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 维修及养护原理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 维修及养护原理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及养护原理发表时间:2019-05-09T16:03:09.673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作者:吴连鹏[导读] 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运输体系之一,其中重载铁路更是承担着艰巨的运输任务,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直接影响。

吴连鹏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大准铁路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00摘要: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运输体系之一,其中重载铁路更是承担着艰巨的运输任务,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探讨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及养护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重载铁路线路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及养护,旨在保证重载铁路持续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养护铁路运输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中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提高作业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改革完善权责机制和监督制度,多角度、多层次实现预防与应急同步进行,推动维修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发展壮大,坚持独立自主、异域监督等相结合的原则。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组织机构优化升级,极大提高维修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或减少铁路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1 重载铁路线路概述1.1重载铁路线路含义一条完整的线路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它主要包括路基、轨道以及桥隧建筑物等,这些构件相互组合共同作用,损坏其任何部分,整体结构的功能都将受到影响。

我们通常把运载总重大、轴重大、形成密度大的铁路称为重载铁路,大秦铁路就属于一条重载铁路。

1.2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及养护的意义(1)可以保障重载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通过对重载铁路线路进行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可以保障火车行驶的安全性,进而保证整个铁路网络系统的顺利调动和运营,提升货物运输的效率。

由于重载铁路对于带动国家经济增长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作用,所以近年来,相关铁路维护部门引起了对于重载铁路线路病害研究与分析的足够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进和铁轨治理。

只有保障重载铁路线路的安全性使用,才有可能降低重载铁路线路的维护成本,提升维护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2)可以延长重载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加强对于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有利于减少自然因素以及钢轨列车对于铁轨的病害程度,进而延长重载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

由于重载铁路线路的双轨在大负荷、周期性的运行下,会大大加剧轨道病害的损害程度,进而直接影响重载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

对于重载铁路而言,由于无法准确判断铁轨的受损状况与设计寿命之间的具体联系,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于重载铁路线路的检查与数据记录,进而得到病害损害与重载铁路线路使用年限的普遍性规律,为后续的铁路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3)可以提高重载铁路线路的维护技术重载铁路线路只要是由铁路道床、铁轨及其连接头、轨枕、电线等部分组成,如果单独进行治理,则会大大降低重载铁路线路的病害预防和治理效率,需要采用综合的方式,加强整个重载铁路线路的病害治理、维修和养护,进而在不断处理病害机理分析和病害治理的过程中,推动铁路维护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有利于重载铁路维护技术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后期的病害原因分析的研究,使得重载铁路维护技术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互相影响,不断突破,为我国的铁路维护技能的普及提供技术基础和经验基础。

1.3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原则为了保障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高效稳定,优化整体线路的性能,进而保证维修的效率,应该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一是坚持确保独立完成检查工作与异体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以达到分工界限严明、监督制度完善的效果;二是坚持专业性与集中性维修的原则,铁路线路的养护维修是一件严肃、精确的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搭配专业职业技能才能确保工作落实,从而保证专业维修技术的交流进步和维修的高效;三是贯彻落实统筹兼顾、应急预案的原则,该原则不仅贯穿整个铁路养护维修的宗旨,更反应了线路养护维修的本质,应急预案制度的制定可以使任何况状都处于工作人员的反应范围之内,将危险伤害值降到最低,有利于提升维修的安全性;四是铁路的养护维修要全面覆盖,综合维修并形成周期制,了解并掌握线路维修的规律和动态,注重线路的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

2 重载铁路常见病害的形成原因铁路线路受长期自然环境的侵袭较大,加上长期受到列车的动力影响,增加了铁路线路轨道发生变形的概率。

而且,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铁路路基和铁路道床经常受到磨损,增加了该设备的损坏概率。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维修和养护,或者出现维修不当和养护不当的现象,都会严重影响铁路线路的平稳性。

通常情况下,重载铁路线路的常见病害有以下几种。

2.1轨道病害铁路轨道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忒冷负荷过大。

然而,重载铁路线路的基本特点就是荷载较大,这就更容易造成轨道结构的变形。

根据轨道受力分析,荷载、道床、轨枕以及钢轨都是影响其受力的关键因素,尤其以荷载最为关键。

如果荷载过大,轨道变形的程度就是急剧增加。

此外,列车的荷载多少和轨道的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轨道磨耗程度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

钢轨的质量和荷载之间相互作用,会增加车轮的冲击力,进而使得钢轨、夹板和链接零件之间发生很大程度的磨损。

对于曲线钢轨来说,通常都是由于钢轨空间位置错误或者是对钢轨养护的不到位,从而引起曲线钢轨的磨损。

2.2路基病害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车轮会沿着钢轨行驶,对钢轨产生的作用力包括横向力、竖向力以及纵向水平力。

