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5641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分析(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_5641


比较相对指标的计算
相对指标
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的综合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 同条件下(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比较相对 另 某 数一 条条 件件 下下 的的 某同 数 类 值类 值 指 1指 0标 % 0标 数
2009年岭南招生人数 × 100%
2009年白云招生人数
注意事项:
示)
作用
1、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比 例关系;
2、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 比较基础;
3、便于记忆、易于保密。
№7
统计学原理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相对指标
是将对比的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结合使用, 以表明事物的密度、普及程度和强度等;
有名数 无名数
单名数(天、次等)
复名数 (人/个) 系数 倍数 成数 百分数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 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
实物量指标 价值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
两者区别: 1)时期指标是连续计数,时点 指标是间断计数; 2)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的大小受时期长短 的制约,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 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5
统计学原理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1、实物单位
自然单位
结构相对 总 数 总体 体中 中的 全部 部分 数 1数 0值 % 0值

注意事项:
全班男生人数 全班总人数
× 100%
1. 同一总体的结构相对数之和必须为100%(或1)
2. 结构相对数的分子分母位置不能互换。
3. 结构相对数的分子分母既可是总体中某部分单位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பைடு நூலகம்
,也可是总体中某部分标志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之比。
一种抽象化的数值
千分数
相对指标按其作用和计算方法不同可 分为结构相对数指标、比例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 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六种
结构相对指标计算
相对指标
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即差异)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 总体数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简单单位
双重单位 复合单位
度量衡单位
2、货币单位(价值单位)
3、劳动单位(工时、工日)
总量指标
计算时 应注意
1、注意现象的同类性 2、明确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 涵义 3、做到计量单位一致
№6
统计学原理
工作任务2 相对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概念
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求得的数
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用相对数表
项目四统计计算与
分析(综合指标的 计算与分析)
项目四 统计计算与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与分类 正确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理解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本章重点与难点】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及其判断
六种相对指标的区别及其判断 强度相对指标的概念及其常见指标
某城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41.61亿元,其中第一产 业增加值为88.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6.43亿元,第 三产业增加值为926.30亿元,计算结构相对数并分析。
分析: 2003年该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83%、44.87%、50.30%,且第一、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之和为100%,显而易见该城 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
№2
统计学原理
模块一 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统计调查搜集到大量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的原始资料,对这些资料加以整理、汇总、计算, 就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综合指标 一般称为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 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三种不同形 式,其中总量指标是综合指标中最基本的统计指 标。
№12
统计学原理
比例相对指标计算 实例讲解:
相对指标
某城市2002年工业总产值为4230.83亿元,其中重工业产值 为1130.03亿元,轻工业产值为3100.8亿元,则该城市轻重 工业比例如何?
计算:轻重工业比例=3100.8:1130.03=2.74:1 分析:该城市轻工业较发达。
№13
统计学原理
№3
统计学原理
模块一 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工作任务一 总量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反映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社会经 概 念 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指标。 (用绝
对数表示,也称绝对数指标)
作用
1、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国力, 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 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1.分子与分母现象所属统计指标的涵义、口径、计算方法
和计量单位必须一致;
2.一般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
3、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各种分析 指标的基础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总量指标的派 生指标。
№4
统计学原理
按反 映的 内容 不同
按其反 映时间 状况不 同
按计 量单 位的 不同
总量指标的种类
总量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一个总体内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总数
相互转变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各单位某种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 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量
№11
统计学原理
比例相对指标的计算
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对比的比值。它反映总体各部分间的 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一般用比数表示,也可用百分数表示。
比例相对数 总 总体 体中 中另 某一 部部 分分 数 1数 0值 0%值

全班女生人数 × 100%
全班男生人数
即: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但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
88.88/1841.61)×100% =4.83% 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826.43/1841.61)×100% =44.87% 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926.30/1841.61)×100% =50.30%
№10
统计学原理
结构相对指标计算 实例讲解:
相对指标
4. 分子中的某部分必须是构成分母的总体中的一部分。
№9
统计学原理
结构相对指标计算 实例讲解:
相对指标
某城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41.61亿元,其中第一 产业增加值为88.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26.4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26.30亿元,计算结构相对数并分析。
计算: 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