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防御对策
摘要:农村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区域。
本文分析了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并提出
对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对策
引言
雷电是一种放电的现象,通常是由带着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放电,云层之间放电,云层
内部的放电。
我国是雷电灾害频发国家之一,每年的春夏之交和夏季,雷电灾害频繁,每年
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100亿元。
由于农村地方的经济、
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农民自身对防雷意识不强,所掌握的防雷知识也比较少,同时,农村
也是开展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的区域,防雷工作相对城市存在滞后、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大
多雷电灾害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村。
因此,防雷部门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通过分析农村
雷电灾害成因,掌握农村雷电灾害多发规律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防雷工作,尽
可能地预防或减小雷电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农民的命财产得到安全
保障。
1.农村防雷现状分析
根据全国对遭受雷击伤亡的数据统计,近十年来,全国每年遭受雷击伤亡人数中的90%
以上都发生在农村。
河北省顺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容易
形成雷暴天气,雷暴日数以夏季最多,占全年的75%左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无雷暴发生,雷暴日数月分布呈单峰型,以每年的7月最多,其次是6月。
雷暴引起人员伤亡,火灾等各种灾害,给人民的生活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失。
河北省近几
年雷灾数据显示,由于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95%在农村,雷击对家用电器的破坏也非常大,。
在农村,由于经费的限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并没有专业的防雷执法队伍。
而农村地广人稀,缺乏必要的防雷基础设施,气象部门对农村雷电防御措施的排查受到人员经费的原因很
难彻底进行,因此在农村的防雷工作几乎处于空白,防雷工作难度比较大。
2.农村雷电灾害成因
2.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的地域比较开阔,这样的环境容易出现雷击的高概率,这些地区因地形相对复杂或
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
农村的建筑多属于自建房,农民受经济制约
没有装备防雷设施,即使有些农民有防雷意识,但也因所掌握的防雷知识有限,防雷设备不
符合要求。
而在农村,私拉乱扯在外面的电线、电源线等,都没有做防雷防护措施,加大了
雷电安全的隐患。
而农民建筑内的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由外接进来的电源线,布线时没有经过
科学合理规划,私拉乱扯的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诱发雷电灾害的因素。
2.2农民缺乏防雷知识和防雷意识
由于受知识程度影响,大多数农民对防雷安全的科学知识不够,对雷击的防护意识相对
而言还是比较淡薄,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每年入夏以后是我国雷电多发时段,同时也是农忙
季节,因此从发生概率上来说会增高。
在旷野劳作时,缺乏防雷安全知识,遇到雷雨季时,
所带的工具由于是由金属制作而极易遭到雷击,而跑去树下或者一些没有防雷装置的亭台下面,都容易受到雷击。
2.3 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由于大多数农村所处位置较为偏远、分散,通讯基础设施也较落后,导致气象部门的灾
害预警预报信息传播速度较慢。
通讯不畅,使在出现雷雨天气现象时,气象部门无法在第一
时间把灾情预警传递给农民。
农民不能及时做好灾情的预防准备工作,因此无法做到防灾减
灾的应对。
3.农村雷电防御对策
3.1加强农村防雷宣传力度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的雷电灾害问题已是气象部门的防雷重要工作。
由于农民所具备的防雷意识和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气象门要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来加强农村
的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农民正确地对待防雷问题。
举办送科普知识下乡,中小学生防雷
知识讲座,通过各种媒介向农村地区传播防雷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农民对防雷法规的认识,
增强遇到雷电灾害时农民防雷自救的能力。
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或者减轻农村雷电灾害给人
民群众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3.2安装防雷装置,完善防雷措施
通过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公众场所避雷装备的安装。
对于农民的自建房建筑,2
层或高于2层以上的建筑需严格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避雷装置的安装,并进行跟踪
检测检收。
对于有些建筑的防雷装置经防雷中心检测不合格的,要限定期限整改,严格根据
法律法规,做好防雷减灾的规范性工作。
对于农村私拉乱扯电线的现线,应该采用规范的办法,将电线采取绝缘保护的办法,接
入户内前做好安全避雷措施。
对于装置在户外的天线接收器热水器等装置,要做好避雷保护。
并且,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用有这些装置的电器。
3.3建立有效防雷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置
根据农村的地域特征,和政府部门协作,因地制宜地制定防雷减灾的措施。
在农村建设
多个防雷减灾的监测网点,展开对农村的雷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且保证所发布的气象信
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农民,给农民做好灾前预防的准备时间。
在农村展开对雷电灾害的
调查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防雷决策提供根据雷击形式的科学详尽数据。
建立和完善农村雷
电灾害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确实保证防雷机构的健全,遇到有重大的雷电灾害天气情况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启动应急预案,并高效稳妥地处理灾后的各项工作。
4结语
防雷减灾工作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农村雷电灾害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
难度,这主要是受到农村经济落后、农民文化程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的防雷工作是一项
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齐心协作,增强农民对防雷工
作的认识,提高农民的防雷知识;通过电视、报刊、网络、资料、专题片、短信等方式,广
泛深入地宣传防雷知识,使广大农民掌握简便实用的防雷方法和技巧;创建农村公共气象信
息服务平台,不定时地向广大农民发布雷电预报预警信息;加强对防雷减灾的监督检查,逐
步规范防雷设施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减少农村的防雷隐患,加大防雷安全
规范的执行力度,做好农村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使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贻亮,唐冬慧,刘树平. 中国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防雷减灾对策[J]. 气象研究与应
用,2012,33(S2):127-128.
[2]闫景东. 浅析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及其管理措施[J]. 科技促进发展,2012,(s1):145-146.
[3]李阳斌,邓朝阳. 对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
技,2010,21(09):127-128.
第一作者简介:刘洋(1990-),男,汉,河北省顺平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