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车间管理制度1, 目的建立净化车间管理制度,确保10万级净化车间能够维持10万级洁净度,1万级净化车间能够维持1万级洁净程度。
2, 适用范围公司10万级及1万级净化车间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净化车间的归口管理。
3.2质管部负责净化车间的环境监测。
4, 内容4.1人员进出净化车间程序:4.1.1进入程序①在一更室外,脱下所戴饰物、手表等生活用品,脱外衣,换上专用鞋进入一更,洗手烘干。
②进入二更室,戴上洁净帽、口罩、穿上工作服、鞋。
③手消毒后,在地垫上踩不少于3次,通过缓冲间,进入到净化车间。
4.1.2退出程序①进入二更室,脱掉工作服、帽子及洁净鞋,并按规定整齐存放在指定地点,换上专用鞋后到一更室。
②进入一更室换下专用鞋离开生产区域。
4.1.3、具体流程如下:(脱外衣)进手穿专鞋洗换洁净萍二更4.2 进出净化车间人员范围:4.2.1 除本公司经培训的净化车间操作及管理人员和质管人员外,其余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净化车间;4.2.2 本公司维修、工程人员进入净化车间必须在净化车间管理人员批准后,遵守本制度 4.1 条款进入。
4.2.3 外来公司维修、工程人员、参观,审核等人员进入净化车间必须获得公司生产负责人批准并在《净化车间出入登记表》上登记,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进入程序参照本制度 4.1 条款进行。
4.3 进出净化车间人员要求:4.3.1 所穿的工作服应有效遮盖日常服装,工作帽必须全部盖住头发,口罩有效遮盖鼻、口。
净化车间专用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不得穿离净化车间域外。
4.3.2 净化车间的人员,必须保持个人清洁卫生,不留长指甲;应勤洗澡和衣服。
4.3.3 净化车间的人员禁止涂搽化妆品(如口红、脂粉、指甲油、画眉毛等)禁止戴戒指、手镯、耳环、手表、项链等。
4.3.4 与净化车间有关的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1 次体检。
行政部负责对净化车间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进行登记造册。
有下列情况者不得进入净化车间:1 )有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灰指甲、患狐臭等疾病的人员不准到净化车间进行工作;2 )感冒、咳嗽、冻伤、湿疹等疾病患者;3 )没有按规定洗去化妆品、指甲油和未穿洁净工作服者;没有及时刮须、剪指甲者;4 )体表有伤口者。
4.3.5 员工出现伤病情况的,应及时报告主管上司,由主管人员另行安排与净化车间无关的工作4.3.6 在净化车间的操作人员不得大声喧哗、跑动、手触及未消毒的部位如:捏鼻子、抓耳朵、剔牙、抖衣服等,喝水进食需在公司规定的区域内。
4.3.7 外来参观和审核人员应在本公司人员的陪同和指导下进入净化车间,每次进去人数不能超过 4 人。
4.4. 物料清洁的工艺卫生与传递4.4.1 传递间在传递物料时,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进入净化车间的原辅材料,必须在传递窗外拆除外包装,后进入传递窗,打开紫外灯消毒,消毒半小时后,关闭紫外线灯,过半小时后进入净化车间,进入净化车间后再拆去第二层包装。
4.4.2 小包装封口后,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从传递窗传出净化车间。
4.4.3 凡是进入净化车间的物料、工具等均进行消毒处理。
4.4.4 从净化车间的出去的物料必须从物料传递窗出去,打开传递窗的一侧门,将物料放进,然后关闭传递窗,从外侧打开传递窗后将物料取出,然后关闭传递窗。
4.4.5 落地半成品应放在回收容器内,废品、异物应放在废物桶里,均要加盖放置,装回收物料容器和废品桶每日清理一次。
废品、回收物料应包装后从传递窗传出净化车间。
4.5 清洁工具的清洁及存放规定4.5.1 净化车间的洁具与其他普通环境下的洁具不得混用,不同级别下的洁具也不得混用。
4.5.2 净化车间内使用的清洁工具必须易于清洗,不掉纤维、不产生静电、易消毒。
4.5.3 所有洁具必须定点放置,净化车间的洁具必须放置在洁具间内,每次需要打扫的时候才可以从洁具间取出,用完之后统一归洁具室保存。
4.5.4 所有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必须有专人对其进行清洗,清洗用水为纯化水。
清洗完后在架子上挂起来晾干。
4.5.5 对于能采用烘干处理的抹布、拖把布料等物料,每次洗干净后必须将其烘干,烘干后每两天用5%浓度的新洁尔灭进行浸泡消毒。
浸泡后必须再次烘干处理,烘干后放入洁具存放箱内待用。
5. 工作服(无菌服)的工艺卫生(以下简称工作服):5.1 工作服的要求见表一:表(一)Table5.2进入净化车间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必须清洁。
5.3工作服和外来服装应该严格分离,严禁穿工作服、工作鞋离开净化车间。
5.4下班时,每人的工作服应放在指定的衣架上。
5.5工作服、鞋、帽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
5.6十万级净化车间内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在该区域内使用,不能在万级区域内使用,工作服应编号。
5.7工作服每周清洗2次,使用一次性口罩。
每次洗涤数量按洗衣机容量而定,保证清洗干净。
5.8洗涤:十万级净化车间工作服:放入全自动洗衣机内,按洗衣液的洗涤说明量加入洗衣液,待洗工作服浸泡20—30分钟。
搅拌清洗、甩干。
纯化水漂洗2次.万级净化车间工作服:将工作服放入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T-126 C灭菌20min,取出后放入洗衣机内。
按洗衣液的洗涤说明量加入洗衣液,待洗工作服浸泡20-30分钟。
搅拌清洗、甩干。
纯化水漂洗2次。
5.9消毒:将需要再十万级使用的工作服漂洗干净甩干后,放在0.1.%的新洁尔灭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然后用纯化水漂洗,取出、甩干,放在烘箱内烘干,叠齐放进衣柜。
5.10外来参观工作服,一般每周洗涤一次(如参观频次增加,可增加洗涤次数),洗涤及消毒过程参照5.8、5.9条款进行。
5.11工作鞋要每周清洗2次,清洗消毒方式同工作服。
