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咏雪》课件
❖ 1、复述课文。 ❖ 2、梳理故事情节。 ❖ 3、分别说说你对“客”、“元方”的认识。
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 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 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 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船公说: “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 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船公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 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换了你会怎么办呢?)
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期:(古义)约定。 过:超过。 舍:放弃。 去:离开。 尊君在不( fǒu ) 现在写作 : “否” 表示 不 委:丢下、抛》刘义庆
把你认为重点的词语找出来,理解它,记下来。
zhòu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
家庭聚会
子侄辈
诗文 不久, 大
一会儿
sì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高兴的样子
chā nǐ
xù
lè
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大至, 差不多
相比
不如比作 随,凭借
你能举出有关“雪”的诗句吗?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未
若
鹅
毛
1、雪,如花瓣在天空翩翩起舞 。
因 风
2、鹅毛大雪,满天飞舞!
大yì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示判断的语气
看谁记得快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看译文,试背课文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 的人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 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二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 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 作柳絮随风飘扬。”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学画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孔融让梨 曹植作《七步诗》 甘罗十二做宰相
《世说新语》二则
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出身于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 叔父是宋武帝刘裕,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 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虽生长在王室官 宦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 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他爱好文学,著述很多,他编 写的《 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 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合作探究
曾子杀彘(猪)
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有一天, 他妻子要上街买东西,孩 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只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 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 忙劝阻说:“我只是哄哄孩子,你不必当真。”曾子说:“怎么能说 谎呢?”就把猪给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停顿准确,读出语气。 三读:准确、流利、读通意义。 四读:读出作者的感情。
古文断句顺口溜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固定结构莫拆散。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 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期行》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 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 逸事,也记载有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世说新语》 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又隽永传神,对后世小品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被 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 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曾经
道旁苦李
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
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必苦李。”取之信然。
争着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世说新语》中,王戎在这群人中是个非常聪颖 的一个孩子,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什么变化 呢?
大家课后去读一读 《世说新语》
zhì
老婆的别称
①皇帝叫:梓童 ③士人叫:妻子 ⑤隐士叫:拙荊 ⑦秀才叫:娘子 ⑨没有文化的叫:老婆
②宰相叫:夫人 ④商贾叫:贱内 ⑥雅士叫:执帚 ⑧年轻人叫:媳妇 ⑩有修养的叫:太太
恭喜别人搬入新房称——乔迁, 等待别人到来称——恭候, 请人修改文章称——斧正, 托人办事宜——拜托, 祝人健康——保重, 无暇相陪——失陪, 请人勿送——留步, 请人接受——笑纳, 多亏了别人——承蒙, 自己的见解叫——愚见, 久别重逢叫——久违, 读对方的作品叫——拜读,
作业
1、背诵并复述《期行》,回家将《期行》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按照老师介绍的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自学《乘船》这篇
课文。
起
3、美妙的小雪花呀,像只只空灵飘逸的
玉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4、水晶一样的雪飘落在冬季,像飘落的
白茶花一样铺在大地。
“撒糖空中差可拟。” “未若槐花迎风飘。” “未若鹅毛当空舞。” “棉絮纷飞差可拟。” “未若梨花漫天飞。” “未若天仙散百荷。” “樱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玉屑静静落。” “未若白蝶翩跹舞。”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 的代表作。是南朝时刘义庆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以短 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 雅量等36门。
内容主要记述自东汉至东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 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作为史实来看,绝大多数无关紧要。书 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 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为,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 《世说新语》的文字,素称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铺叙或过多 的描写,更绝少夸张之处。但寥寥几笔,却能表现出相当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采取遗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 最富于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它所记载的人物 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
送给别人礼物题——惠存, 请人指点用——赐教, 求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原谅——包涵(见谅), 求人帮忙——劳驾, 归还物品——奉还, 未及迎接——失迎, 向人提问——请教, 初次见面——久仰, 受人夸奖叫——过奖, 初次见面叫——久仰, 希望得到照顾叫——关照,
谦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称自己家为“寒舍”。称别人的到来使“蓬筚生辉”。 在别人之前发言叫“抛砖引玉”,在别人之后发言叫“狗尾续貂”。
小组合作探究,就课文内容提出一 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小组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归纳问题: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温馨融洽、欢快、轻松(内集,欣然,大笑)
2.为什么“公大笑乐”?他笑什么?乐什么?
有不同解释: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 才气。
健康 美貌 诚信 机敏 才学 金钱 荣誉
老师寄语
以诚待人 以信做人
对方: 父亲——母亲——兄长——儿子——女儿——徒弟—— 自己: 父亲——妻子——丈夫——徒弟——《傻得伤心》 问年龄: 老人——平辈——姑娘—— 相反,如果把自己的学生称为“高足”,把自己的儿子称作 “令郎”,那就闹笑话了——《令尊的故事》。
4.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 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 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 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 喻不好。
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 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 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 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