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期末考试卷加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浙教版科学期末考试卷加复习资料


▲ 液体进行染色。
25. 人们都说:“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100 ℃的热水烫伤严重得多”。小柯认
为这是因为 100℃的水蒸气和 100℃的热水温度虽然一样, 但 100℃的水蒸气变成 100℃的
热水时,还要放出热量。对此,小柯设计了以下实验
证明自己的观点。
[ 实验过程 ] (实验过程中热损失及热胀冷缩对实验的
意义。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
D. 细胞膜
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
A. 升华 液化
B. 液化 汽化
C. 熔化 液化
D. 汽化 液化
6. 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
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酒精中,
10 分钟后,三
支温度计读数均为 20℃,那么不准确的是 ( ▲ )

( 2) 小 宝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
A →B→ 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
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乙)所示数据测得的米酒密度为
▲ kg/ m3 。
( 3) 按 照小宝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比真实值
▲ (选填 “偏大” 或“偏小” )。
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 g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g/cm 3 。
22. 据美国《波士顿邮报》 报道, 自从进入 2015 年以来, 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事
件。
卡尔布科火山
4 / 10
( 1) 历史上,智利南部的卡尔布科火山曾爆发过 36 次,今年 4 月23 日,卡尔布科火
山再次喷发。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
▲)
A . 活火山
C. 七年级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40Kg
D. 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 5S
4. 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
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
在于细胞的
(
▲)
A . 大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5.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
29. 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
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


17. 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
( 1) 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
▲ ,物体的长度是 ▲ cm 。
(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3) 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
▲ ml ,小石块的体积为 ▲
cm3。
18. 结构图和模型是科学里常用的两种方法
5 的正确操作是( ▲ )
A .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来回旋转粗准焦螺旋
B.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来回旋转细准焦螺旋
C. 来回旋转粗准焦螺旋,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D. 来回旋转细准焦螺旋,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 3) 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变小 变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府视读数
变小
10.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 蕨、水稻和银杏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 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 . 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 . 水稻生活在多水的地方,会开花结果
D . 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11. 绵延在厦门环岛路上的“永不止步”群雕,将马拉松比赛的场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 25℃适宜温度
光照充足、 25℃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长势相似的 10 株蒜苗
长势相似的 10 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
( 1) 从小馨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是


( 2) 有人认为“应将实验材料各改为 1 株,可以提高实验的效率”,你是否认同以上观
景定格在这条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上.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
小明上网查询到每尊雕像的质量约 200kg.请您估算这尊雕像的平均密度约为 ( ▲ )
3
3
A .0.4 ×10 kg/m
3
3
3
3
B. 0.8 ×10 kg/m C. 4×10 kg/m
3
3
D. 8×10 kg/m
12. 如右图所示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点, 为什么?


6 / 10
( 3) 若小馨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27. 暑假期间,小宝同学在乌镇旅游时,发现很多小店卖米酒和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
量取,但量取米酒所用器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所用器具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请 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图(甲)所示现象作出解释。
B. 死火山
C . 休眠火山
( 2)智利不但是一个火山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智利位 于 ▲ 地震带。
23. 如甲图所示,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
慢加热。 图乙是烧杯内冰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
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2 三、实乙)3 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24. 图)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小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操作步骤,请按照 箭头指中不D示的 6 个视野顺序,回答问题:
2016 学年(上)七年级阶段 II 检测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本卷共四大题, 30 小题,所有答题均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 “秦岭四宝”——朱鹮、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 ▲)
A. 朱鹮
B.羚羊
C.大熊猫
D.金丝猴
A. 甲
B.乙
C.丙
D. 都不正确
7. 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 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
B. 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
C. 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
D. 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 8. 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
3 / 10
( 1) 若甲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 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
▲( 写
出一个名称即可 ) 。
( 2)如图乙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它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图中①代表
▲。
( 3) 如图丙的粒子模型可以解释物态变化中的
___ ▲ ____现象。
19. 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
松树却郁郁葱葱, 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而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 .松树比槐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 槐树地松树一样适应寒冷的环境
D. 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6. 铁的密度为 7.9 ×103 千克/米 3,表示的意义是
序正确的是 ___▲ ___(填序号) .
20.如图所示, 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 初温都
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 1)加热相同时间后, 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 发现沙子的
温度明显高于水, 这是因为

。加热时
需要搅拌沙子,目的是


( 2)在两只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
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
2 / 10
B . 是否有触觉 : 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 C. 是否有听力 : 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五十厘米处,用力鼓掌。 D. 是否有嗅觉 : 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四十厘米处。 14. 下列对图 1~ 4 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
影响忽略不计)
① 将一定量温度为 t 1 的冷水装入一个双层玻璃真空保
温杯中,液面如图甲所示位置,标记为 A。
② 向杯中插入导管, 将 100℃的水蒸气通入保温杯的冷
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发现杯中水面明显上升。
③ 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水蒸气,移出导管后,杯中
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标记为 B,再测出此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t 2,比较发现 t 2 高于 t 1。
( 1) 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气发生
▲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 2) t 2 高于 t 1 的原因是


( 3)小江认为因未设置对照,小柯的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请你在原实验的基础
上,帮助小柯设计后续实验方案(要求简要叙述实验过程和证明小柯观点的应有实验结
果):


26.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 (细胞内没有叶绿素) ,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 (细 胞 内有叶绿素)。同样,白萝卜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 小 馨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
水珠出现。用手摸两块玻璃片,发现装
▲ (选填“沙子”或
“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较高,原因是
▲。
21.某同学想要测得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用烧杯盛装适量液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