5.12工作服清洗、消毒后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5.13 工作服及工作鞋不得外借,不得穿出相应级别净化车间外。
5.14 清洁消毒完毕的工作服必须存放于洗衣间内,使用前发放。
5.15 工作服使用前要检查工作服是否符合要求,发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报告或更换。
6. 手的清洗与消毒:6.1 用流动水浸湿双手,取适量的洗手液,双手充分搓揉,搓揉干净。
方法如下(见后图例1):1)掌心对掌心搓揉2)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揉3)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揉4)两手互握互揉指背5)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揉6)指尖在掌心搓揉之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用烘干机吹干。
6.2 进入二更衣室,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进行手消毒。
手背和手掌用自动喷消毒器喷洒消毒液,双手反复搓揉,使手掌、手心、手背的得到充分的消毒(方法同例1)。
1)消毒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2)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交替进行。
3)掌心相对,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交替进行。
4)弯曲各手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揉,交替进行。
5)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交替进行。
6)五指尖并拢在另一手掌心处旋转搓揉,交替进行。
7)一手旋转搓揉另一手的腕部,交替进行。
6.3 手部消毒时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和75%的酒精交替使用, 每两个月更换次。
6.4 凡进入净化车间人员,每2 小时对手消毒一次。
7. 净化车间的清洁及卫生:7.1净化车间的清洁卫生如表(二)所述:表(二)37.2净化车间的空气消毒721空调系统24小时开启,臭氧消毒系统每天下班后由生产部人员开启,半个小时后关闭臭氧消毒系统,并记录下消毒情况及设备运行情况。
7.2.2消毒前,应将所有的半成品或成品存放在干燥箱或干燥柜中。
7.2.3净化车间操作台、墙面、顶棚、地面做每周应用洗洁精擦拭一次,纯化水清洗2次,再用0.2%的新洁尔灭擦试一次。
墙壁、顶棚每大约3平方米清洗一次擦布.25平方米换一次水,地面大约2平方米清洗一次擦布,大约20平方米换一次水,然后用5冰度的新洁尔灭进行消毒。
8. 消毒剂选择、使用的管理规定8.1消毒剂的选择原则由于消毒对象和应用场合的不同,所要考虑的因素也有所不同,但作为适当的消毒剂应当具备下述特点:(a) 消毒谱广,对各种微生物都有效;(b) 高效,低浓度时仍具有很好的杀菌能力;(c) 消毒速度快,作用持久;(d) 在低温下使用仍然有效;(e) 受有机物影响小,耐酸碱环境;(f) 易溶于水,使用方便;(g) 无刺激性、无腐蚀性,无毒性、对人畜安全;(h) 无味无臭,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i) 不易燃易爆,便于运输;(j) 性质稳定,不易分解、降解,耐贮存。
8.2 消毒剂选择8.2.1 消毒剂领用:根据生产进度情况由实际消毒人员持已审批的领料单到仓库领取。
822消毒剂的配制:采用稀释法配制消毒剂,其公式为:CV=C 1V1C:浓溶液的浓度V:需要浓溶液的体积C 1:稀溶液的浓度V 1:欲配制溶液的体积。
根据需要计算出所需浓溶液与稀释用水 (纯化水) 的体积,并在记录表中记录。
8.3 消毒剂的使用8.3.1 手部消毒时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和75%的酒精交替使用。
8.3.2 设备及室内消毒时用0.2%新洁尔灭和75%的酒精交替使用。
8.3.3 消毒剂的有效期: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周。
8.4本公司每月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细菌菌落w 100cfu/ml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8.5 生产部门应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消毒剂使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8.6 废弃消毒剂的处理:8.7 使用后的废弃消毒剂稀释后可直接倒入地漏中。
8.8 超过储存期的废弃消毒剂报实际消毒人员稀释后倒入地漏中。
8.8 消毒剂的储存和发放管理8.8.1 储存应放置于避光、避热、阴凉、通风良好处贮存;应根据日常使用情况,贮存不超过 2 个月的使用量。
8.8.2 消毒剂装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保证包装完好8.8.3 消毒剂包装有损坏或泄露的严禁入库存放。
8.8.4 消毒剂的出入库程序参照我公司仓储管理规定执行。
9. 净化车间的环境监测标准:为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必须定期对洁净室温湿度、空气压力、风速、尘埃粒子数、沉降菌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洁净室的净化环境和洁净度。
9.1 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环境应达到10 万级洁净度,无菌检验室为万级洁净度。
9.2 净化车间的温、湿度、菌落、风速、空气压力、尘埃粒子数的监测按《洁净区环境监控管理规程》要求检验和记录。
9.3净化车间内操作台面洁净度监测应满足GB14233.1中的要求的要求,由化验室负责监测。
9.4 净化车间连续不使用超过15天的,需要做全面检测后方可继续使用。
10. 工艺卫生的培训:10.1 凡长期和短期进入净化车间工作的人员都要经过工艺卫生管理制度培训。
10.2 工艺卫生培训工作由质管部负责。
10.3 短期进入净化车间工作的人员包括电工、机修工、模具工、管理人员和清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