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A 级 基础巩固题1.如右图所示,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木块以速度v 滑上木板,已知木板质量是M ,木块质量是m ,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在木板上滑行时( )A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μmg /MB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μgC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木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答案:ABCD解析:木块所受的合力是摩擦力μmg ,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μmg m =μg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同样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μmg 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B 、C 、D 均正确.2.如下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 将B 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 撤去的瞬间,则( )A .A 球的加速度为F 2mB .A 球的加速度为零C .B 球的加速度为F mD .B 球的加速度为零答案:BC解析:用力F 压B 球平衡后,说明在水平方向上,弹簧对B 球的弹力与力F 平衡,而A 球是弹簧对A 球的弹力与墙壁对A 球的弹力相平衡,当撤去了力F 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是弹簧形变而产生的,这一瞬间,弹簧的形变没有消失,弹簧的弹力还来不及变化,故弹力大小仍为F ,所以B 球的加速度a B =F m,而A 球受力不变,加速度为零,B 、C 两选项正确.3.如下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它外力及空气阻力,则中间一质量为m 的土豆A 受到其他土豆对它的作用力大小应是( )A .mgB .μmgC .mg 1+μ2D .mg 1-μ2 答案:C解析:对箱子及土豆整体分析知.μMg =Ma ,a =μg .对A 土豆分析有F =m 2(a 2+g 2)=(μ2+1)m 2g 2=mg μ2+14.质量为50kg 的人站在质量为200kg 的车上,用绳以200N 的水平力拉车,如右图所示,车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 .车对地保持相对静止B .车将以0.8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C .车将以0.4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D .车将以1m/s 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答案:A解析:以人和车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所受合外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车对地保持相对静止.5.(2008·武鸣高一期末)如右图车厢顶部固定一滑轮,在跨过定滑轮绳子的两端各系一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 1、m 2,且m 2>m 1,m 2静止在车厢底板上,当车厢向右运动时,系m 1的那段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右图所示,若滑轮、绳子的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求:(1)车厢的加速度大小;(2)车厢底板对m 2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答案:(1)g tan θ (2)m 2g -m 1g /cos θ m 2g tan θ解析:(1)设车厢的加速度为a ,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一致,右图为小球受力分析图,F 为m 1g 、T 的合力,tan θ=F /m 1g ,F =m 1g tan θ=m 1a ,a =g tan θ,cos θ=m 1g /T ,T =m 1g /cos θ(2)对m 2进行受力分析可得:N +T =m 2g ,则车厢底板对m 2的支持力为N =m 2g -m 1g /cos θm 2受到的摩擦力为F 合=f =m 2a =m 2g tan θ.B 级 能力提升题6.如下图所示,A 和B 质量相等均为m ,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静摩擦因数为μ2,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原来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A 和B 彼此相对静止,相对地面匀速运动(下图甲),撤消F 后,A 和B 彼此保持相对静止,相对地面匀减速运动(下图乙),则A 、B 相对地面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A 、B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μ1mgB .μ2mgC .μ3mgD .F /2答案:CD解析:B 与地面之间的压力、支持力大小始终等于A 、B 两个物体的总重力,因此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始终为F f =μ3(2mg ).A 、B 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F =F f ,A 、B 一起以加速度a 做减速运动时,对于A 、B 组成的系统来说,地面对B 的滑动摩擦力F f 就是合外力,等于(2ma );对于A 来说,B 对A 的静摩擦力Ff 1就是合力,等于(ma ).于是Ff 1=F f 2.综合以上三式得Ff 1=μ3mg 和Ff 1=F2. 7.(2007·山东高考)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 )A.2 B.3 C.4 D.5答案:C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竖直墙面的水平支持力,还有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这样才能使之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有支持力和摩擦力,B还受到重力和推力F,所以B受四个力作用.8.如右图所示,用轻细绳l连接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先后用大小相同的恒力F,向右拉物体A或向左拉物体B,使A、B一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种情况,绳l的张力为F T1;第二种情况下,绳l的张力为F T2.请用牛顿力学方法分析和讨论F T1和F T2的大小关系.答案:B解析:把A、B两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利用整体法有:a=Fm1+m2因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故它们的加速度都与整体加速度相同.第一种情况:隔离m2有F T1=m2a=m2m1+m2F;第二种情况:隔离m1有F T2=m1a=m1m1+m2F.9.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1kg,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物体A的加速度各是多大?(滑轮摩擦不计,绳子质量不计,g=10m/s2)(1)用F=1N的力拉绳子.(2)在绳端挂一个质量为0.1kg的物体B.试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绳端悬挂的物体B的重力可近似等于物体A所受到的拉力?答案:见解析解析:(1)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1=Fm A=11m/s2=1m/s2.(2)A、B的加速度相等,对A、B组成的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2=m B g m A+m B=错误!m/s2≈0.91m/s2.由于A、B组成的系统的加速度a=错误!,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绳的拉力F′=m A a=m A m B gm A+m B =m B g1+m Bm A.可见,只有当m B≪m A时,可近似认为F′=m B g.10.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沿倾斜角为θ的斜面无摩擦地下滑,现要使木板保持匀速,则质量为m的人向下奔跑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m+Mmg sinθ解析:设木板受摩擦力F f1,人受摩擦力F f2,两者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为木板匀速,所以沿斜面方向有:Mg sinθ=F f1,由牛顿第三定律F f1=F f2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对人有:mg sinθ+F f2=ma所以a=m+Mmg sinθ.C级高考模拟题11.(2008·宁夏)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答案:AB解析:若N=0,则小球受到重力mg和拉力T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又因车与球相对静止,故车有向右的加速度,对应的运动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选项A正确,C错误.若T=0,则小球受到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具有向左的加速度、又因车与球相对静止,故车有向左的加速度,对应的运动可能向左加速运动或向右减速运动,选项B正确,D错误.12.(2009·高考安徽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 =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答案:(1)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440N,方向竖直向下.(2)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F-(M+m)g=(M+m)a解得:F=44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的大小为440N,方向竖直向下.(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 N-Mg=Ma解得F N=27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N,方向竖直向下.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大小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为F 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F N-Mg=Ma①F-F N-mg=ma②由①②得F=440NF N=275N.例1. 如图1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置于质量为M=10kg的斜面体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20N推物体,使物体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的倾角,始终保持静止,求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取)解析:(1)隔离法:先对物体m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有甲垂直斜面方向:①平行斜面方向:②再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有乙水平方向:③竖直方向:④结合牛顿第三定律知⑤联立以上各式,可得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

(2)整体法:因本题没有要求求出物体和斜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且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尽管一个匀速运动,一个静止),故可将物体和斜面体视为整体,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其受力如图丙所示,由平衡条件有:丙水平方向:⑤竖直方向:⑥将题给数据代入,求得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整体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