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危妊娠的护理【护理评估】1. 健康史详细询问孕产妇个人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及家庭状况;了解孕产史、既往疾病史或手术史;了解有无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了解本次妊娠经过,妊娠早期是否用过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是否有过病毒感染或接受过放射线检查。
重点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妊娠过程的潜在危险因素。
2. 身体状况(1) 症状:妊娠早期评估有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及严重程度,中晚期评估孕妇有无阴道出血、腹痛、头晕、眼花、乏力、心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2) 体征1) 全身检查:评估孕妇身高、步态、体重,测量血压,评估心功能。
2) 产科检查:妊娠期评估腹部的外形、大小、腹壁有无水肿;测量宫底高度和腹围,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了解胎位有无异常;听胎心、数胎动,了解胎儿宫内安危情况;测量骨盆大小,观察骨盆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头盆不称;检查软产道有无狭窄或梗阻;外阴部有无静脉曲张等。
通过检查准确地估计胎龄,并描绘妊娠图。
近分娩期要评估有无胎膜早破、羊水量及性状。
3.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了解孕妇及其家庭成员对此次妊娠的态度、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评估孕妇有无担心自身健康和胎儿的安危,及焦虑不安的程度。
高龄初孕妇、多年不孕、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及家庭成员,因盼子心切,更加关注母儿的身心健康和安危,对异常情况的出现易紧张和焦虑不安。
4. 辅助检查(1) 胎儿缺氧检查:胎心电子监护,胎儿头皮血pH测定等。
(2) 胎儿成熟度检查:超声检查了解胎盘的成熟度,抽取羊水进行卵憐脂/鞘憐脂比值、肌軒和胆红素类物质的含量、淀粉酶值及脂肪细胞出现率等。
(3) 胎盘功能检查:可以采用测定孕妇血、尿雌三醇(E3),血清胎盘生乳素(HPL),孕妇血清妊娠特异性P糖蛋白测定,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胎盘酶的测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4) 胎儿畸形检查:常用的如甲胎蛋白、血清标记物妊娠相关蛋白A等测定;超声检查进行胎儿畸形筛查,发现胎儿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胎儿体表畸形。
5. 处理原则及主要措施治疗原则:预防和治疗引起高危妊娠的因素。
主要措施:尽早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重点管理监护,及时正确处理,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的"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是减少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1)病因治疗1)防治遗传性疾病:做到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
对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做羊水穿刺遗传学诊断:孕妇年龄>35岁,曾经生育唐氏综合征患儿或有家族史,孕妇有先天性代谢障碍(酶系统缺陷)疾病或染色体异常的家族史,有神经管开放性畸形儿妊娠史等。
有异常者要终止妊娠。
2) 防治妊娠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本类疾病易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死胎,或者危急母儿生命等,应认真作好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3) 治疗妊娠合并症:尤其合并有心脏病、糖尿病、贫血、肝炎及肺结核等患者。
疾病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可危及母儿的健康或生命,应积极处理。
(2)产科处理1) 预防早产:指导孕妇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活动,必要时硫酸镁抑制宫缩。
2) 适时终止妊娠:于适当的时间选择引产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
对需终止妊娠而胎儿成熟度较差者,可于终止妊娠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3) 加强产时监护:产时严密观察胎心变化,给予吸氧。
尽量少用麻醉及镇静药物,避免加重胎儿缺氧。
从阴道分娩者应尽量缩短第二产程,如出现胎儿窘迫时应及早结束分娩,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
应加强产时和产后的新生儿监护。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 功能障碍性悲伤与现实的或预感到将丧失胎儿有关。
2. 知识缺乏缺乏高危因素及其对母儿影响和定期产前检查重要性的相关知识。
3. 恐惧与现实或设想的对胎儿及自身健康的威胁有关。
4. 潜在并发症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
【护理目标】1. 孕妇能正确面对自己及孩子的危险。
2. 孕妇能说出高危妊娠因素及其对母儿影响,定期接受产前检査,学会识别常见的异常征象,积极配合医护处理。
3. 孕妇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4. 高危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胎儿生长发育良好,母子平安。
【护理措施】对于高危妊娠,应针对孕前、孕期、产时及产后提供不同的护理措施,要点如下:1. 孕前护理了解男女双方是否适合婚配,是否有遗传性疾病或遗传性家族史,有无其他急慢性疾病,生殖器官是否正常等。
如有健康问题,必须先请医师检查评估后,再决定怀孕与否。
