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专项方案
墙端部无翼墙或混凝土柱墙时,在端部增设构造柱; 构造柱截面宽为墙宽墙宽×240,纵筋为上下各 4 10 筋为 6200。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应先砌墙,在构造柱处留出马牙槎,马牙槎尺寸可按图集 12G641-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第 15 页。 构造柱必须与框架梁上下相连,其连接详见图集 12G641-1 第 10 页施工主体结构时,应在上 下楼层梁相应的位置预留插筋与构造柱纵筋连接。 当墙长﹥5m 时墙顶与梁板应有拉结,做法详见图集 12G641-1 第 16 页节点 5 墙砌至板、梁底附近时应预留出一皮砌体高度,待主体结构完成后,自上而下将预留的一皮 砌体用斜砌法补砌,逐块敲紧、挤实,填满砂浆。 墙体开设管线槽时应使用开槽机,严禁敲击成槽。管线埋设后,小孔和小槽用同标号水泥砂 浆填补,大孔和大槽用 C20 细石混凝土填满。严禁在填充墙上开设水平槽。 墙与混凝土构件交界处,抹灰前应加铺 300 宽(缝居中)钢丝网,并绷紧钉牢。位于楼梯间、 门厅、过道等人流通道处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砂浆面层。 墙体与窗洞口顶无梁时需设钢筋混凝土过梁,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9.11.11a;当洞口紧靠混 凝土柱柱墙边时或混凝土柱墙边时或混凝土填充墙长度小于过梁支承长度时,应在柱墙内预 留过梁纵筋,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图 9.11.11b;当门窗洞顶至楼层梁底的距离 d 小于过梁高 度 120 而无法另设过梁时,过梁可与楼面梁同时浇筑。 11、墙体拉结筋:填充墙与剪力墙、柱,及构造柱连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400-600 设置 2 6 拉结筋。拉结筋由墙边伸出,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 1/5 且应≥700mm。 12、构造柱、圈梁、腰梁、窗台梁、过梁、门窗钢砼框、拉结筋等钢筋若采用“种植钢筋” 方法施工,“种植钢筋”必须经检测单位拉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施工组织与部署 1、工艺流程
(2)砌墙时必须挂线,挂线应拉紧,每层砌块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 顺。一根挂线长度大时,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 (3)砌块砌筑宜采用“满铺满挤法”,铺浆长度以一块砌块的长度为宜,铺浆均匀,浆面平 整,满铺砂浆层每边宜缩进墙边 10mm,铺浆后立即放置砌块,轻揉挤压一次摆正找平。灰 缝要横平竖直,上下层十字错缝,转角处相互咬槎,边砌边勾缝,不得出现瞎缝、透亮缝。 如果铺浆后不能立即放置砌块,砂浆失去塑性,应铲去砂浆重新铺砌。 (4)砌筑过程中,砌体与框架柱、剪力墙的节点逢逐皮填实砂浆后,再每侧划入 10mm 深, 用嵌逢抹子将内外灰逢原浆压实,以封闭毛细孔。水平灰缝厚度 10~15mm,竖向灰缝宽度 宜为 15~20mm。砂浆应饱满,灰缝平直通顺,竖向灰缝采用挡板堵缝法灌满、捣实、刮平, 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拉通线砌筑时,应随砌、随吊、随靠,保证墙体垂直、平整,不允许砸砖修墙。墙体 垂直度控制可采用线坠法。 (6)砌块墙砌至梁或楼板底 20~30mm 时停止,15 天后再用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实。 (7)砌体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 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 2/3,槎 子必须平直顺道,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临时间断处的砌筑高度差不得超过一 步脚手架的高度。后砌隔墙和临时间断处留斜槎较困难时,可留凸搓,但应加设预留拉结筋。 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和临时间断处,应沿墙高按上述方法埋设拉结筋。施工洞口按以上要 求设水平拉结筋。 (8)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应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植 构造柱钢筋,配筋为纵筋 4 10,箍筋为 6@200。构造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上下各 1/6 层 高且不小于 400mm 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构造柱在模板安装时于上口位置设 置砼浇筑口,待模板拆除后用同标号低坍落度(较干)的膨胀细石砼进行填充并捻密实(背 面用模板封死,正面封堵模板边填充砼边推移升高,背面模板与正面模板用铁丝对拉夹住墙 体)。构造柱与墙体地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宜同砼陶粒块 高度模数,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设置同上述。构造柱砼标号为 C20。 (9)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填充墙高超过 4m 时,在半层或门窗洞上皮设置设置与钢筋混 凝土柱(墙)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混凝土现浇圈梁。对于 100(120)mm 的墙高度大于 2.8 米时,在门顶高度增设一道圈梁。圈梁断面为墙厚×240,梁配纵筋 4 10,箍筋 6@200, 圈梁的混凝土强度为 C20。 (10)墙体日砌高度不宜超过 1.8m,雨天不宜超过 1.2m,施工时宜采用双排架,外墙体不 得留脚手架眼。雨天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少,收工时应将砌体顶部覆盖好。 (11)在砌块墙身与砼梁、柱、剪力墙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边框处和阴角处挂 10mm*10mm 网眼大小的钢丝网,每边宽 200mm,网材搭接要平整、连接牢固,搭接长度不小于 100mm。 10、管线敷设预埋 (1)严禁在墙体上交叉埋设和开凿水平槽;竖向槽须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机械 开凿,且在粉刷前,加贴钢丝网片等抗裂材料。 (2)电气卧盒应在墙面贴饼后进行,以便控制其与抹灰面齐平。 11、注意事项 (1)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上不得留置脚手眼,每一楼层内的砌块应连续砌完,不留接槎。如 必须留槎时,应留斜槎,或在门窗洞口侧边间断。 (2)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不得随意打凿 已砌好的墙体。必须设置的沟槽,须用切割机开凿沟槽,宽度和深度不应大于 50mm,且敷 设管线后应采用不少于 M5 强度的砂浆填塞密实。
2)清扫楼地面。 3)主体施工期间,每一楼层面已有控制点和控制线,在砌筑墙体前,根据此控制点和控制 线,测量出每一道墙体的边线,弹好轴线墙身线,并根据砌块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 口位置线,特别是砌筑外墙时,应保证上下楼层通线,使整个外墙面在同一竖平面内。 4)浇水湿润墙脚部位楼地面。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 四、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 砌筑前,清理基层上的浮浆、松散的混凝土块、杂物等,做到基层表面清洁,并洒水湿润。 2、必须保证砌块停放区不少于 28 天才能上墙使用,上墙含水率宜控制在≤15%。砌块砌筑 时,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湿水一般以浸入砌块四边 10mm 为宜;遇阴雨天气,要用彩条 布覆盖,防止雨淋,并注意堆场周围的排水。 3、弹线定位 应按图纸要求弹出墙体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和标高控制线。 4、砼导墙 墙体底部均浇筑 C20 砼做为导墙,高度 200mm。 5、试排块 (1)按照规范要求,砌块应十字交错、错缝搭砌。陶粒混凝土砌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 长度的 1/3,必须在导墙上根据设计图纸各部位尺寸进行试排,以确定灰缝宽度及边端填充 配块尺寸。 (2)试排块尽量使用主规格,不应各规格砌块混砌。局部需要镶嵌时,部位宜分散、对称, 使砌块受力均匀。 (3)试排块应特别注意门窗洞口、墙顶部、墙底部、异型墙体等特殊部位。 6、立皮数杆 1)应根据楼层高度和灰缝厚度立皮数杆,砌筑水平灰缝厚度应控制在 10~15mm。根据每一 楼层最下面第一皮砌块的标高,拉通线检察,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 20mm,应采用细石混凝 土找平。 2)皮数杆上应注明灰缝厚度、砌块高度、门窗洞口、过梁、砼块、拉结筋以及梁下预留空 间尺寸(预留 20~30mm)。 3)皮数杆间距宜为 15m 左右,标于框架柱或四角及内外墙处。 7、设置墙体拉结钢筋 应根据设计要求按墙体位置、皮数杆和拉接钢筋直径、间距在混凝土墙柱上设置墙体拉结钢 筋。填充墙与剪力墙、柱,及构造柱连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400-600mm 或砌体皮数的倍数设 置 2 6 拉结筋。拉结筋由墙边伸出,伸入填充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 1/5 且应≥700mm。 8、拌制砂浆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为±5%。用机械搅拌, 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2min。砂浆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 砂浆应分别在 3h 和 4h 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 30℃时,应分别在拌成后 2h 和 3h 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 250m3 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 检一次。冬期施工,石灰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拌制砂浆用砂,不 得含有冰块和大于 10mm 的冻结1)砌筑墙体,应从外墙的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砌起,然后通线全墙面铺开。
