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至例2。
二、教材简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平面图形,是由整体图形细化出来的初步的基本图形,也是《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圆形的手工纸。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1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2、注重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
首先,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种感官协调合作下初步认识角。
其次,注重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保护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对角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热闹起来,操场上更是生机勃勃。
(播儿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朋友起得早,正在校园做早操。
”(课件出示“校园的早晨”图片)同桌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些什么?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会形成这样的图形。
(电脑出示红色的闪动的角)足球场的一角也有这样的图形(电脑出示红色闪动的角)。
你们认识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和音乐的营造,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逐步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自然地从生活中的角过渡到对数学意义上的角的研究,也可以初步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情况。
】二、探究引导,掌握新知(一)角的认识1.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角。
师:不仅图中有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教室里许多物体上都存在着角,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同学听。
【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刚了解的角的特征从现实物体表面上找角,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充分体验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2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课件演示学生说的四种实物:剪刀、三角板、课桌的角、黑板上的角)我们给它脱掉华丽的外套,课件演示从四种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3.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仔细观察,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3(2)谁愿意把你做的角来展示一下?有谁做的角和这个角不一样?还有不同的吗?(教师找多人展示,充分展示学生做的各种各样的角,但最后只留3人在讲台前分别展示锐角、直角、钝角。
)问:他们做的角一样大吗?哪个大?哪个小?思考:怎样才能摆出一个大一点的角?怎样又能摆出一个小一点的角?(让学生转动手中的角,摆出大小不同的角。
)小结:看来角有大有小,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3)老师也做了两个角。
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课件播放动画:红角和蓝角)小结: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使学生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中的角,同时引出对角的大小的比较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变化活动角,动态体会角的大小变化与两条边张开的角度有关系,为了突破“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难点,教师通过一小节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使学生感受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又增添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5.学习用尺子画角。
(1)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自己先试一试。
小结: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2)再画一次。
(3)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
【意图:这个环节采取先让学生自己跟着多媒体学习画角,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画角的步骤和方法,通过画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角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既强化了角的画法,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角的画法,学生感觉很轻松民主,注意力强。
】三、趣味创新,巩固新知。
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发展思维: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3.用小棒摆角。
让学生用两根小棒摆一摆,看最多可以摆出多少个角?(摆法如下:)4.综合练习。
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
【意图:练习题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用角创作画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关于角的认识我们今天只是进行初步认识,下节课还要继续学习它。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
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导学策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亲身实践、经历活动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生准备三角板。
【学习流程】一、导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说说你的理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因为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3.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二、探1.找角——直观感知角。
自主发现①想: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学生汇报: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请你用手指一指。
(教师注意动作的引导和示范。
)②课件出示几个物体,让生仔细观察,找它们上面有角吗?(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钟面上的角又藏哪儿啦?(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2.认识角1)抽象出角的概念。
(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电脑闪烁出)。
2)摸角并感知角.请拿出你们的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说说你的发现。
3)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1)让生摸一摸角,说说有什么发现?角有个尖,很刺手。
两边是平平的、直直的。
你能给他们起个名字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顶点和边看看这些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生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你能在纸上画几个不同的角吗?学生活动,教师做好指导。
让学生说说角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示范画一个角,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三.点教师点拨课件出示(我们先画一点,这是它的??(点出一点)再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这是它的??,再从顶点起往不同方向再画一条边。
)为了便于区别角,我们还可以给它们取个名字。
比如第一个角,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张口的地方,用一个小“)”线把两条边连起来,然后在它的后面写上数字1。
我们把这个角记作:∠1,读作:角1。
(教师板书)请同学们给自己画的角起个名字?然后把它记下来,读一读。
四.练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2)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的角。
课本67页“指一指”中有一组图形,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学生自己先在书上指出,教师出示淘气的作业,集体讲评)。
你们和淘气找得一样吗?为什么?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3)玩一玩,(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教师出示活动角师: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就藏在你们课桌里面,请你拿出来,玩一玩。
在玩的过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活动,老师指导。
生汇报交流。
角是有大小的。
师:你怎样使得角变大、变小?生:我把角的两边拉开,角就变大,我把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角的两边拉得越开,我们就说,张口变大,相反,就是张口变小。
你能说说什么样的角大,什么样的角小吗?生: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师:你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里是怎么说的。
(出示课件)4)、比一比既然角是有大小的,怎么比较呢?请同学们将自已手中的角固定好,然后同位的同学比一比,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两名学生上前比,说说比的方法老师小结比的方法:顶点和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另外的一条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那个角就大。
观察我这儿的两个角(一个边长但张口小,一个边短但张口大),你们认为哪个角大?学生讨论汇报通过比两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