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02+α-亚麻酸及其心血管效应
002+α-亚麻酸及其心血管效应
有关旺一亚麻酸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不同 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给有中风倾 向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分别喂饲 含红花油和苏子油的饲料[1引,结果发现苏子 油组大鼠舒张压比红花油组低2.8kPa (10%),苏子油组雄性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延 长了17%(P<0.01),雌鼠存在15%的差 异。说明a一亚麻酸降低舒张压是SHR—SP大
n~3系PUFAs对血浆脂质和脂蛋白代 谢都有影响。与n一6系PUFAs相比,n一3系 PUFAs的降脂作用更为明显。鱼油已成功的 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 高脂血症,鱼油对其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影 响不同[4]。cc—LNA作为EPA和DHA的前体 同样具有降脂作用。Ihara等u¨用苏子油(含 58.4%的a—LNA)和红花油(含77.3%的 LA)对大鼠分别进行3d、7d、20d和50d喂 养,观察不同的植物油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发 现与红花油组相比,苏子油组大鼠血清总胆 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降低, 肝脏TC和TG水平也显著降低。在这个实 验中,作者用Northern杂交测定了肝脏3一羟 基一3一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 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mRNA水平。 发现苏子油组大鼠肝脏HMG—CoA还原酶 mRNA水平在头3d下降最多,随着时间的 延长,逐渐上升。在头7d内显著低于红花油
心室纤颤等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者 发生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有~项前瞻性研 究发现膳食a一亚麻酸的摄入量与妇女致死 性缺血性心脏病(IHD)危险度之间存在着显 著的负相关[2¨。在此实验中,用阿司匹林和 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其a一亚麻酸摄入量与 IHD危险度之间存在着相同的负相关,所以 排除了a一亚麻酸的抗血栓作用,说明IHD危 险度的降低是a一亚麻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 结果。在细胞培养研究中,a一亚麻酸可使分离 神经的大鼠心肌细胞跳动减慢[2 2|。动物实验 发现喂饲鱼油或低芥酸菜籽油(含8%的a一 亚麻酸)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 低[2 3。。喂饲低芥酸菜籽油大鼠的心室纤颤死
审校者:黄连珍 收稿日期:2000 08 10;修回日期:2000—10—19
万方数据
1 oc一亚麻酸的来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oc一亚麻酸(a—LNA),即全顺式9,12,15一
十八碳三烯酸(C…:3 n一3),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中。a一亚麻酸与亚油酸(LA,C,。:2 n一 6)一样,不能在哺乳动物体内合成,两者也不 能相互转化,所以动物体内的a一亚麻酸必须 来源于食物。绿色植物的叶、根、茎和果实以 及苔类、蕨类低等植物、浮游生物中均含有一 定量的a一亚麻酸。植物种子所含的植物油中 a—LNA的含量丰富。以亚麻籽油和苏子油中 含量最高,达50%以上。最近有研究报道家 蚕蛹油中含79.88%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 0c—LNA的含量高达71.45%¨J。
这种抑制作用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 验用油中SFAs、MUFAs、其他PUFAs的含 量,特别是a~LNA/LA比值以及P/S比值, 脂肪酸碳链长度,以及胆固醇水平都对血小 板聚集率有影响。红花油(a—LNA/LA< 0.01)和苏子油(0【一LNA/LA一3.36)除oc— LNA/LA比例不同外,其他脂肪酸比例都非 常相似。Watanabe等[61用红花油和苏子油分 别喂饲大鼠6周后发现,胶原蛋白浓度较高 时(15~20mg/L),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无显 著性差异,而当胶原蛋白浓度较低(7.5~10 mg/L)时,与红花油组相比,苏子油组的血小 板聚集率显著降低,并且伴随着血小板磷脂 中EPA/AA比值的升高与血小板释放血清 素水平的降低。Lands等[7]指出血小板聚集 率与TXA:代谢产物TXB。的量存在双曲线 关系,只需很少量的血栓素就可使血小板聚 集率达到最大。所以在评价血小板聚集率时, 致聚 万剂方的数浓据度很重要。Freese等[8,93对两种不
·10·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 第28卷 第1期
组,但第20天后这种显著性差异消失。肝脏 LDL受体mRNA水平变化与HMG—CoA还 原酶mRNA变化基本一致,但只在第3天出 现了显著性差异,苏子油组显著高于红花油 组。HMG—CoA还原酶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 关键酶,LDL受体参与细胞摄取LDL胆固 醇(LDL—C)的限速步骤。现有实验证实,这 两者mRNA水平是以相同的方式调节 的[1 2。,并对其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1 3。。a一亚 麻酸对HMG—CoA还原酶以及LDL受体 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是其降低血清TC 和LDL—C的机制之一。此外,n一3系PUFAs 可促进胆固醇转化成胆酸或中性固醇分别从 胆汁或粪便排出,或是刺激胆固醇及其代谢 产物以皮脂形式分泌,以降低体内总胆固醇 水平E4]。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 第28卷 第1期
·9。
2 a一亚麻酸的心血管效应 2.1抑制血栓形成