如果医师确定可以怀孕,指导育龄夫妇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并遵医嘱行各项检査,对高危因素进行严密地监测及治疗。
2. 妊娠期间护理(1) 一般护理:增加营养,保证胎儿发育需要,与孕妇讨论食谱及烹饪方法,尊重饮食嗜好,同时提出建议;对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维生素、铁、钙及多种氨基酸;对胎儿增长过快或血糖测量异常者则要控制饮食。
卧床休息,一般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改善氧供;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等。
(2) 监测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1)监测孕妇的健康状况:测孕妇血压、体重、腹围、宫高;观察活动耐受力,有无阴道流血、水肿、腹痛、胎儿缺氧等症状和体征,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处理经过。
如孕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正确留置血、尿标本,监测血糖、尿糖及尿蛋白,了解疾病控制及药物使用的情况;观察孕妇各方面情况是否能耐受阴道分娩或需要剖宫产结束妊娠。
2)监测胎儿的健康状况及胎盘功能:遵医嘱行各项检查,了解胎心、胎位及胎盘功能情况,结合子宫底高度、腹围及腹部触诊评估胎儿大小,根据骨盆测量结果估计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
(3) 心理护理:高危妊娠孕妇一般具有焦虑、自责、悲伤、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要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孕妇做好解释工作,针对性地向孕妇及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消除不必要自责和自卑,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同时鼓励和指导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提供有利于孕妇倾诉和休息的环境,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孕妇降低紧张情绪,减轻担忧。
(4) 健康教育:妊娠早期向孕妇及其家属解释高危妊娠加强孕期保健的意义,指导自我护理的方法,介绍受孕过程和如何避免不良因素影响,讲授妊娠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的护理要点;妊娠中晚期讲授乳房保健、家庭自我监测胎动、定期产前检査的意义、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分娩的先兆、入院待产的指征和人院时的物品准备。
3. 产时护理(1) 监护胎儿的健康状况:整个产程严密观察宫缩、胎心率的变化,破膜后观察羊水的色、量及性状,做好母儿监护。
如出现胎儿窘迫的先兆,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同时可以改变母体姿势、纠正低血压、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暂停缩宫素的使用、给予母亲吸氧。
如需行人工破膜、阴道检查、剖宫产术,应做好用物准备及配合工作;同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及配合;如为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还需准备好暖箱,并将其列为重点护理对象。
(2) 心理护理:减轻产妇焦虑和疼痛,向孕妇及其家属讲授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指导孕妇掌握放松技巧和有关药物的使用方法,正确对待病情,主动配合治疗,减轻产妇的疼痛,从而减轻产妇的焦虑情绪。
4. 产后护理(1) 观察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指标、产后出血量、子痫发作情况等。
根据是否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产后抑郁等问题及妊娠合并症康复程度,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相应的身体护理。
(2) 健康教育: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保健和高危儿的喂养和护理。
指导避孕措施,告知产后健康检查的内容和时间。
对于妊娠合并症未康复者遵医嘱予相应的随访指导。
【护理评价】1. 孕妇能否以良好的心态与医护人员讨论自己及胎儿的安全,或表达丧失胎儿的悲哀。
2. 孕妇是否参与、配合治疗,主动获取自我护理的知识与技能。
3. 孕妇的高危因素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胎儿发育及生长情况是否良好。
附:高危妊娠的筛査为了早期识别和监护高危妊娠的发生和发展,可采用高危妊娠评分法对孕妇进行动态监护,评分法是进行监护工作最具体的方法。
每一孕妇在首次产前门诊时,就根据孕妇病史与体征按其有无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进行评分,每一个危险因素被赋予0 ~ 30分。
以后随着妊娠进展,情况若有变化,可再重新评分。
目前各医院都已开展围生期保健工作,各有自己设计的评分法,但总的原则相同。
现介绍经过删改的Nesbitt高危妊娠评分法(表9-4)。
评分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当减去各种危险因素的评分后低于70分者属高危妊娠范畴,应给予高危监护。
表9-4经过删改的Nesbitt高危妊娠评分指标3次以上-30 慢性-25 早产:1次-10 糖尿病-30 2次以上-20 慢性高血压:中度-15 死胎:1次-10 重度-30 2次以上-30 合并肾炎-30 新生儿死亡:1次-10 心脏病: 心功能I ~ Ⅱ级-10 2次以上-30 心功能Ⅲ~ IV级-30 先天性畸形:1次-10 心衰史-30 2次以上-20 Hb(g/L) :100-110 -5 新生儿损伤:骨骼-10 90-99 -10 神经-20 <90 -20 骨盆狭小:临界-10 血型不合:ABO -20 狭小-30 Rh -30 先露异常史-10 内分泌疾病- -30 剖宫产史-10 营养:不适当-10 5.妇科疾病不良-20 月经失调史-10 过度肥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