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内外饰常用工艺及新技术展望
汽车内外饰常用工艺及新技术展望
• 工艺参数可控, •) 光洁
12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7. 压铸成型
工艺概述:
将 胶胶 加工 闭 ,, 腔内 加热、加压, 热固 。 并固
对
工艺原理图:
优缺点: • 能一次成型制品,无需二次修饰,成本低 • 生产周期长,效率低,较难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生产 • 不能成型形状复杂的厚壁制品,尺寸精度低
分类:
类别 发 机械发 学发 气 发 由计量泵按配比将原料混合,并利用机械的搅拌作用 混入气体,经定型过程使其膨胀发泡的方法 利用化学发泡剂加热后分解放出的气体或原料组份间 的化学反应所放出的气体使塑料熔体发泡 浇 工艺 , 胀 气 喷 适 • m. , • 工环境 • 5¯ • tj , 损 优缺 ,发 剂 界 响 孔细 ,劳动 均匀, 产 腔压 , 观 质 产 残
时 复杂 层产 专 设备,设备 资较
实现?
11
多层吹塑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6. 发泡工艺
对
工艺概述: 将按比例计量的原料混合物,从原液贮罐经计量泵送至发泡机的注射头,通过机械搅拌或撞击充 分混合后吐出,注入发泡模具内,混合原液充填至整个模腔,在一定温度下使塑料产生微孔结构,并熟化为 固体,脱模后可得到产品。常用的树脂有PS、PU、PP、PE、PVC等。 工艺原理图:
均匀
8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3. 吸塑成型工艺 - 无模成型
工艺原理图:
对
产品特点: • 产品形状简单,且无严格的尺寸限制 • 壁厚不均匀,片材中心最薄,被夹持区域较厚
优缺点: • • • • 表面光泽度高,有较高的光吸收率和透明性 产品形状受限,只能在成型时改变产品的拉伸程度和外廓形状,不能成型外型复杂的制件 受中心区厚度的限制,成型拉伸比较小 技术难度大,靠调节真空度来控制产品轮廓和尺寸
模具材料常用的热处理工艺: •l 属热处 工艺 改变工件 学 ,赋 改 工件 却两个过 。 •热处理工艺的分类: 状 学 , 。热处 工艺 工 过改变工件内 括加热、 温、
对
显 组织, 改变工件 却 个过 , 时 加热
分类
整体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 加热工件 过改变工件 层, 层 改变 学
工艺简介
1. 内外饰件常用关联工艺概述
对
所谓关联工艺,是指内外饰件除最基础的材料成型工艺外,为满足某些特殊要求或性能 所涉及的一些附加工艺。常见的有: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其它加工工艺,塑料产品 的表法及新技术展望
2. 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和其它加工工艺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模具材料的其它加工工艺 • 模具制作工艺
对
类
电 电时产 导电 具 将 , 口处 高 线 气 工
简介
电 。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3. 吸塑成型工艺 - 阳模成型
对
工艺原理图:
产品特点: • 与模型壁贴合的一面,外观质量较高,但产品表面外观不太好 • 壁厚不均匀,阳模的顶部最厚,阳模侧面与底面的交界区最薄 • 因片材各部分贴合模面的时间不同,易造成接近模型侧面的部 位出现牵伸或冷却的条纹。 优缺点: • • • • • 模具成本低,周期短且寿命较长 产品表面光泽度高 技术成熟,已被广泛利用 尺寸精度差,模具细节如皮纹体现差,且不易脱模 成型深径比稍大,最小圆角大于1.5mm,但仍有局限性,设计自由度小 7
加工过 , 内 纤
动, • G 具复杂 变 •工 较 • 可 产 状、结构复杂 产 , 可灵 加 、嵌 件
工艺流程图:
14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9. 搪塑成型工艺
工艺概述:
对
将塑料粉从粉末盒倒人开口的中空模内,达到规定的容量后,模具与粉末盒联接并充分旋转(模具在装料前和 装料后均进行加热),使原料在模具内壁变成凝胶,当凝胶达到预定厚度时,倒出过量的原料,冷却后即可从 模具内剥出产品。 工艺原理图:
10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5. 吹塑成型
对
工艺概述: 主要指中空吹塑成型,是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 工艺原理图:
分类及其特点:
类别 挤 挤 ), ( 对 ( ), 对 轴 横 条件 属 适 优缺 , 具 机械 选择 围 、 ,产 控 、 须进 边 控 产 观 质高, 频 换 , 产 压 , 产 内应 , 加工
• 优
对
原理:
适 , 闭 产 350~1,300bar 、 护 饰 1.5~40bar
:工艺简单,
优缺 1、 2、 压 3、设备 , 产 , 高 高 较复杂 产
,
闭 ,可预
, • 缺 适 : 高 样机 、交联、固
质感 产 , 产
原理
