.440m,最大埋深约75.296m。

本隧道二次衬砌施工缝全断面设膨胀止水条,沉降缝(在围岩等级变化处及V级围岩段内间距50m设置)全断面设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在施工缝及沉降缝处均需设置。

拱脚两边设置纵向排水管,二衬背后设环向盲管,满铺土工布和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抗渗等级≥S8的防水砼。

3.施工方案3.1隧道防排水原则隧道结构防排水遵循“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特别要做好结构自身防水,对可能的渗水的位置进行引排和封堵,以达到建成后“洞内无渗漏水,安装孔眼不漏水,洞内路面不冒水、不积水”的标准。

3.2 隧道防水系统的组成1、全洞满铺防水层,环向封闭,防水层采用1.2mm厚(HDPE)自粘胶膜预铺反粘防水卷材和无纺布,采用热双焊缝无钉施工工艺,防水卷材厚1.2mm,无纺布350g/m2(无纺布设于围岩一侧);施工缝全断面设膨胀止水条,沉降缝(在围岩等级变化处及V级围岩段内间距50m设置)全断面设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在施工缝及沉降缝处均需设置。

2、模筑砼采用防水砼浇筑,砼中膨胀剂,以达到衬砌密实、防裂及防水目的,抗渗标号S8。

3.3 隧道排水系统的组成1、**隧道左右线均在路线左侧设置路侧边沟排除路面水。

2、在两侧电览沟内侧,调平层下设置φ30cm侧式排水管作为洞身渗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3、φ50单壁打孔波纹环向盲管沿隧道纵向间距10米一道,尽量设置在施工或沉降缝处,局部地下水涌水多处加密设置4、隧道侧壁纵向排水盲管为φ100×8mm双壁打孔波纹管,隧道横向导水管为φ100×8mm双壁波纹管,纵向排水盲管外需缠裹无纺布,纵向排水盲管全隧道贯通设置。

3.4 施工方法3.4.1 土工布及防水板施工施工工序:1、钢筋网等凸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素灰。

如下图所示2、有凸出的管道时,切断、铆平后用砂浆抹平。

如下图所示3、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毫米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

如下图4、补喷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圆顺,凹凸量不得超过正负3厘米,H/D不大于1:6,拱顶H/D不大于1:8。

如下图5、混凝土表面先把土工布用衬垫贴上,然后用射钉枪钉上水泥钉锚固,水泥钉长度不得小于50毫米,平均拱顶设点3~4个/平米,边墙2~3个/平米;铺设防水板时,采用手动专用熔接器热熔在衬垫上。

两者粘结剥离强度不得小于防水板的抗拉强度。

热熔垫片示意图如下6、将防水卷材上吊带直接绑扎(系牢)固定在挂钉上。

防水板间搭接缝应与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m以上。

环向松弛率经验值一般取10%,纵向松弛率一般取6%。

根据初期支护表面平整程度适当调整。

防水卷材铺设如下图所示7、焊接采用自动爬行焊机焊接,防水板搭接宽度须大于15cm。

并单独设置不小于25cm宽的配套双面自粘卷材补强。

如下图8.如发现防水板有破损,必须及时修补。

先取一小块防水板,除尽两防水板上的灰尘后,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电热熔器熔接。

熔接质量用真空检测器检测,若不合格必须重接新修补。

3.4.2 排水管施工A、隧道侧壁纵向排水盲管为φ100×8mm双壁打孔波纹管,隧道横向导水管为φ100×8mm双壁波纹管,纵向排水盲管外需缠裹无纺布,纵向排水盲管全隧道贯通设置。

φ50单壁打孔波纹环向盲管沿隧道纵向间距10米一道,尽量设置在施工或沉降缝处,局部地下水涌水多处加密设置;盲管数量根据水流大小而定,一般1~3根,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增加,不可减少;盲管至上而下铺设,盲管不得侵入衬砌内,否则应凿槽埋设;环、竖向盲管用水泥钉固定,水泥钉环向间距为0.5米。