工艺流程图 2、施工准备 (1)材料 1 )砌筑砂浆: 严格按实验室出具的砂浆配合比报告进行拌制。 ②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 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 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③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应满足: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 M5 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 5%。砂浆用砂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 )陶粒混凝土砌块的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抛掷和倾倒。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 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 2m。陶粒混凝土砌块应防止雨淋。填充墙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 前 2d 浇水湿润。砌块停放期不应小于 28d。 (2)主要机具: 1)砂浆搅拌机,推车,水准仪,钢卷尺,试块模; 2)大铲、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白线、卷尺、皮数杆、水平管、小水桶、灰桶、砖 夹子、扫帚、铁锹、架凳、切割机等。 (3)作业条件: 1)认真熟悉图纸、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仔细核对平面各细部尺寸,图纸之间如有矛盾, 请及时向甲方设计方反馈。
伊犁州组织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蔚蓝小区工程 二 次 结 构 施 工 方 案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伊犁项目部 2014 年 2 月 23 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伊犁州组织部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蔚蓝小区工程,位于伊宁市南环路以南、滨二路 以北、桂花路以东。本工程由浙江绿城绿城利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施工图纸,由新疆祥汇 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由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由 1 个地下车库、1 栋培训中心 地下一层地上 15 层、3 栋商业楼地下一层地上 2 层和 5 层、1 栋住宅楼地下 2 层地上 15 层,, 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砌体工程设计及构造要求 1、砌块:填充墙体±0.000 以上内墙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0.000 以下为混凝土实心 砖砌体,外墙及防火墙均为 200mm,内墙厚度为 200/100mm。 2、砌筑砂浆:±0.000 以下与墙体采用 M7.5 水泥砂浆地面以上采用 MU5 混合砂浆,砂浆 采用自拌砂浆,由实验室出具砂浆配合比报告。 3、砼标号:构造柱、圈梁、腰梁、窗台梁、过梁、门窗钢砼框等二次结构砼标号统一为 C20。 5、以下情况填充墙内须设构造柱: 墙体的材料及位置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的要求,未经结构设计人员同意,不得变更。 当墙与框架柱、剪力墙相连时,应设置拉结筋,做法按图集 12G614-《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第 9-15 页。 当混凝土构件边的墙垛长度过短时,此墙垛可用后浇混凝土代替做法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 9.11.2。 墙水平系梁设置:当 240 厚墙高度超过 4m(120 厚墙超过 3m)时,在沿墙高度方向一半处 (可结合洞口上方过梁)或每超过 4m(120 厚墙超过 3m)设置与两端柱墙连接。且沿墙贯 通的水平系梁一道,水平系梁尺寸为墙宽×200,纵筋为上下各 2 12,箍筋为 6200。柱墙 施工时应预埋 412 与此水平系梁的纵筋连接。圈梁与过梁重合时,分别按截面和配筋较大者 设置。 当墙顶部无梁或板时,则在墙顶设置压顶梁,截面为墙宽×250,纵筋为上下各 2 12,箍 筋为 6200。柱墙施工时应预埋 412 与此水平系梁的纵筋连接。 在外墙窗台处,应设置沿窗台通长的水平现浇混凝土窗台板,详见结构设计总说明的图 9.11.5,此窗台板两端伸入填充墙体各 500.当窗洞口距混凝土墙柱距离小于 500 时,应在墙 柱相应位置预留钢筋(也可以植筋),以便钢筋搭接或焊接。 墙内的构造柱除按各楼层结构平面图中标注外,一律按一下原则设置: 墙长大于 5m 时,宜沿墙长方向每隔 5m 设置或沿墙长方向均匀设置)构造柱 墙长超过楼层层高 2 倍时,应在填充墙沿墙长度方向中部位置一根构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