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20.7.7 07:51 13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 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 羞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 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 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 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 赞成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 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常能感受到关怀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2 个性理论
一、个性
(一)个性的内涵 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
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 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也称为人格。
主要包括个性倾向(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气质、性格)两方面。
内向型
1.倾向于事前计划,三思而后行, 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
2.性情孤僻,内省,生活有规律 3.对书的爱好胜于人的交往,除亲
密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漠,保持 一定距离 4.很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观 5.安静,不善交际
20.7.7 07:51 15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2 个性理论
一、个性
1.年龄 年龄与离职率:年龄越大,其它工作机会越少,任职时 间长使加薪可能性越大、福利更高
年龄与缺勤率:年长员工可避免的缺勤较少,但不可避 免的缺勤较多
年龄与生产率:并无明显关系Βιβλιοθήκη 年龄与满意度:没有统一结论
20.7.7 07:51 7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1 导论
三、传记特点
2.性别 性别与离职率:无明显差别 性别与缺勤率:女性较高 性别与生产率:并无明显差异
管理者最易掉进的陷阱:一是忽视个性差异;二是 怀有偏见;三是把人撕开来看,以偏概全。
20.7.7 07:51 11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所有人都一样”?
这句话只在最宽泛的层次上才是正确的。因为每个 人都有个性、性格、价值观、态度、情感、目标。
但是每个人在智力、人格、能力、进取心、动机、 情绪表现、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20.7.7 07:51 14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2 个性理论
一、个性
(四)个性的类型
1.外向型和内向型
外向型
1.总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 追求刺激,勇于冒险
2.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开 玩笑、易怒也易平息,不假思 索的行动
3.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人 师,容易冲动
4.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5.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20.7.7 07:51 5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1 导论
二、人的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 过程
情感过程:现实态度体验。情绪、情感、情操

意志过程:在改造现实时不怕困难,去完成任
理 现
务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特征:兴趣、气质、性格等
个性
心理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理想、信念、态度、
内向的人给他人的感觉比较沉默,那是因为他们并不像外向的人那 样需要很多外部“刺激”,安静地待在自己的世界中已经让他们感到满 足。但不要以为内向的人没有想法,相反,他们通常很有主见,只是并 不喜欢或习惯去表达,有时是缺乏勇气,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受重视和肯 定而选择沉默。如果走进他们的内心,或涉及他们擅长的领域,你会发 现他们相当健谈。
第一节 导 言
一、人性理论 二、人的心理特点 三、传记特点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1 导论
一、人性理论回顾
(一)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1、“经济人”假设 2、“社会人”假设 3、“自我实现人”假设 4、“复杂人”假设
(二)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的认识 1、儒家:人之初,性本善 2、道家:清净无为 3、法家:人之初,性本恶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20.7.7 07:51 6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1 导论
三、传记特点
分析员工生产率、缺勤率、流动率和工作满意度的变量 太多太复杂,而且其中很多概念(如激励、权力与政治、组 织文化等)十分难于评估。如果先从一些易于界定、易于获 得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会更有价值。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个性是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个性类型不是绝对的,其 自身没有好坏之分,但会影响个体活动的动力、种类、过程、 方式和结果。
20.7.7 07:51 10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2 个性理论
一、个性
(二)个性的特征 (1)社会性:环境影响个性形成 (2)独特性:给管理带来挑战 (3)稳定性:本性难移 (4)整体性:个性是个完整的统一体
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个性和能力
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概述 个性 能力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把钥匙开一 把锁。打开人的心扉首先要打开个体行为规律的 大门。
20.7.7 07:51 3
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个体差异是组织的财富而非包袱。
20.7.7 07:51 12
继续教育学院 《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2.2 个性理论
一、个性
(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来源
先天遗传因素
后天环境因素
定义
遗传基因决定的因素
成长过程中的外部因素(总体潜
(建构了先天的特质和能力) 能取决于能否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说明 1.XYY型染色体比一般人高且好 斗
(四)个性的类型
1.外向型和内向型
误区一:内向的人是沉默、孤僻的 事实上,心理学中的内向定义与我们的日常认识有些区别。内向者
的兴趣所在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和行为;而 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兴趣指向外界环境中的一切。
内向和外向没有优劣之分,关注内心的人着力发展自我感,首要面 对的是如何喜欢自己,关注外在的人着力发展能力,首要面对的是如何 被人喜欢与被环境认同。
2.儿童胆小、退缩与母亲的某些 心理病理症状有关
3.害羞、敌对情绪很大程度上和 基因有关
4.父母对我们个性的最大影响就 是贡献的基因
1.社会文化:中国儿童较美国 儿童相对要胆小害羞
2.家庭:离婚、独生子女、父 母因工作长期不在家
3.教育:
4.环境:近朱者赤,进墨者黑
5.情境:一个爱说话的男孩看 到心仪的对象说不出话来
3.任职时间: 任职时间与生产率:正相关。任职时间更多的体现在工
作经验 任职时间与缺勤率:负相关。任职时间是影响缺勤率唯
一最重要的因素 任职时间与离职率:负相关。可以用任职时间预测员工
未来的离职倾向
20.7.7 07:51 8
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行为学》教学课件
第二节 个性理论
一、个性 二、气质 三、性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