1、 压 , 损 较 件, 极 2、优异 护 饰 果 3、设备 ( 钢 ) 4、 高, 压 , 较复杂产 状 产 , ,结构设计 ,可 动 1、 时 间 , , 具浇口简单 感 , 2、 压 ,设备 具 3、 运、 处 种设备 4、填 时 现气 , 具难 , 响 、 观 1、可减轻产 、 缩 2、可 产 内 应 , 3、 具 工艺参数复杂, 、 高 产 产 变 加气辅设备,
13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8. 层压成型
工艺概述: 将 渍 树 复 种 类型及特点: 类 压 简介 状 ,叠 产 状 具内加压 , 具内压 加工过 动,内 变 , 纤 层叠,组 工艺。 叠 ,
对
层压机, 加热 加压条件 ,固
优缺 • G 具简单 •工 较 , 预 •可 产 变
, 状简单
产
将 产 状 状 叠
瓶机 产线 产线 发 机 机
空调 风管
4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2. 注塑成型工艺
工艺概述: 注射成型是把熔融态塑料注射到 密闭的模腔内,经过冷却定型, 开模后顶出得到所需的塑料产品。 分类及优缺点分析:
类别 高压 具 压 较 具 , 应 (RIM) 具内 固态 气辅 高压 进, 件 气 真空 过 并 动 产 类 将 高 应 较高 压 过 压 过 复
翘曲变 件
原理
高
5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3. 吸塑成型工艺
工艺概述:
对
将热塑性板片加热至其软化点,藉抽真空、空气压力、重力及机械力使片材拉伸变形后成形于 阴模或阳模内,再冷却、脱模、修剪而成。此加工方式亦称真空成形或压差成型。 工艺原理图:
工艺优缺点: • 优点:表面质感好,手感舒适,吸能 性好,安全性高,造型自由度大 • 缺点:工艺复杂,表皮易开裂,尺寸 稳定性 ,结构设计难度大 6
工件整体加热,以适当的速度冷却,改变其整体力学性能 层 学 、组织
常用形式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 碳、 氮、 属
•常用热处理工艺: 退火: 钢加热 临界温 Ac1 Ac3线 , 温 时间 ,缓 随炉 却, 奥 高温区发 , 较 状态 组织。可降 硬 , 残 应 ,细 , 组织缺 , 高机加工 。 正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cm线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空冷。以得到较多的珠光体组织,正火 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更多的珠光体组织。 淬火:将钢加热 临界温 Ac3 Ac1 温 , 温 时间, 奥 , 临界 却 Ms 进 马 ( 贝 )转变。 变, 过 奥 进 马 贝 转变, 温 , 高钢 强 、硬 、 、 劳强 韧 。 回火: 钢 加热 Ac1线 温 ,经过适当时间 温 , 却 温。可降低钢件的脆性 调质: 高温 结 来 工艺 , 获 强 韧 渗碳或渗氮:就是将低碳钢在具有丰富碳或氮的介质中加热到某一温度,使活性碳原子或氮原子渗入钢的表面,以 获得高碳或高氮的硬化渗层组织。随后经淬火和低温回火,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及疲劳抗力,而心 部仍保持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18
1. 常用塑料成型方法概述
加工 , 树 可 为压 、 厂 、挤 、 各类 、 加工 、层压、 终 、发
应 应
对
产
过 , 据各种 种类 。
设备 设备 设备 适适 适 压 压 压 挤 挤 层压 发 挤发 适 适 适 适 适 适适 适 适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适 动 较 动 较 动 较 空 状 空产 产 饱 饱 类 产 类 产 产 机 机 压机 压机 挤 机 挤 机 压机 机
对 状 求 1、 产 高, 严格 空产 , 2、废 较高,废 空调 风管 , 圆 产 瓶 , 椭圆 矿 空产 状复杂 复 产 , 车 层 1、加工时 废 产 , 细颈产 高, 2、设备 高, 产过 , 1、产 2、工 质 高, , 资 , 较
, 对 , 层 层管 复 ,并 进 胀, 却
1、产 质 优 , 2、工艺较复杂,
工艺优缺点: • 优点:表面质感好,造型自由度大,手感好,表皮无应力,吸能性好,安全性高,耐老化性高 • 缺点:工艺复杂,模具寿命低,生产效率低,制品的厚度、 较差,结构设计难度大
15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喷涂成型工艺 工艺10. 喷涂成型工艺- PU SPRAY
工艺概述: 又称喷射成型,是将含有固化剂的树脂体系和含有引发剂的树脂体系 机 头均匀喷 具 ,经过 时间 ,两种树脂体系 应 经 具固化成型而得到所需的产品 工艺原理图:
对
类型
研究 试验 解释 调查 企划 品质 信息 出差 培训 一般
区分
决定议程 指示事项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
信息传递 ●
北京现代技术中心
车身与电装工程部 内外饰设计科 2011.03.20
指示事项 / COMMENT
内外饰常用工艺方法及新技术展望
对
目录
一、内外饰件所涉及的常用材料 二、常用工艺方法简介及对比 三、关联工艺方法介绍 四、新工艺及其发展方向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