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

【课题】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法
【教材版本】
汤乐平.成本会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龚丽军.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一般特点,识记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第一种方法—分项结转法。

2.能力目标:学生在充分理解逐步结转分步法特点的情况 ,通过例题学习,掌握分项结转法的计算程序。

3.德育目标:逐步结转分步法是以品种法的计算为基础的,学习就是一个前后衔接,持之以恒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分项结转法的计算。

2.教学难点:分项结转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教学法、图解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
《成本会计多媒体课件》和中教学资源。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导导入入新新课课
提问:《财务会计》出售自制半成品的分录怎样做 学生: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自制半成品
教师:自制半成品作为商品产品对外出售,为了计算外售半产品的成本,就要计算这些半成品的成本,我们用的方法就是逐步结转分步法。

学学习习新新知知识识
一、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机械制造等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各步骤所产的半成品不仅可由本企业进一步加工,而且还经常作为商品产品对外出售,为了计算外售半产品的成本,就要计算这些半成品的成本,如计算铸造件、加工件、装配件等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则需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

1、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按照产品的生产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前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到后一步骤的产品成本中,直到最后步骤累计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适用范围
学生可自己归纳,教师评价。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半成品能对外出售、管理上需要提供各个生产步骤半成品成本资料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
产的企业。

教师: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产品制造要经过若干生产步骤的逐步加工,前面各步骤生产的都是半成品,只有最后步骤生产的才是产成品。

为加强成本管理,往往不仅要计算各种产成品成本,而且要求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教师: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要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从上一步骤的生产成本明细帐转入下一步骤相同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帐中,以便逐步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和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1、半成品不通过仓库收发,即半成品完工后,为下一步骤直接领用,如图:
教师: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6000元,直接转入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第二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7000元,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半成品成本。

半成品成本就在各步骤的产品成本明细帐之间直接结转,不必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半成品通过仓库收发,即半成品完工后,不为下一步骤直接领用,而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则应编制结转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有了上图的经验,本图可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分析计算流程。

教师提问:验收入库、领用时怎样做会计分录
学生思考后回答:借记“自制半成品”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下一步骤领用时,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自制半成品”科目。

教师: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的反映方式,逐步结转分步法可分为分项结转法和综合结转法。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分项结转法。

三、分项结转法
教师:解释分项结转法的概念:分项结转法是将各步骤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的各个成本项目中。

若半成品通过半成品库收发,在自制半成品明细帐中登记半成品成本时,也要按照成本项目分别登记。

一般情况下,分项结转多采用按实际成本分项结转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演示例题
资料:某企业甲产品经过两个车间连续加工制成,一车间生产A半成品,直接转入二车间加工成甲产成品。

其中,1件甲产品耗用1件A半成品。

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车间月末在产品完工率均为50%。

各车间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

本月各车间产量资料如下(单位:件):
各车间月初及本月费用资料如下(单位:元):
来,再次强调品种法是成本计算最基本的方法。

要求:(1)编制各步骤成本计算单,采用分项结转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及产成品成本。

计算过程:
(1)根据已知资料,填制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并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和完工半成品成本。

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
次投入,所以“直接材料”的约当产量=160+40=200(件);“直接人”、“制造费用”的约当产量=160+40*50%=180(件)。

2、单位成本=合计栏/约当产量合计。

3、完工半成品成本。

“直接材料”=160*97=15520(元);“直接人”=160*=(元);“制造费用”=160*=(元)。

4、月末在产品成本。

由于计算单位成本时小数点四舍五入,月末在产品成本=成本合计-完工半成品成本。

根据计算结果登记
(2)根据已知资料,填制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并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在产品和完工半成品成本。

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完工半成品成本”分成本项目分别转入。

此点是分项结转法的核心。

其他内容与第一车间的计算方法一致。

根据计算结果登记
第二车间成本明细账
学生通过例题阅读并理解适用范围、优缺点:
一般适用于要求按原始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对各加工步骤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
业。

优点:可直接、正确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便于从整个企业的角度考核和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缺点:成本结转工作较复杂。

课课堂堂练练习习
根据教材P100页例题,通过学习小组讨论学习,在此基础上完成《成本会计习题集》P64页习题一。

课课堂堂小小结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完成一下三方面的小结: 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提问,学生个别回答) 2、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计算程序;(请学生代表画出计算程序图) 3、分项结转法。

(分析讲授例题和教材例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计算上的区别,归纳出相同的计算方法)
课课后后作作业业
《成本会计习题集》 填空题:P60,6~12题 单选题:P61,2~6题 多选题:P62,2题 判断题:P63,3~6题 业务题:P66,习题二
张文莉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