B、竖向盲管设置于有涌水突水段,从拱墙某一出水位置向下铺设到墙角与纵向排水管相连,根数根据水量大小决定,采用φ50PVC半圆管。

铺挂半圆管与岩面紧贴,必要时采用注浆堵水;当岩面有大面积裂隙渗水且水量、压力较小时可先喷砼堵水再敷设排水半圆管,且主裂隙处不喷砼;当岩面为大面积淋水段,应先用排水半圆管引排水,上覆铁丝网后再喷砼。

C、纵、横向导水管用塑料三通联接,接头处应外缠无纺布,横向导水管应尽量设在环向盲管处,以便环向盲管里的水能迅速流入侧主排水沟,施工纵向排水管的时候,要求在施工完成防水板的时候,防水板应卷绕过纵向排水管,并将纵向排水管裹紧,避免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将纵向排水管或横向排水管损坏。

3.4.3 止水带、止水条安装二次衬砌施工缝全断面设膨胀止水条,沉降缝(在围岩等级变化处及V级围岩段内间距50m设置)全断面设橡胶止水带,其设计见下图1.止水条的安装:环向施工缝采用在端头模板中间固定木条或金属构件,混凝土浇筑后形成凹槽。

槽的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宽度为止水条宽度。

拆模后进行清洗,在浇筑下一环混凝土之前,对预留槽进行清理,清除残渣,磨光槽壁,最后将止水条粘贴在槽中,然后模板台车定位,浇筑下一循环的混凝土。

2.止水带的安装:沿衬砌环线每隔0.5~1.0m在端头模板上钻一个φ12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穿过挡头模板,内侧卡紧止水带的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拉直,然后弯曲钢筋使其卡紧止水带。

挡头板外侧应加设一背托钢筋,采用穿板铁丝将钢筋卡与其连接,以确保安装止水带不变形。

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橡胶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正。

3.5防排水系统施工要求1、防排水系统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防水层施工要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二次衬砌施作前进行。

3、防水层铺设前,喷混凝土层表面外露的锚杆头或钢筋端头先切除磨平。

对凹凸不平部位要进行修凿、补喷,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喷层表面漏水时,要及时引排。

4、防水板与无纺布要密切叠合,整体铺挂,防水板铺设平整,并保证防水板有一定的松弛系数(松弛率拱部10%,边墙6%)。

5、止水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被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6、施工中应注意防水板的完整性,密闭性,并加强施工薄弱环节搭接头的检查。

7、防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洞内要达到如下标准:洞内无渗漏水;安装孔眼不渗水;洞内路面不冒水、不积水。

4.施工质量要求标准4.1防水层1、外观:A:防水层表面平顺,无折皱、无气泡、无破损现象;与洞壁密贴,松紧适度,无紧绷现象。

B:接缝补眼粘贴密实饱满,没有气泡、空隙。

2、实测项目:防水层实测项目4.2止水带1、外观A:发现破裂及时修补。

B:衬砌脱模后,若发现因走模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要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2、实测项目:止水带实测项目5.安全保证措施乐村隧道防排水施工风险防范与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广西双象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评估的靖西至龙邦高速乐村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报告》和本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来实施。

设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目标,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深化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工作人员上岗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牢记"安全第一"宗旨。

认真实施标准化施工作业,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安全防护设施投入,确保施工安全。

主要措施如下:5.1.一般安全技术措施1、任何人进洞必须佩戴安全帽和其它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2、进洞前进行登记并接受洞口值班人员检查,经班组长点名,并执行进洞挂牌、出洞摘牌制度。

3、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专职安全员、工班长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若情况严重,要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

4、在洞口或适当处所,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

备品要保质保量,并不得随意挪动,使用一次后立即进行补充。

5.2.通风除尘1、隧道作业允许环境标准: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碳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