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海洋法
二、领海
2.沿海国的义务 不得妨碍外国船舶无害通过 应将其所知的在其领海内航行有危险的任何 情况妥为公布。 对外国船舶不得仅以其通过领海为理由而征 收任何费用。
二、领海
(四)领海内的管辖权的限制 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享有豁免权的军 舰、非商业用政府船舶,不得行使管辖权。 1.刑事管辖权的限制 沿海国一般不在其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 辖权,除非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或者罪行属于扰 乱当地安宁或领海的良好秩序;或者经船长或船旗国 外交代表的请求;或为了取缔违法贩运麻醉药品或精 神调理物质。
海洋法概论
(一)海洋法的含义与发展概况 海洋法是规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和规范国 家从事海洋活动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古代视为共有之物——中世纪受封建意识影 响,提出“领水”概念——资本主义时期出现海洋 自由论——公海自由原则与领海制度确立——《联合 国海洋法公约 》。
渤海湾
Company Logo
海峡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长水道 1、内海峡——处于一国的领海基线以内,视为沿岸国 的内水,如 我国琼州海峡幻灯片 23 2、领海海峡——其宽度不超过24海里的海域,通常允 许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如果它属于用于国际航行 的海峡,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适用过境通行制度 。幻灯片 26 3、非领海海峡——宽度超过两岸领海宽度之和的海峡 。属于领海部分适用领海制度;其余部分依海域性质不 同,分别适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或公海制度,应允许 外国船舶自由通过(见图5—13),例如我国的台湾海峡 除两岸的领海以外中间还有一个可由各国自由航行的公 海水道。幻灯片 26
琼州海峡
Company Logo
1964年6月8日,我国颁布了《外国籍非军用 船舶通过琼州海峡的管理规则》。该规则第1 条规定:“琼州海峡是中国的内海,一切外 国籍军用船舶不得通过,一切外国籍非军用 船舶如需通过,必须按照本规则的规定申请 批准。”
具体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一切外国船舶非经沿海国许可不得在其 内水航行。 2.外国商船如获准进入一国内水,应遵照 该国法律和规章,驶入该国指定的港口。 3.外国军用船舶多须经过外交途径办理一 定手续,才得进入一国的内水。 4.沿海国对于进入其内水的外国船舶得行 使属地管辖权。
海湾
领海的宽度
关于领海宽度的主张有: 航程说:主张沿海国对领海的管辖权延伸至从海岸算起 100海里的距离或相当于两天的航程 视野说:即以目力所及的地平线作为领海的界限, 一般此距离为14海里,如1566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 世规定: “任何船只都不能进入我们的海岸、海湾或 河流,即从我们的土地上看见的界限以内,以伺机破坏 我们或我们的盟国的船只。” 射程说:荷兰法学家宾克舒刻:“使陆地的权力扩展到 炮弹爆炸的地点显然是较为合理的,陆地的权力是以武 器威力的范围为范围”
二、领海
(三)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权 ——内水与领海的最大区别 1.含义 无害通过权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 和平、安全与良好秩序的原则下,不需事先通 知或征得许可,可自由通过沿海国领海的权 利。 “无害”指不损害沿海国和平、安全与良 好秩序。 “通过”指继续不停迅速从海面经过。
无害通过应符合的要求: (1)遵守沿海国的法律 (2)不得从事任何非无害活动:不损害 沿岸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3)通过:连续不断的迅速通过
海南三亚锦母角:北纬18°09.5’东经109°34.4’
锦母角: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天涯 海角
公约关于直线基线划定的规定
Hale Waihona Puke 1.在海岸线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 系列岛屿, 可采用直线基线法。 2.直线基线的划定不应在任何明显的程度上偏离海 岸的一般方向,而且基线内的海域必须充分接近陆地 领土,使其受内水制度的支配。 3.除在低潮高地上筑有永久高于海平面的灯塔或类 似设施,或以这种高地作为划定基线的起讫点已获得 国际一般承认者外,直线基线的划定不应以低潮高地 为起讫点。 4.确定直线基线的效果使原来并未认为是内水的区 域被包围在内成为内水,则在此种水域内应有本公约 所规定的无害通过权。
近年来划界技术专家依据大量的国际实践认为,世 界上每一个沿海国建立国家的领海基点和基线的具 体技术初步要求应当是: (1) 在海岸平坦的地方必须运用正常基线。 (2)每条直线基线的长度不超过24海里,河口与 海湾封口线在低潮时同样不超过24海里。 (3)直线基线走向偏离海岸一般方向范围不应大 于15°。 (4)在海面上不能够确定领海基点等。
问题: (1)飞机在我国领海上空是否享有无害通过权? (2)外国军用船舶可否无害通过他国领海? 对此问题,国际实践中长期存在着争论。《联合 国海洋法公约》及此前的《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对此 均未予明确。一些海洋大国主张,国家的所有船舶不 分军用、民用均享有无害通过他国领海的权利,而发 展中国家则认为,为保障国家安全,外国军用船舶通 过他国领海应事先通知或得到特别许可。我国《领 海及毗连区法》就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国领 海,须经中国政府批准。
Company Logo
(二)海洋法的内容
1、区划不同的海域,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 济区,大陆架,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公海,国际海 底区域和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等。 2、确定各种海域的法律地位和制度 海域的管辖权:①完全管辖权,如内海,领海 ,群岛国的群岛水域。②部分管辖权,如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大陆架。③无管辖权的海域,如公海 ,国际海底区域。 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法律地位,有不同的法律 制度,各国拥有不同的权利。
