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6型电动转辙机ZD-6型电动转辙机在丹东车间管内分单机牵引道岔河双机牵引道岔两种方式,电路动作分为单动、双动、三动。
本次学习旨在让大家对电转辙机电路有比较简单的认识和初步分析能力,所以选择了单机、单动电路作为模版,希望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我把ZD6型电动转辙机按其工作性质及故障判断方式分为三个部分,这和教科书里说得有些异样,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样更有利于对这个电路进行分析和对故障的判断。
第一讲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电路既室内控制部分,如图所示;该电路电源为KZ、KF和条件电源。
选排进路进路时,由DCJ 或FCJ 经选路电路提供KF电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单操道岔时受控制台ZDA(J)、ZFA(J)控制,提供KF-ZDJ、KF-ZFJ 电源。
整个电路器材为两台继电器:1DQJ、2DQJ。
受控条件:1、该道岔区段SJ(强制条件);道岔按钮在定位(未拔出)。
2、选路时:DCJ或FCJ ;3、单操时:AJ、ZDJ/ZFJ 。
1、1 开关控制电路的器材运用1DQJ:JWJXC-125/0.44 双线圈单独使用;线圈:3--4 、125Ω,ф0.2mm;电压控制24V。
缓放时间0.35s—0.4s.线圈:1---2、在该电路不起作用。
2DQJ:JYJXC-135/220 双线圈单独使用;线圈:1.2 、135Ω,ф0.23mm;线圈:3.4 、220Ω,ф0.21mm。
2、3为KZ电源、1、4为KF电源。
极性保持型,即通电时动作后,停电时保持状态,另一线圈不通电将一直保持在该位置,不得同时供电。
当3、4线圈供电道岔在定位时,继电器在吸合状态(检修所称为反位)。
当1、2线圈供电道岔在反位时,继电器在落下状态(检修所称为定位)。
1DQJ在整个电路中起开关作用;1、为2DQJ提供动作电源KZ。
2、控制电机启动电源DZ/DF220V。
记住,只管启动,不管断电。
2DQJ在电路中起控制方向的作用1、控制电机转动方向,因为直流电机1或2受电会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而控制谁受电则是2DQJ接通接点和转辙机所处位置的共同作用。
2、控制表示继电器的接通位置;当2DQJ构成的位置与表示继电器电源方向及整流管供电电流方向三者一至,才能构成相应的表示继电器的位置。
1、2电路分析电路特点:1DQJ、2DQJ动作一致性(1)、当道岔在定位时,2DQJ 吸起(在反位),等待反位操作,若此时单操定位,KF—ZDJ与2DQJ构成方向不一致,1DQJ不能动作,2DQJ也不动作。
(2)、当道岔在定位,此时向反位操作,KF-2FJ与2DQJ构成方向一致,1DQJ 吸起,此时经KZ --1DQJ31.32--2DQJ2-1 --AJ吸起接点11.12--KF-ZFJ、2DQJ 转极,转极后切断1DQJ 的KF - ZFJ电源,1DQJ 缓放落下,反之同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其动作一致性,即动则同时动,不动则一齐不动,以此观察该电路是否正常及故障部位。
(3)、当更换继电器或人工手摇道岔后,2DQJ所构成的位置与道岔实际位置不符时,道岔表示继电器受电方向不一致,即使有电道岔表示继电器也不会吸起,造成无表示,若此时道岔在定位,而2DQJ在落下位置,即处在等待定位操作位置。
单操道岔向反位操作时,由于KF—ZFJ与2DQJ位置不一致,1DQJ不会动作,2DQJ也不会动作,电机不会启动。
而向定位操作时,KZ-ZDJ与2DQJ落下位置一致,使1DQJ吸起、2DQJ 转极,由于1DQJ先于2DQJ动作接通DZ-220电流,而此时2DQJ尚在落下位置,等待定位操作,会出现操作瞬间电机先向反位转动,当2DQJ 转极完成后,由于此时2DQJ位置已与自动开闭器位置错开电机停转,时间的长短与1DQJ和2DQJ本身特性有关,在该操作完成后,2DQJ的位置与道岔位置一致,表示继电器励磁。
1 、3特别注意(1)、在上述操作中,由于会出现瞬间电机反转,有时会出现断表示乃至转辙机解锁等到异常现象,这是该电路设计及器材选用中的痼疾,所以在更换2DQJ和手摇道岔后至少要反复操作道岔一次,以免出现意外。
(2)、在更换2DQJ或人工转换道岔造成不一致时,倒换二极管极性也会使道岔表示继电器吸起,这就造成了道岔表示与道岔实际位置不符,所以在工作中尽量回避更换继电器、更换整流管,人工手摇道岔同时进行。
