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若干社会保障子概念解析




1、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 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包 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村无依靠老人、残疾人和贫困者的照顾、救 灾救济、扶贫救济等。(最低层次) 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 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特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 险包括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 (核心) 3、社会福利:通常指国家采用的各种社会政策的总称,即把凡是为改 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物质、精神生活而采取的措施、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等 都称为社会福利,不仅包括我们所谓的社会保障内容,而且还包括公共文化、 公民免费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与设施、家庭救助等。(最高层次) 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保障方式,它是针对社 会部分人群设立的,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对一些负有特殊社会任务的责任的 人员、社会有功人员实行的特质照顾和精神抚慰。社会优抚的内容包括优待 军人及军人家属、抚恤伤亡将士、褒扬阵亡将士等,后来,社会优抚的范围 扩大到非军人,如对一些因公或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而特殊的非军人也实行 抚恤和褒扬。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原则

一、社会保障的特征

二、社会保障的原则 公平原则 适应原则 责任分担原则 普遍性与选择性结合 原则 其他原则
1、公平性 2、社会化 3、福利(互济)性 4、法制规范性 5、多样性 6、刚性发展

⑶实施的条件不同。社会保险实行权利义务 对等的原则,即劳动者只有尽了劳动和缴纳社会 保险费的义务后,才能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 而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则强调国家和社会对全体 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福利 和社会救助不需要承担缴费的义务。 ⑷实施的方式不同。社会保险根据劳动者遭 遇劳动风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而社会救助 则是根据公民的收入水平、负担家庭成员的状况 等因素来决定.社会福利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向社 会提供福利设施和服务,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都 有权利享受。
第一章
[学习要点] 了解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准确认知社会保障的学科 性质与理论框架。 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与原则。 正确理解社会保障的目标、 功能与意义。
绪 论
第一节 定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 质与理论框架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与 功能 第四节 社会保障的特征与 原则 第五节 社会保障的意义 案例讨论:利率杠杆为何会 失效 本章思考题 [基本内容] 社会保障的理论界
社会保障学 (Social Security)
主讲教师:牛喜霞 Email:niuxixia@
本书的整体框架
第一部分:概论 (基本理论) 1、绪论 2、社会保障的发展 3、体系与模式 4、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5、社会保障基金 6、立法与管理



第二部分:分论 (实务,应用型) 1、社会救助 2、社会保险 3、社会福利 4、军人保障 5、补充保障 6、职工福利

⑴实施的对象不同。社会保险实施的对象是 以工资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也即是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劳 动者,包括已退休人员;而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 实施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不管其是否以工资 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⑵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用人 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缴纳,国家财政作适当的补贴, 在社会保险制度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 保险费是一种法定义务,不得由个人选择。社会 福利和社会救助资金则来源于国家财政和社会各 界捐助,社会成员没有缴费的义务。
监 控 理 论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保障的目标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1、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 机。(最低目标) 2、满足国民的生活保障 需求,不断改善和增 进国民的福利。(中 层次目标) 3、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发展。(最高目标)
1、稳定功能 2、调节功能 3、促进发展功能 4、互助功能 5、其他功能
– – – – – – – –
二、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1、香港的界定(P6)来自2、台湾的界定(P7)(较全面的一个 界定)
三、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郑功成(P7_8 ):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 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 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则是社会救 助、各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军人福 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 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 称。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与理论框架
一、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一、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思考:你认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门学科应如何定位?
• 社会保障应当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即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 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P10)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二、港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三、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四、若干社会保障子概念解析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1、国际劳工组织的界定( P4 ) 2、德国的界定( P5 ) 3、英国的界定( P5 )《贝弗里奇报告》 4、美国( P5 ) 5、日本(广义与狭义) 小结: 从理论上的覆盖范围角度看,德国<美国<英国。 从政府角色看,德国主动;英国中性;美国被动。 – 要想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理论界定就如同 要有一个全球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样,是难以实 现的.
二、社会保障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框架 基础理论
心 理 学 与 伦 理 学 理 论
社 会 保 险 政 策
政策理论
社 会 救 助 政 策 社 会 福 利 政 策
管理理论
管 理 体 制 理 论
发 展 理 论
结 构 理 论
基 金 理 论
关 系 理 论 ⊙
其 它 政 策
法 制 理 论
财 务 会 计 与 统 计 制 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