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
教学()分钟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
1.(课件出示3:大熊猫图片)
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4)(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
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3.(课件出示5)
(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时,重鼓励,少批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顺序地说,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说好的信心。
]
三、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都介绍了国宝大熊猫,说得很【设计意图:问题
引领,资料展示,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作的思路。
】
【设计意图: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从说到写,进行牵移,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尽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的快感。
可以欣赏自己的,也可以欣赏别人的;可以一句话,也可以欣赏一个词语。
】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师设计的这节作文指导课《国宝大熊猫》,指导孩子们根据问题提示和资料信息,以及课件出示的图片,先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出来。
让孩子们学会结合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被视为国宝等特点,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出来。
2.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集资料的能力。
由于大家对大熊猫比较陌生,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所以写作前一定查找资料,了解透彻,才能把大熊猫介绍正确无误。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资料外,其余的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
教学反思二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