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________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
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________,这没毛病。
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________,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A. 贯穿责无旁贷无足轻重B. 贯注咎由自取无足轻重C. 贯注责无旁贷微不足道D. 贯穿咎由自取微不足道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 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 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 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 ①⑤②⑥③④B. ①⑥③④⑤②C. ⑥③④①⑤②D. ⑥④②⑤③①5.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
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
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剧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
A. 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
B. 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
C. 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
D. “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奇零草①序[清]姜宸英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抄别本以归。
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
客为予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近十余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
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所作也。
”公自督师,未尝受强藩节制,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始邑邑不乐。
而其归隐于海南也,自制一椑②,置寺中,实.粮其中,俟粮且尽死。
门有两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踯哀鸣。
而间.之至也,从后门入。
既被羁杭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
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
公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
独士大夫家或颇畏藏其书,以为不祥。
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
虽历变患,逾不可磨灭。
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
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
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
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
予欲稍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悖史之求,犹惧搜访未遍,将日就放失也。
悲夫!【注】①《奇零草》为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的诗集,因为写于“或提师北伐,或避虏南征”的战斗岁月的间隙,颇多散佚,“零落凋亡,己非全豹”,故名“奇零草”。
②椑:棺材。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实.粮其中实:填满B. 而间.之至也间:从小路C. 守卒利.其金钱利:贪图D. 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听:听任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张煌言的诗集之所以残缺不全,原因之一是战火动乱,未善保存;二是清廷严禁存传抄录,更不用说刊刻了。
B. 文章以“争求翰墨”的“市井屠贩卖饼之儿”与“畏藏其书”的“士大夫家”对比,暗含对士大夫贪生惧祸的指斥。
C. 文章列举前代修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赞颂历代帝王的盛德,批评沈约、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
D. 作者身处“天地晦冥”之世,不能直言胸臆,故序文叙事不求其详,论理不求其透,文辞隐晦曲折。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
(9分)(1) 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写作这篇序言的目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1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曲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1) 比较两首诗主人公的不同形象。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前人评价《江南曲》“一片心情只自知,‘偶向’‘还随’‘暗掷’妙极形容”,请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 此中人语云:“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3) 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4) 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6) ______________,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子曰:“老者安之,______________,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8) ______________,不焚林而猎。
(《淮南子·主术训》)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赛里木湖周涛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
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
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
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
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
这就是赛里木湖。
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
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
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
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
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
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
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
你就是我们的海。
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
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
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
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小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
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
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
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
你就是在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