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统论原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系统论原理..
系统要素及其结构与功能之 间的辩证关系
了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一般系统论的创立
一般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生 物学家贝塔朗菲 (L.V.Bertalanffy,1901— 1971)创立。
他认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 系统模式、原则和规律,一 般系统论的目的就是确立这 些模式、原则和规律。
一般系统论的发展过程 追溯到古代
都江堰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 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 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 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 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 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 从人”的“天府之国”。
(三)贝尔电话公司
贝尔公司在设计巨大工程 项目时,按照时间顺序把 工作划分成规划、研究、 发展期间的研究和通用工 程等五个阶段,并在40 年代明确使用了“系统工 程”的概念。
二战期间,为了解决武器 系统配套使用、飞机队形 排列、资源合理分配、运 输路线选择、高效捕捉敌 人飞机和舰艇及组织后勤 供应等问题,人们开始比 较广泛地自觉创造和使用 系统方法,这大大推动力 系统工程的发展,并产生 了运筹学这一应用数学分 支。
北宋丁谓的“一举三得”重建皇宫。 宋真宗时期,皇城失火,皇宫被焚,宋真宗命 丁谓重修皇宫。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要 设计施工,运输材料,还要清理废墟,任务十 分艰巨。丁谓首先在皇宫前开沟渠,然后利用 开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入 沟中,使船只运送建筑材料直达工地。工程完 工后,又将废弃物填入沟中,复原大街,这就 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 三个难题,“一举三得”,使工程如期完成。
60年代后期,系统工程的应用逐渐超出传统工程 的概念,开始推广到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系统工 程也发展到研究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和社 会——经济系统的最优控制和管理的阶段。1969 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被公认为系统工程时 间成功的典型例证。到此,系统论发展的两条线索 就走到一起来了。
一般系统论的概念
1928.《现代发展理论》 1932.《理论生物学》
1937.提出一般系统论原理
1948.《生命问题》(标志) 1968.《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 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
“两条线索”
“另一条线索” 源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系统分析和系统 工程
(一) 战国
都江堰
(二) 丁谓重建皇宫
是诸元素及其顺常行为的给定集合”,“系统是有组织的和被组织化
的全体”,“系统是有联系的物质和过程的集合”,“系统是许多要 素保持有机的秩序,向同一目的行动的东西”,等等。一般系统论则
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
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 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
按照时空中的存在状态 动态系统 静态系统 稳态系统 非稳态系统 按照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除此之外,还可将系统分为许多不同类型
系统的结构与与功能
“结构”: 指的是系统内部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的方 式。揭示了系统内部各要素的 秩序。
“功能”: 指的是系统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过 程中所具有的行为、能力和效用。 体现了系统对外部作用过程的秩序。
亚里士多德 “整体大于它的 各部分的总和”
《周易》 以阴、阳排列组合构成 八卦,进而重叠演变为 六十四卦,并以此比照 解释外在世界的状态及 变化。
道家 在其对事物的存在 状态及其发生、发 展的现象的解释中, 体现浓厚的系统论 思想。
“两条线索”
第一条线索
贝塔朗菲在理论生物学研究中关于系统的讨论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著名的运筹学研究组织——美国兰德公 司倡导了“系统分析”方法。 以此方法为指导,出现了协调组织庞大系统中 各部门工作的具体技术——计划评价技术 (PERT)。 这种技术在“北极星导弹”研制过程中,发回 来重要作用
60年代,霍尔(A.D.Hall,1924——)提 出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思想,从时间、逻辑和 知识三个维度对系统工程方法进行了概括。 这是对系统工程方法比较全面的总结,
“系统”: 系统是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由若干互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整体。
加和性复合体是堆积物不是系统 非加和性的复合体才是系统 是否具有加和性是非系统和系统的基本区别。 要素与系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按组成要素性质分 自然系统(以自然物质作为要素而构成的系统) 天体系统、气象系统,生态系统 —“自在的目的” 人工系统(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二建造起来的系统) 实体系统(汽车等)、概念系统(社会等) —“ 自为的目的” 复合系统(由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共同组成) 前两者之 间(气象预报系统、导航系统等) — “自在与自为的目的”
(一)系统及其分类 1. 对系统概念内涵的理解 2.系统的分类 (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系统”和“功能” 2.系统要素、结构及功能之间的辩 证关系 3.其辩证关系的意义
对系统概念的理解
贝塔朗菲: 系统即有相互作用的元素的综合体。 《韦氏大辞典》 有组织的或者被组织的整体,结合着整体所形成 的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综合,由规则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的形式组成的诸要素的集合。 钱学森 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 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具有 特点功能的整体。
2.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2.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生态学原理
2.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
2.4 三种生产理论
2.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的概述
一般系统论的创立 一般系统论的发展过程 一般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概述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级成整体的意思。今天人 们从各种角度上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如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