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6飞向蓝天的恐龙获奖导学案6 飞向蓝天的恐龙【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习过程】((自我评价:☆☆☆)正确地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读课文,遇到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多读几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并做到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恐龙凶猛笨重迟钝五彩斑斓凌空翱翔骨骼顿时欣喜若狂描绘鸵鸟支撑形态各异茹毛饮血轻盈敏捷鸟翼崭新2、朗读课文3-5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1、预习成果展示2、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想一想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我们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说一说。
3、默读课文,课文中的语句表达很准确。
例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找一找这样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阅读提示:自由读文2-3遍,边读边思考上述问题,与问题有关的词句用笔划下来,多读几遍,并把体会写在旁边,小组交流,归纳总结上述问题。
)4、研读课文,把有趣的部分背下来。
5、回读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效果如何?(二)、展示与反馈(同学评价: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三、当堂达标(小组评价☆☆☆)1、看拼音写词语。
(8分)bèn zhòng xiōng měng qīng yíng zhǎn xīn( ) ( ) ( ) ( )mǐn jié xíng tài gè yìmiáo huì( ) ( ) ( ) ( )2、选字填空。
(6分)吨屯顿()兵()时()位斩崭暂()新()断()时3、根据意思写词语。
(6分)(1)、颜色多,灿烂多彩。
()(2)、动作迅速而灵敏。
()(3)、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四、巩固练习。
(50分)1、辨字组词。
(8分)顿()会()捷()斩()吨()绘()睫()崭()2、给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6分)加黑的字变成圆点。
(1)、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
()(2)、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3)、有些恐龙动作十分敏捷。
()(4)、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缩写句子。
(4分)①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4、造词填空。
(5分)出现实现浮现重现发现①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②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在两亿三千万年前。
③影片()了农民起义的壮观场面。
④随着越来越多精美化石的(),他们离这一愿望的()越来越近了。
5、课文内空我熟悉。
(15分)(阅读课文第四然段,回答问题)①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的是什么?②、恐龙的一支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体表转移到在树木之间具备能力最终。
6、课文链接。
(12分)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研完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欣喜若狂。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①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②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发现了什么?③文中“假说”指的是④“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次发现被称为“‘点睛’之笔”?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
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
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
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果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选自《永远的坚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________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
________(2).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太阳中心说是伽利略创立的。
________②太阳中心说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________③太阳中心说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
________④太阳中心说是对地心说的否定。
________(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________ (4).短文在塑造哥白尼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外貌描写【答案】(1)毕恭毕敬;当仁不让(2)错误;正确;正确;正确(3)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4)C(5.你从哥白尼身上学到了什么?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错误,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
(3)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是反问。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描写方法按人物描写概括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
结合句子来分析。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⑴毕恭毕敬;当仁不让;⑵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⑶反问;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不能预示他的祸福。
⑷C;⑸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了解什么是语言描写。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天,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漂着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象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短文按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3)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答案】(1)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
拟人句: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天,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2)季节(3)春:生机勃勃;夏:热闹非凡;秋:丰硕诱人;冬:安静、纯洁。
【解析】【分析】(1)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 ,而拟人句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再结合课文即可得出。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
每段的开头是春夏秋冬,所以短文是按照季节的顺序去描写漓江的景色的.(3)本题考验的是在句子中提炼关键词,根据“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这句话就可得出本题的答案了。
故答案为:(1)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
拟人句: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天,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2)季节(3)春:生机勃勃;夏:热闹非凡;秋:丰硕诱人;冬:安静、纯洁。
【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本题考查的是在句子中提炼关键词的能力。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铺,由于他们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着头痛苦地说:“哎!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只五元就卖掉了!”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最后终于彻底破产。
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流着泪,悔恨地说:“我明白了……”(1)在文中找出与“红火”意思相近的一个词语,这个词语是:________。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