三、毗连区
(一)法律概念 毗连区是领海以外邻接领海,沿海国 在其中对特定事项行使必要管制的一带海 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 过24海里,而且国家对毗连区的管制不包 括毗连区上空。
Company Logo
三、毗连区
(二)法律地位 毗连区是领海以外的区域,不是国家领土的组成 部分,沿海国虽然不享有国家主权,毗连区没有独立 的法律地位,其地位取决于其依附的海域,或为专 属经济区或为公海。 但是可以对某些违法行为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惩 治的措施,包括:(1)先行管制权:防止在其领土或 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 章;(2)拦截追捕权: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 述法律和规章的行为。
1982年《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 其领海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 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中国宣布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二、领海
(二)法律地位 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沿海国 主权的支配,沿海国的国家主权不仅及于领 海,也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但是, 沿海国对领海主权的行使受到一个限制,不应 妨碍外国船舶的无害通过。 在本公约的限制下,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 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
第八章 海洋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重点掌握基线、内水、领海、毗连区、 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公海的法律地位及其 相关知识。 2.了解海洋法的整体概况,掌握其概念 及主要内容。 3.了解群岛水域、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 国际海底区域的相关规定。
两千五百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 曾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 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海权论鼻祖马 汉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简称《海权论》) :“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世界!”“所有国家的兴衰, 决定因素在于海洋控制。”
2、民事管辖权的限制 沿海国不应为对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某人行使 民事管辖权的目的而停止其航行或改变其航向;不得 为任何民事诉讼的目的而对船舶从事执行或加以逮 捕,但涉及该船舶本身在通过沿海国水域的航行中或 为该航行的目的而承担的义务或因而负担的责任,则 不在此限。 对在领海内停泊或驶离内水后通过领海的外国船 舶,沿海国有为了任何民事诉讼的目的从事执行或逮 捕的权利。
1996年5月15日,我国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从山东 高角至海南岛西部峻壁角约3200多公里长的大陆 领海基点和西沙群岛领海线基点。我国对外公布 的领海基线全部采用了直线基线。划出的大陆48 条基线平均长度为36.1海里(67.3公里),最长的 一条达到121.7海里(226.6公里)。我国直线基 线的平均长度大大超过了24海里。
宣布领海宽度有3海里(英国、美国、比利时、荷 兰等24国)、4海里(挪威、芬兰2国)、6海里( 土耳其、希腊等4国)、12海里(中国、俄罗斯、 法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泰国、阿尔 及利亚、埃及、扎伊尔、苏丹、摩洛哥等77国)、 20海里(安哥拉)、30海里(尼日利亚、多哥)、 50海里(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喀麦隆、冈比亚 4国)、70海里(毛里塔尼亚)、100海里(塞内加 尔)、200海里(阿根廷、巴西、秘鲁、塞拉利昂 、贝宁等14国)等不同的宽度。 日本在北海道附近的宗谷海峡、津轻海峡,邻近韩 国的对马海峡等处适用3海里。
3.明确各国在海洋中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和义务
如海上航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科研,海洋
环境保护等。
Company Logo
海洋法的编纂
(一) 渊源:习惯和条约 特点:海洋法的大部分原则和规则都是国际习 惯法规范。编纂的也是对海洋活动的惯例和海战规 则的公约。 (二)编纂 1958年 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制定 四个《 日内瓦公约》 初步编纂 1982年 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签订 《联合 国海洋法公约》 是一部最完全的海洋法法典。此公 约已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加入 我国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
(三)领海基线 1.含义 为了测算沿海国领海等海域的宽度,需要有 一条起算线。这条起算线就称为基线。 国家在不同范围的水域内行使不同的权利。 所以如何划定基线对于国家的利益及国际关 系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