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复习资料记录材料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复习资料记录材料

分析题1.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考试常见问法: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学生观的内涵包括: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因此,教师在保教实践当中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的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

不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结合材料分析。

2.教师职业理念考试常见问法:请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某老师的教育行为。

答:(1)教师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2)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指出,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要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认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点,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现代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社区型的开发的教师。

在教师行为方面,现代教师观提倡尊重、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注重反思和合作,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4)结合材料分析。

3. 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考试常见问法: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答:(1)该教师遵守了(或者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和××××的规定。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应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偿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7)结合材料分析。

如果是违背,加一句,应对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

4.考试常用问法:请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分析某教师的行为。

答:(1)该教师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生命健康权,财产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肖像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规定××××。

(3)结合材料分析。

(4)该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权利,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解聘(或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但是,素质教育并不是要大家“齐步走”,也不是要抹杀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历年真题30该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符合了素质教育倡导的教师职业理念。

(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新的教师职业理念,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值得提倡的。

)(1分)(1)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中班上学生邀请老师去参加生日聚会,班主任利用这次机会,展开主题班会,引导全班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且体现了重视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4分)(2)该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人。

材料中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邀请,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召开了“18 岁,我们成人了”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分)(3)该教师的行为体现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材料中的老师利用开主题班会的形式,给“小寿星”过生日,引导学生构想自己十年后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学习劲头增加,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4分)作为老师,不仅仅是学生学到知识,更多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为此,教师应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1.该数学老师的做法是错误的,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分)(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做到为人师表。

材料中,数学老师取笑学生的行为属于不文明行为,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4分)(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做到关爱学生。

材料中,数学老师当众给学生脸上画了鸭蛋,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4分)(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老师做到爱国守法。

材料中,数学老师的行为伤害了学生自尊心,侮辱了学生的人格,违背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未能做到爱国守法。

(4分)总之,材料中数学老师的行为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国守法。

(1分)30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从学生观的角度来看,刘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妥当的,在发现她所教两个班的差别时能够及时寻找原因,具体表现在:(1)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材料中刘老师了解到学生不按时交作业、调皮并不是真正跟自己作对而是基础不好,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切实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提高。

(2)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材料中刘老师对于她所教的两个班学生成绩不同有自己的看法,但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而是能够向老师、学生了解情况,做到了将学生看成是独立意义的人这一点。

(3)认为学生是独立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刘老师经过了解能够看到一班学生与二班学生的不同,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课下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针对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这符合了学生观中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1王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

材料中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并没有嘲笑他,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修改作文,并且鼓励他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

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教书育人。

材料中教师不单单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理想,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

最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岗敬业。

材料中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家长不同意他写作,多次耐心劝说家长,说服家长支持孩子的理想,体现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综上,教师在教学中关心和爱护学生,鼓励支持学生的理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每一个教师学习。

30(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学生的建议,并对他们的想法提出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通过让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来引导学生的学习。

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有效果。

31.【答案要点】(1)“我”的行为践行了“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具体体现: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敷衍塞责。

材料中“我”在充分考虑到莉莉家里经济条件以及马上转学的实际情况。

并未帮她订新教材,而是帮她找了一套用过的教材。

体现了“我”“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2)“我”的行为并未践行“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具体体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材料中“我”并未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莉莉。

(3)“我”的行为并未践行“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具体体现: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材料中“我”对莉莉说“不知恩图报、不知好歹”之类的话,语言不规范、不健康。

30.【答案要点】答: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从教室职业理念的角度,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1)该教室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得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要以培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材料中的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安排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这正是对他们实践能力的锻炼。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有个性的人。

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力的人。

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3)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途径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

材料中该教师的角色正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