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圣才】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圣才】

第6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1.什么是幼儿的游戏活动?幼儿的游戏活动具有哪几个基本特点?
答:(1)古今中外不同的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①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
②游戏是释放过多精力的一种活动;
③游戏是帮助儿童松弛、恢复精力的一种手段;
④游戏是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
⑤游戏是儿童学习的自然方法;
⑥游戏是儿童最严肃的工作;
⑦游戏是儿童学习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
⑧游戏是儿童为了寻求欢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
⑨游戏是儿童个体的一种艺术形式等;
(2)游戏的主要特征
给游戏下一个精确而又能得到公认的定义是很困难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幼教界对游戏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中外许多学者认为,无论人们怎样界定游戏,重要的是应意识到游戏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和主要的特征:
①游戏是儿童个体发起的活动;
②游戏是令儿童愉快的、有趣的活动;
③游戏没有外在目的,其动机来自儿童内部;
④游戏是儿童自发自愿的活动,没有强制性;游戏产生于儿童熟悉的事物;
⑤儿童能够修改游戏规则;游戏需要游戏者主动的参与。

2.幼儿游戏活动的种类主要有哪些?你认为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1)幼儿游戏活动多种多样,以不同的尺度为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

①从教师的指导上分
a.幼儿自发游戏
这种游戏是由儿童自己思考出来、组织发起的,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充分反映了儿童的自主性,所以又称自主游戏。

b.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②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上分
a.非游戏行为
非游戏行为是指儿童在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跟随成人。

b.旁观游戏
旁观游戏是指儿童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

c.独立游戏
独立游戏是指2岁半以后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儿童的存在。

d.平行游戏
平行游戏是指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儿童,在其他儿童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儿童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儿童。

e.联合游戏
联合游戏是指3岁半至4岁半以上的儿童,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

f.合作游戏
合作游戏是指4岁半以上的儿童,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

③从儿童认知的发展上分
a.机能游戏
机能游戏也称实践游戏、练习游戏。

0~2岁的儿童在游戏中,以肌肉活动为主,主要特征是重复、操作和自我模仿。

儿童喜欢得到感官刺激,儿童重复自己行为的目的是获得乐趣,表现自己的能力。

b.象征游戏
象征游戏是指2~7岁的儿童处于皮亚杰所说的“让我们假装”游戏的阶段。

在该阶段儿童能以许多方式,自由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体力、社交能力。

例如,儿童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娃娃家的爸爸),把一个物体假想成另外一个物体(如把一块积木当作一辆卡车)。

c.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7~11岁的儿童能够按照规则去行动,用规则来限制、调整自己的行为。

(2)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分为以下几种:
①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

②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竹制材料、金属材料、泥巴、沙、水、雪等),通过手的创作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③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故事、童话的内容,分配角色,安排情节,通过动作、表情、语言来进行的游戏。

④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以发展儿童基本动作,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体健康为主的游戏。

⑤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中,丰富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游戏。

⑥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儿童在音乐伴奏和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3.游戏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游戏对幼儿身体、智力、创造力、情感、社会性、美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幼儿的许多游戏都含有生理活动,这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促进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幼儿的体质。

游戏有利于幼儿大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利于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利
于幼儿躯干肌肉的发展;游戏有助于幼儿感觉运动技能的提高。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游戏,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游戏提高了幼儿的感知能力;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

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游戏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游戏在幼儿的情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满足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需要,而且还能使幼儿的良好情感得到发扬光大,不良情感得到控制和矫正。

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游戏能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快乐之情;游戏能帮助幼儿克服恐惧情绪;游戏能使幼儿进行情感宣泄。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并为幼儿提供了大量交往的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了认识自己和同伴,并能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加快了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群行为;游戏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游戏发展了幼儿遵守规则的能力。

(6)促进幼儿美感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产生美感的重要源泉,在游戏中,幼儿能自由自在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
美。

游戏的设施有利于幼儿领略美;游戏的内容有益于幼儿欣赏美;游戏的成果有助于幼儿再现美;游戏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大胆创造美。

4.教师应从哪几个方面来为幼儿的游戏活动作好准备?你是怎样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做准备的?
答:时间、空间和材料是幼儿进行游戏的前提条件,为了提高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的游戏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定幼儿游戏活动的时间
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安排出游戏的时间,“专项专用”,以保证游戏得以顺利进行,而不至于被其他活动所侵占。

为此,教师应注意如下几点:
①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
②力争每次有较长的时间进行游戏;
③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

(2)布置幼儿游戏活动的空间
空间是开展游戏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空间的密度及空间的安排都制约着幼儿游戏的水平和质量。

在安排游戏空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
②开辟各种游戏区域;
③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
④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

(3)提供幼儿游戏活动的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