由于其中的纵向力作用,会使钢轨沿着道床顶面、轨枕或者轨道框架发生纵向移动,我们把钢轨的这种纵向移动的现象就叫作钢轨爬行。

线路爬行很容易造成其他线路病害的发生,属于线路病害发生的源头。

影响线路爬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钢轨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挠曲、钢轨温度改变、列车运行的纵向力影响、车轮在接头处对钢轨的撞击、列车制动等。

如果铁路线路中道床的纵向阻力与扣件的扣压力没有得到一定程度,或者铁路线路中缺少预防线路爬行的设备,线路爬行危害会加剧。

2.3钢轨接头病害铁路线路中钢轨接头部分比较薄弱,由于接头部分通常不平整,列车经过的时候会产生较大震动,增加了接头部位发生病害的概率。

一旦出现接头病害,就会加剧列车对整个线路的破坏,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线路病害更加严重。

经验表明,在钢轨、道床和路基等条件基本相同时,混凝土轨枕比木枕更容易出现线路接头病害,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对病害进行整治,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

3 重载铁路线路病害治理及维修养护措施3.1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考核制度的目的既是为了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是为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顺利地进行维修工作,可以按照人员情况和设备数量,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设置相同的任务量,并保证任务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如有工作懈怠的人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同时还可以采用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方式,让每位维修人员肩负起相应的职责,从而引导他们按时、按质的完成维修养护任务。

现场作业要积极推行“全项目作业法”和标准化有效结合。

比如在某一段线路进行方向整修,那就不能只进行拨道作业,还要同时检查高低、水平、接头、钢轨、标志标记、路基等,如果发现这些项目存在问题要同时进行整治,推行全项目作业目的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在某一段今天改道、明天起道、后天拨道这种简单重复作业的发生。

标准化作业要求任何维修养护作业,不论作业量大小,都要认真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来完成,严格遵守作业纪律,杜绝人身伤亡,在进行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时,不可以随意简化作业程序,防止工作不到位或者返工的现象出现,进而延长线路病害发生的周期,提升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性。

3.2提高接头维护效果重载铁路线路的接头维护是工务部门养护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接头的养护必须做到对每个接头都了如指掌,采用综合措施进行整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根据实际的经验,对于接头养护除了进行常规的维护工作外,还应当采取更加针对性的养护方式。

如:接头更换了新型的混凝土轨枕来控制病害。

有缝线路的接头位置是十分的薄弱的,也是病害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重载铁路有列车运行过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

利用新型的混凝土轨枕对原有的轨枕进行更换,提高了接头位置的承载能力,减少了原有常见病害的发生几率。

利用接头减震鱼尾板提高接头的承载强度。

轨道接缝空间是造成列车对轨道冲击增加的重要因素,也加快了接头位置轨道变形的几率,增加了病害的发生频率。

通过使用减震鱼尾板,使得列车轮缘在接头位置基本不出现振动,大大的减少了列车对钢轨、枕木、道床的冲击力,同时提高了接头的承载能力。

3.3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铁路线路维修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不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即便有先进的设备和制度,都无法实现施工的最终目标。

进行专业维修人员的培训,从专业角度培训技能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为实现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努力;培训期间使用仿真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将岗位作业指导书内容与案例相结合,采取因材施教一事一教的方式,对不同学员进行针对性培训,最大化节省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期间要特别注意奖惩和激励制度相结合,提高作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不断提升专业维修技能。

3.4强化对线路全面检查铁路线路的全面检查是维修中坚持的原则之一,也是铁路维修保养的基础,加强春融期线路翻浆冒泥、冻害回落、无缝线路缓冲区、绝缘接头、曲线、三防设施的检查。

超前做好高、低温轨条的应力放散和无缝线路位移观测及技术分析,落实高温巡查制度,专业人员要根据气温、轨温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添乘、徒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秋检工作,对管内正线、站专线、轨枕等关键处所彻底检查力度,建立病害台账,及时整治。

落实专业探伤、手工检查制度,缩短探伤周期、增加探伤频次,提高回放质量和高疑似伤损下发质量,对道岔、接头、夹板、异型轨和伤损加固处所进行重点检查,尤其对探伤仪无法探测的拼装辙叉或高锰钢整铸辙叉进行检查。

3.5对轨道结构的维护1)重载铁路轨道受力的情况分析,和其他的工程相似,铁路对列车而言就是一个承载的结构,列车载荷与轨道抗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影响轨道的损坏程度和寿命。

按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轨道强度理论,影响轨道结构受力的因素为:荷载、轨枕、道床、钢轨。

2)载荷对轨道的影响。

轨道受力主要来自荷载。

荷载所造成的轨道的受力与变形成一种线性关系,载荷增加的百分比与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百分比基本是相同的。

3)轨枕的影响主要是在轨枕之间与轨枕支撑面的造成的变形。

轨枕之间距离对轨枕上的压力和道床上的应力影响是最大的,对轨道弹性下沉和钢轨的弯曲影响相对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