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护考高频考点汇总
18年护考刚刚过去,未迎接19年护考,抓紧每分每秒,金护子教育为大家准备几个高频考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些公式总结
小儿体重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小儿身高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半岁时约为65cm,一岁时75cm,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小儿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小儿胸围
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
约46cm.
小儿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小儿囟门
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配置比例为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即5X(100~110)=500~550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
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X小儿体重/50
小儿血压
2岁以后收缩公式
收缩压=年龄X2+80mmhg(年龄X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X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烧伤面积计算
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X 烧伤面积(%)X1.5(ml)加2000ml 生理需要量
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小儿头部面积为9十(12一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一(12一年龄)
计算基础代谢
BMR=脉率+脉压—111
吸氧浓度(%)=21+4X 氧流量(L/min)
测量5个或5个以上的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例如:某老人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平均p—p间隔为15个小格,其心率为?
即60除以(15X0.04)=100
压疮好发部位
仰卧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脊椎体隆突处、肘部、足跟,最常发生于骶尾部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等处
俯卧位:面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膝前部、足尖等处
坐位:发生于坐骨结节处
压疮分期及临床表现
淤血红润期
为压疮初期,受压的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但皮肤表面无破损,为可逆性改变
炎性浸润期
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旧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皮肤表面转为紫红,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水泡形成。
水泡极易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病人感觉疼痛
溃疡期
静脉血液回流严重障碍,局部淤血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
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压疮护理
淤血红润期
此期及时去除病因,防止局部继续受压,增加翻身次数,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炎性浸润期
保护皮肤,避免感染。
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泡可用无菌纱布包扎,并减少摩擦,预防感染,促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应先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可剪去表皮),表面涂以消毒液,并用无菌敷料包扎。
如水泡已破溃,应消毒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溃疡期
此期应及时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进愈合
频率异常脉搏
速脉: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速脉。
常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大出血前期的病人
缓脉: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称为缓脉。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人
提示:颅内压增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特点是“两慢一快”,即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
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测量前应检查血压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如水银不足,可使测量血压偏低
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测血压时,血压计点应与心脏、肱动脉在同一水平上。
坐位是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中线水平
排除袖带因素干扰①根据所测部位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袖带过窄时测得值偏高;②所缠袖带应松紧合适,过紧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提示:肾脏疾病除肾病综合征为高蛋白饮食外,其余均为低蛋白、低盐饮食。
心血管疾病多为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一次看不完可以先收藏,有任何不懂的问题或者建议都可以留言给我们,我们会为你奉上专业的解答。
如果这些考点对备考有帮助的话,别忘了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