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菩萨蛮(温庭筠)

菩萨蛮(温庭筠)

子形象。
——反衬。 容貌服饰的描 写,反衬人物 内心的寂寞空 虚。鹧鸪双双, 反衬人物的孤
独;
——比喻、借代。
• “鬓云欲度香腮 雪”,鬓发密如云, 香腮白如雪,表现 闺中女子之的美。 “小山重叠金明 灭”,以“小山” 借指眉妆,以“金” 借指额黄,表现闺 中女子之娇美。 “双双金鹧鸪”借 指绣罗襦上用金线
• 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衬出一幅花面相 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对镜时 自赏自怜之意。自赏:人而如花;自怜: 盛年独处。 也点缀了当时没落的王朝梦生 梦死的生活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衬出一幅花面相 映图。花似人面,人面似花。
• 花固然美,但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 无花空折枝!人面固然也美,但红颜易老, 青春难驻,只怕也跟花一样易开易落啊!
• 于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 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自赏:人而如花; 自怜:盛年独处。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鹧鸪” :和“鸳鸯”一样,有归宿 圆满,鸾凤和鸣之意。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鹧鸪尚懂得成双成对,而人呢?温庭筠以 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 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这首《菩萨蛮》, 为了适应宫廷歌伎 的声口,也为了点 缀皇宫里的生活情 趣,把妇女的容貌 写得很美丽,服饰 写得很华贵,体态 也写得十分娇柔, 仿佛描绘了一帽唐 代仕女图。
这首词塑造 了一个娇美 又满怀幽怨 的闺中女子 形象,试分 析其表现手 法
——细节描写。 描写闺中女子懒 起后梳洗、画眉、 籫花、照镜、穿 衣等系列动作, 塑造了一个娇美 又满怀幽怨的女
菩萨蛮
温庭筠
温庭筠(812—866)唐代诗人、 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 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 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 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 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
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 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 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 “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 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 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
• 一次唐宣宗命宰相令狐绹写些漂亮的 《菩萨蛮》词让宫女演唱。但文墨有限的 名宦之子令狐绹自知自己写不出好词来, 便托付给当时作诗作词颇有名气的温庭筠
五代词的流派
• 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 体 ,以“二主一相”为代表,情调伤 感而意境开阔,结束了“花间”,开 启了北宋词。
• 花间词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 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 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 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 故名。
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人生经历
• 一次唐宣宗微服出行,在一个旅馆里凑巧 遇上了温,但他俩当时互不认识;温庭筠 比较傲慢,而且还带有戏谑的口吻问宣宗: “您不就是当司马、长史之类的官吗?” 在得到否认后,温又继续问询:“那么, 您莫非就是那些县尉、主簿之类的官吧?” 对温所涉及的一众小官,宣宗只得说道: “皆非也!”回宫后,宣宗心里实在觉得 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温贬到了方城当县 尉去了。

梳洗
穿衣
簪花
照镜
此词通过对人物的肖像、 动作(细节)、着装的描
写、用“绮丽香艳、婉约 柔媚”的风格,描绘出女
子闺中生活情态,带给人 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表面看来,这首词写的不过是 女主人公从睡醒后到梳妆打扮 完过程中的几个镜头,一番绵 密、精致的描绘,通过反衬与 暗示手法,含而不露地写尽了 闺中人的恹恹情态和寂寞心怀。
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归纳这首词 除了表现歌伎孤芳自赏的心境还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己怀才不遇,在政治舞台处处 碰壁的伤感,与自己对当时朝廷
失望心情
●赏析:这是一首写深 闺美女懒起梳妆的图画, “鬓云”“香腮 雪”“蛾眉”几个词写 出了女子的美丽,“懒 起”一词写出女子对梳 妆打扮并无兴致,“弄” 一词便显示无聊已极而 借此消遣的意味,煞拍 (即最后一句)一句点 出了女子心思,如此慵 懒,是因为心爱的人不 在身边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译:美人头发重重叠叠中的金背 小梳在日光的照射下闪烁不定, 像乌云一般的头发飘拂着雪白的 脸庞,娇慵起身画细长弯曲的眉 毛,缓缓摆弄着妆容,拿前后两 面镜子照看头上的饰花,花与容 颜交互辉映在镜子里。将画好的 新贴绣在短袄上,图案是成双成 对难以分离的金鹧鸪。
• 香腮(雪):从视觉和嗅觉 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 美艳。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这句词主要展现了,一个早晨 刚从梦中醒来的,并未带任何 修饰(打扮)的歌伎(少妇) 形象。
为什么不把“欲度”换做“欲 掩”?
欲度
• 所谓“欲度”者,是正在进行,是鬓 云在香腮雪上滑过。把这两句结合起 来讲,是说一个女子在闺房的睡眠之 中,当早晨的日光照在重叠的屏风上, 那光影的闪动惊醒了她,就在她似醒 非醒将醒未醒的时候,她的头那么轻 微的一动,而长长的鬓发像乌云飘过 一样横过她那白皙的脸庞,这一景象 不是很美的吗?!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 蛾眉:古典诗词中关于美女的传统意象,
以对女子眉毛美好形状的形象刻画,来代 指美女的整体气质的。 • 词人还多用“翠黛”、“翠蛾”“远 山”“春山”等形容代指美女容貌。
懒迟
• 一“懒”字和“迟”字,说明女主人 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因为她心上 的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 看呢?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
人物形象
• 美丽、孤独、寂寞、贵族 • 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丽而寂寞的贵
族女子形象。
小山重叠金明灭,
• 小山:眉毛。小山眉为唐明皇定的十种眉
样之一。《天宝遗事》载:“明皇幸蜀, 命画工作十眉图。”据《海录碎事》: “十眉图:一鸳鸯、二小山……”。
• 金:额黄,六朝以来妇女习尚。
鬓云欲度香腮雪。
• 鬓云: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白居易《长恨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 展现了歌伎(少妇)起床后开始梳妆 打扮的情景。歌伎(少妇)一方面想 要保持自己美丽的形象,但又伤心于 无人欣赏的纠结心理
上阕
以特写的手法,突出主人公 的形象
词人用浓墨重彩:半明半 暗、忽隐忽现的闪动金色,配 衬着如玉的香腮和如云的黑发。 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小结 : 上片刻画女 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 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 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 子懒起后梳洗、画眉、 籫花、照镜、穿衣等 系列动作,并成功运 用反衬、比喻、借代 等手法,塑造了一个 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 子形象。
• 作者这里借成双的鹧鸪反衬孤单的闺 中女子,抒写了一个孤独的女子没人赏爱 的寂寞的心情。“愿做鸳鸯不羡仙” “还 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下阕
• 对镜的时候,看见自己美貌如花,不免 兴起盛时独处、顾影自怜的伤感;
• 穿衣的时候,看见衣上的对对金鹧鸪, 又触动了物双人单、情何以堪的哀愁。
起床
画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