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企业变革与管理案例.pptx
企业变革与管理案例.pptx
• 給員工清楚的目標要求嚴格,也不吝於鼓勵。 • 利用週未巡視店面,週一就下許多條子 • 表現好的店隔天發獎金1千披索鼓勵,不好的
店部份則訂目標改善 • 溝通觀念的問題: ─菲律賓人樂天個性,台灣主管嚴謹急燥。 ─改變員工觀念很難。
7
Canon的變革
• 1995,負債9千億日圓,弊病叢生如
1.各事業部間人力分派不均 2.統一商品碼未建立,庫存管理費時費力 3.母公司業績雖佳,但合併報表卻不斷惡化
• 對策:裕隆分家 – 1.裕隆,要協助日產及其他汽車品牌的代工生產。 – 2.裕隆日產,合作大陸市場開拓,新產品開發。
• 多能工:要有能力依產品隨時變動。 • 作業標準:台灣試作,並寫成作業手冊。 • 生產運作:訂定標準時間,作業員須在時間內完畢。 • 生管:控管線上速度,落後調整人力,掌控效率。
11
利豐集團
• 生存利基:一次購足加值服務,靠管理力擠出利潤。
• 商業模式:更低成本、保證品質、靈活供貨,讓客戶
願多付5%、10%的價差去買這些彈性。
– EPS 3元以下,總經理不再打高爾夫球
• 優勢:
– 1.與日方合作成立研發中心 – 2.模具多可應付補修市場 – 3.於大陸有9座廠
4
三星五金的改變
• 放棄普通螺帽→汽車螺帽研發、但接單期很長
90年營業額50億→37億元,毛利多出五千萬元,員 工 卻沒信心。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利潤應該要共享」三節 依績效 配股給員工,一年內打三次考績!
10
• 運作體系:例菲律賓廠生產30萬打印花上衣 花面台灣/車線菲律賓/釦子泰國/衣架和商標中
國 • ERP導入
– 9國30廠無法靠人傳遞資訊、腦安排產能。 – 即時調配產能,追蹤訂單。預估未來三季的獲利 – 資訊化將專業知識顯性。 • 工廠管理:多元化接單 (1)採購對每家供應商的掌握度。 (2)生產線的能耐
• 1995裕隆的危機:一堆失敗的東西/溝通過程冗長,內 部互相指責。
• 對策: 1.先確定裕隆的定位。 2.強調重點,即品質、人事、經銷商。 3.1995.7月全部搬到三義。 4.不能因虧錢就對顧客節流。
• 1995裕隆的危機:獲利91年30.4億→92年54.6億/ 三義廠產能,只用一半/台灣市場萎縮,中國市場擴 大
企業變革與管理案例
中國生產力中心 張國棟
1
王永慶經營哲學
• 賣米的經營
– 雜物撿除,改進米的品質 – 改變遊戲規則,主動送米 – 優質服務 --先進先出--隨叫隨到 – 收帳於發薪日
• 瘦鵝沒東西吃,培養耐餓的生命力;企業經 過艱困,會有強韌的競爭力
• 經營不善,問題在經營者
2
台塑集團紡織事業狀況
13
競泰製鎖
• 每年研發100多種新產品 • 皮箱鎖、具指南針的鎖、雷射筆鎖、警報功能
鎖、Notebook號碼鎖、PDA充電器號碼鎖 • 毛率最高的3C資訊產品佔營收30% • 皮箱鎖以前佔100%營收,現只剩10% • 跳脫鎖的功能 • 創造需求開發新市場、新客戶 • 打垮國際大廠
14
危機前先改造-裕隆
1.沒有洞的市場策略 2.以3C為核心發展多角化產品「巨獅」與「銀豹」策
略並用。 3.從自有品牌、ODM、OEM,跨入專業代工。 4.深耕自有品牌,強化「獅」的定位
6
統一7-11菲律賓兩年 轉虧為盈
• 在開店100家後成長停滯,因缺乏系統的管理, 只是單一店面思考。
• 統一進入後大舉進攻未開發的新市。敢去嚐試 新機會點,成功的經驗才可以複製到其他地方
– 人員分派係以『淡旺日』分派 – 收集摩登家具造型圖,經R/D修改找國內廠代工 – 宴會廳裝潢只要20天 – SARS期間與遠航合作,發想→企劃→執行5天
9
聚陽實業
• 創業:1990年成衣廠外移面臨失業,成立貿易商。 • 機會:1996Wal-mart 66萬件緊急訂單,4個月內交貨 • 體會:大而美(破除小訂單安全舒適圈) • 佈局:9國30個廠(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彈性快速)
• 供應鏈管理:
1.深入供應商進行管理,確保品質、及時交付。
2.成衣訂單決定買紗國→台灣紡織、染色→中國YKK 拉鍊→考量配額、人工泰國生產,五週後就在客戶 貨架上。快速週轉使客人減少庫存成本。
3.下單量占每家供應商產能的30%到70% 。
• 目標管理:
1.業績和報酬掛鉤,且一切報酬都用現金來體現。
--台灣營運總部:新生產模式的研發中心 --紐約辦公室:蒐集流行情報提供台灣參考 --上海接單中心/大陸產區:原物料優勢 --越南/柬埔寨產區:低成本優勢可支援生產 --菲律賓產區:自有配額多 --印尼產區:襯衫專精 --斯里蘭卡/孟加拉產區:次級產能補給長期訂單 --薩爾瓦多:彌補亞洲配額產品不足時,快速補貨
• 利益績效掛鉤後,員工向心力提升,帶動轉型 • 讓員工瞭解轉型的必要,組成「出差團」。
5
華碩的改變
• 衰退的真相:
1.過去成功模式,如工程師的企業文化,引以為傲的 高定價、毛利的產品定位。
2.擅長電子領域、追求彈性、創意,欠缺專業代工最 需要的「機電整合」人才,及強調紀律、制度的文 化。
• 對策:宣布「巨獅策略」
• 台化:過去40多萬錠(4700人)→ 現在20多萬錠(1400人)→ 最近未來8萬錠(800人)
• 南亞膠布機:最多82部→ 現在45部→ 最近28部
3
東陽的改變
• 組織瘦身:
– 推動優退計畫,員工從1800人→1200人
• 委外比重增加:
– 千噸以下設備便宜賣給退休員工。外包從5%→15%
• 提高危機意識:
• 立刻訂下
1.10年內打消借款,實施『零借款經營』目標 2.策略:(1)設置跨部門的經營改革委員會
(2)開發新產品增加營業額/壓低成本/提高獲 利/壓縮庫存保留現金
3.8:00開朝會溝通,每年親赴各廠聆聽員工意見 『用自己聲音直接傳達,員工才會當真』
8
晶華酒店
• 徹底執行先『節流』後『開源』
• 快狠準文化:行動快/注重成本控制/追求效益
2.先確定三年內想達到什麼目標,找出現在未來目標 之間的差距,然後再看必須做些什麼。
整理自:商業周刊
12
台化→台石化
• 全、並降
低成本 • 重新招進新血(檢查進度品質、設備結構
及內裝構造、了解整個流程) • 嚴格執行作業標準程序 • 降低成本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