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
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
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
例如: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
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
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
”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
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
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
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
例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1.“对于”句A.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认为应交给党委讨论。
B. 对于你来说,应当马上休息。
“对于”是介词,动词带的宾语有些可以用“对于”提到前面,表示怎样对待它。
这种介词结构可以用在动词前面,也歌词用在句子前头。
如:“对于这些建议,校长非常重视。
”但“对于……来说”是强调提出的看法同相关人物的关系,它是意念上的主语。
句错,“对于这个问题”是状语,应去掉“来说”。
B 句“对于你来说”是意念上的主语,此句相当于“你应当马上休息”, B 句正确。
2. “无……无……”句A. 他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在假日里积累了许多资料。
B. 山区里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如果两个“无”连用,它们后面接的是同义词,就不是双重否定,而是一次否定。
“无时无刻不忘”是“时刻忘”的意思。
A 句错,应改为“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职责”。
“无时无刻不在”就是无时不在,是“时刻在”的意思, B 句正确。
3. “由于”句A. 我们没有掌握住工程进度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近几日连下大雪,运输困难。
B. 一个人的个性不是天生的,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由于”是连词,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A 句是错误的,它的前一分句已有“原因”,应去掉“由于”。
B 句也是错误的,它的两个分句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应去掉“由于”。
4. “缩短”句A. 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B. 这些软件如果单卖共要 1000 元,可合在一起才 340 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缩短”、“减少”这一类词后,应用分数或其它词语,不应用倍数。
A 句错,应改为“缩短了 50% ”或“缩短了一半”。
B 句正确。
5. “否则”句A. 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B. 除非你亲口尝一尝,否则就不会知道梨子的滋味。
“否则”是对前面表意的否定,使用时要避免语句重复。
A 句中“否则”与“单靠自己”保留一个。
B 句正确。
6. “既然”句A. 这个结论,既然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结构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B. 既然大家事先作好了准备,所以讨论时发言很热烈。
“既然”常常同“就”、“也”、“还”等副词配合使用,表示根据这个条件推出结论或者提出疑问。
A 句错,从全句看,该句表述的是“这个续集如果不能……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中间的部分表达的是一种假设,应将“既然”改为“即使”,“即使”表示的是假设和让步。
B 句也错,“既然”的下一个分句是根据上句条件推出的结果,而 B 句的下一个分句已是事实,与前一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应将“既然”改为“因为”。
7. “不管”句A. 前几年他不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一点也不灰心。
B. 不管他同意不同意,我还是递交了申请书。
“不管”表示假设的情况,后面带任指性的疑问代词或者选择性词语。
如“怎么”、“怎样”、什么、“是不是”。
“尽管”有“虽然”、“即使”的意思,表示让步,姑且承认某一事实,然后说出本意,“尽管”后面是表示确定的事实。
A 句错,应将“不管理体制”改为“尽管”。
B 句正确。
1、修改病句的原则:改通顺、改正确(不改变句子原意)2、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修改病句三步法第一步:找准病因。
一个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就像一个病人一样,在医治之前必须找出生病的原因,修改病句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出是什么类型的病句。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九种:成份残缺、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语意重复、指代不明、归类不当、前后矛盾、不符合事理等。
孩子应该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病句类型,就像医生首先要能够诊断一些常见病一样。
比如:“妈妈每月的工资大约3000元左右。
”这就是个典型的语意重复的病句,“大约”和“左右”意思基本相同。
再如,小朋友在作文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句子:“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脚步去春游。
”这个句子中,“怀着”一词和“心情”“脚步”两个词搭配了,我们不能说“怀着轻松的脚步”,所以,这个句子是搭配不当的问题。
诸如此类,平时说话时,多多留意,出现口误,及时指出,经常训练,找准病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第二步:对症下药。
就像给病人治病一样,光找出病因还不行,需要针对症状开出药方。
修改病句的药就是合理运用修改符号。
孩子首先要学会几种常用的修改符号。
如:删除符号,替换符号,调换符号,添加符号等等。
有了这些常见药,还得对症治疗。
如:“我们要端正学习方法。
”这个句子中“端正”和“方法”搭配不当,必须用替换符号,将“方法”替换成“态度”,变成“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
又如,孩子们常常会说:“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做完了,就剩一项背书的作业了。
”这个句子一听就知道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既然作业全部做完了,怎么还剩一项作业呢?因此,用替换符号将句前的“全部”换成“基本”把句子前后意思统一起来。
这样的句子,是前后矛盾的问题,就用替换符号将前后词语替换成意思一致的词,不能随意删除,如果改成“我今天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这样是不行的,因为句意发生改变了,这跟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哪个器官损伤了,就得想办法把它治好,而不是随意就把这个器官摘除了一样。
第三步:及时复查。
句子修改完,要出声朗读一遍,检查是否正确修改了。
只有出声读,才能检查出问题来,否则,很可能病症治疗得不够彻底,或者治疗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比如:“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
”这个句子乍一看很难发现错误,仔细分析发现“明月高悬”是不可能“繁星满天”的,因为“月朗星稀”是一种自然现象,将句子改成“繁星满天的星空真美”。
再读一读,复查一遍,发现句中还有语意重复的问题,因此,再将句子修改为“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才是正确的句子。
修改一段话三步走a、读。
当接触一段话时,你不妨首先将这段话通读一遍,想一想这段话主要讲了些什么内容,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如何。
然后逐句找出段落中用错字词、误用标点、搭配不当、意思重复、前后矛盾、次序颠倒等毛病,将错的地方做好记号,以备修改。
b、改。
找出毛病后,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对病句作细致修改。
如有这么一段话:“六一庆祝会上,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发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庆祝,刘华十分激动,他提出了自己的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
克苦专研。
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这段话中,有缺少主语、用词不当、误用标点、写错别字等毛病达9处。
正确的改法应是:“六·一庆祝会上,校长宣读了优秀少先队员的名单,特别表扬了刘华的先进事迹。
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纷纷向他祝贺。
刘华十分激动,他表了决心,今后一定要再接再厉,刻苦钻研,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查。
改完病句以后,我们还要对所改的地方进行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改对了,哪些地方没有改到,或者改错了,做到心中有数。
分类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练习(一)、前后矛盾1、他爸爸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国英语。
2、小船迎着微风在汹涌的水面上行驶。
3、下雨了,五光十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4、张阿姨是一位平易近人,很难与人相处的人。
5、昨晚差不多下了一整夜大雨。
6、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整整一天没有露脸。
(二)、用词不当1、我多么愿望饲养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呀!2、我日夜希望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三)、缺少成分1、大家怀着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步伐走进校门。
2、在“六一”联欢会上,他唱了一首歌,一首诗。
(四)、重复啰嗦1、放学一回家,小丽立刻马上把作业写完了。
2、玲玲经常帮助姐姐扫地、擦桌子、洗碗和做家务活。
(五)、语序不当1、王刚同学的性格对于王老师非常了解。
2、《铁道游击队》这部电影对我很感兴趣。
(六)、关联词不当1、虽然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2、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
(七)、概念不清1、今天的劳动,全校师生都参加了,只有我们班主任没有来。
2、夜深了,大家都睡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