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增加膳食中 EPA的摄人会导致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和出 血时间延长。与亚油酸相比,a一亚麻酸及其 代谢产物EPA和DHA与合成AA的限速 酶△6一去饱和酶有更高的亲和力,同时竞争 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把AA从组织磷脂中 替换出来,使AA水平下降从而使血栓素A。 (TXA。)和前列腺素I:(PGI:)生成减少。对 PGI。只是中度抑制,而使TXA:生成显著减 少,TXA。/PGI:比值下降。同时,在人体内, EPA可生成三烯前列腺素(PGI。)和血栓素 A3(TXA。)。TXA3的促凝作用比TXA:弱, 而PGI。与PGI。的抗凝作用相当,因而抑制 血小板聚集。此外,血小板膜磷脂脂肪酸成分 的变化,将改变血小板膜的流动性和微粘度, 因而改变参与血小板聚集的膜定位蛋白如受 ‘体或酶的活性并影响其功能。具体改变机制 还不清楚,但a一亚麻酸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已被诸多实验所证实_6 ̄9]。
·8·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年 第28卷 第1期
002 Q一亚麻酸及其心血管效应
杨雪锋 (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湖北武汉430030)
摘要: 本文就a一亚麻酸的来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及人体生理需要量做一综述。
关键词:a一亚麻酸;来源;代谢;心血管效应;生理需要量
Sakai等E14]进行的另一个评价a一亚麻酸 降脂作用的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经过 11个月的喂养,与红花油组相比,苏子油组 大鼠血清TC、TG水平分别下降了28%和 33%。但对组织TG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苏子油组大鼠肌肉组织TG水平显著升高, 脂肪组织TG水平显著降低。为了阐明脂质 水平的变化是否由这些脂质在组织中分布的 改变所引起,作者用小鼠模型分析了总脂水 平,发现苏子油组与红花油组总体TG水平 无显著性差异,而苏子油组TC水平显著低 于(低28%)红花油组。研究结果提示a一亚麻 酸比亚油酸具有更强的降低血清和组织胆固 醇的作用。a一亚麻酸降低血清TG的作用是 使其在组织间重新分布的结果。 2.3对血压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Q547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i一1226(2001)ol一0008—04
当前,心血管疾病仍是世界上致死和致 残的首要原因。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膳食脂 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已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饱和脂肪 酸(SFAs)和胆固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AS) 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进程,而单不饱和脂肪 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通 过降低血脂水平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1’2]。70年代,Bang等¨1发现爱斯基摩人 虽然摄入脂肪较高,但是冠心病(CHD)的发 病率却很低。对其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发现鱼 油中的二十碳五烯酸(EPA,C。。:5 n一3)和二 十二碳六烯酸(DHA,C。::6 n一3)在预防冠 心病中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n一3系 PUFAs的母体a一亚麻酸的生理必需性和对 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在疾病和健康中的作用 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HJ。a一亚麻酸通过降 低血脂水平,抑制血栓形成以及抗心律失常 作用而阻止AS的形成和发展,预防心肌梗 死的发生,减少心脏病死亡,发挥心血管保护 作用。并且富含a一亚麻酸的植物油与鱼油相 比,具有相对稳定的优点,不含对人体有害的 胆固醇以及过量服用可引起中毒的VA和 VD,可以用做烹饪油,在长期持续的膳食补 充计划中比鱼油更为有利。
0.58kPa。
a一亚麻酸及EPA降血压的机制主要是 通过影响前列腺素生成来实现的。给SHR大 鼠补充富含a一亚麻酸的亚麻籽油,其收缩压 降低的同时,6-k—PGFla的生成显著减 少[1 8。。此外,a一亚麻酸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 统的影响,降低血液粘度以及降低对缩血管 物质的反应性等都是其降血压的可能机制。 高血压是涉及到遗传与环境的多因素疾病, 关于PUFAs与高血压关系的结论很不一 致。人群试验发现亚油酸和a一亚麻酸与血压 之间没有关系,而EPA和DHA有明显降压 作用E19]。Singer等旧鲫的研究结果提示富含亚 油酸的膳食可使中度重症高血压患者收缩压 显著降低,而a一亚麻酸不具有这种作用。所 以,0c一亚麻酸等n一3系PUFAs与高血压之间 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2.4抗心律失常作用
Li等[1 o]进行的另一人群实验中发现a— LNA对男性素食者仅使血小板膜磷脂、血浆 磷脂和甘油三酯中EPA、DHA含量以及n一3 系PUFAs/n一6系PUFAs比值和EPA/AA 比值增加,对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浓度等 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没有显著性影响。这可能 是由于人体内a—LNA向EPA转化效率较低 且影响因素太多,生成的EPA太少以及实验 时间(4周)太短的缘故。建议进行人群试验 来评价a—LNA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时,采用更 广范的人群和更长的研究时间。 2.2调节脂质代谢
万方数据
鼠生存时间延长的机制之一。Berry等E16]在 399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中进行干预试验,发 现脂肪组织中的a一亚麻酸增加1%,收缩压、 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了0.67kPa, 而亚油酸对血压没有影响。Knapp和 FitzGerald E1 7]对重症高血压患者补充鱼油后 发现高剂量的鱼油(50ml/d)可使重症高血 压患者舒张压下降0.86kPa,收缩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