不得已时切切注意核对道岔位置与表示位置。
(3)、上述问题倒换X1、X2(电缆或配线)也会使表示继电器励磁造成室内外不一致,这时转辙机施工中的大忌。
解决方案:在日常维修中更换继电器和人工手摇道岔,一般不动配线和二极管,故只需反复操作几次道岔即可。
一旦动配线或二极管室内应先观察2DQJ状态,若2DQJ吸起此时DBJ1.4应有反极性电压。
若2DQJ落下此时FBJ1.4应有反极性电压,但继电器不吸起,改变二极管极性。
可使D/FBJ吸起,若与室外位置不符,应同时将X1、X2和二极管换位。
工程中常因类似问题误事切记。
第二讲电机控制电路2.1 电机控制电路的器材运用电路电源;直流220V。
在该电路起作用的器材有:1DQJ 的1、2线圈,直流电机,自动开闭器,1DQJ的开关接点,2DQJ 的方向控制接点,熔丝等。
(1)1DQJ :线圈1、2。
0.44Ω。
ф0.9mm当流经该线圈的电流由5A—1.5A断电时,其缓放时间不小于0.3秒。
实际上维持吸起电流0.5A左右,缓放时间0.5S左右。
《维规》对125/0.44继电器的可维持电流有过规定,但现有规定,如果电机工作电流小于1.5A,且工作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则1DQJ完全可以落下使电机停转。
即使维持电流为60%,也须1.2A,现实测维持电流约0.5A,但该问题应引起注意。
(2)直流电机: 额定电压:直流160V、电流2.0A、≥220V A。
最大允许电流5A。
A、D、E、J、F转换时间小于3.8S、5.5S、9S、9S、6.5S;动作杆动程+2 165、165、190、165、130;表示杆动程86~167 145/185 70/196 70/196;定子电阻2.85+0.4、转子电阻4.9+0.245;故障电流A、D、F 2.3~2.9A、E、J2.0~2.5A。
2.2 电路分析该电路是简单的开关控制电机电路,除1DQJ 1.2线圈维持电流存在隐患外,电路自身不存在其它问题。
电路动作特点:低电压励磁,电流保持。
利用相关条件:KZ、KF电流使1DQJ励磁,其自身接点接通电机动作电路,此时其3.4线圈工作已完成,呈无电状态,在其缓放期间,必须沟通线圈1、2,以维持其吸起。
该电路中有1DQJ 1.2线圈,起开关作用的1DQJ接点,2DQJ的换向接点,自动开闭器接通位置,接点(11.12.41.42)直流电机,遮断器接点及熔丝,电源为直流220V、DZ、DF。
(图中)1DQJ的接点作为电源开关吸起,接通后提供电源,利用1.2线圈中的电流保持吸起,在电机工作期间保持吸起,不会自己落下,2DQJ作为控制电机的动作方向。
直至转辙机完成道岔转换落锁,自动开闭器断开电机回路后,1DQJ才缓放落下。
至此电机电路工作结束。
2.3 易发故障:(1)在实际工作中,常有因道岔转换不到位而反向回操现象,由于控制方向的2DQJ瞬间转向,会在电机中出现很大的反电动势,受其影响,会瞬间在回路中形成大电流,甚至烧断熔丝,对继电器和电机也有损害,此时应先断其熔丝,待1DQJ落下再安装熔丝然后反向回操。
(2)该电路用于双机牵引电路时,在2DQJF利用2DQJ接点动作的电路中,当2DQJ和2DQJF转换时间>1DQJ缓放时间时,会出现控制电路工作正常,但电机不转问题。
解决方案:(1)、2DQJF电路;(2)、与检修所谐调延长1DQJ缓放时间。
1DQJ继电器1.2两组接点为电机电路开关接点,对接点损伤较大,长期运用会造电接触不良。
解决方案:日常观察接点火花状态,通常因道岔调整过紧,启动电流加大,会有明显火花异常,迹可做为观察道岔是否调整过紧的一个方法。
(3)一般故障分析此类电路在维修状态下只存在断路问题,如熔丝、电气接点、配线、电机断匝、炭刷不良等。
混线故障存在两点:1、自身引入线短路故障状态是烧熔丝,用电阻档测量阻值即可判断。
2、换向电路混线一般是端子座绝缘不良,或插座,配线混现,在电机启动后另一侧接点已经构成电机回转电路,会形成电机1,2同时供电,通常烧熔丝,若传输距离过长,可能不烧熔丝,但有强烈电孤。
电机断匝的判断及测量;电机断匝一般会出现较平时较大的电弧,发现异常后,断开折断器,用万用表*1Ω档,表笔置于电机3、4端,正常时为5Ω左右,用手轻轻拨动电机转子若表针有较大波动稳定时期阻值大于8Ω,可以判断其电机断匝。
第三讲道岔表示电路一、电路模型DBJ、FBJ电路在器材选择上和电路设计上采用了单一选择电路,即2DQJ的状态必须使BJ和整流匣在同一状态,否则不可能工作。
如:当2DQJ吸起(反位等待)构成DBJ电路,此时整流匣提供的电流方向与流经DBJ的励磁电流方向必须一致。
若与BJ所需的电流方向不一致,既使有电也不会使BJ吸起。
所以采用以上电路模型。
二、器材1、DBJ、FBJ、JPXC-1000 双线圈串接“1”+、“4”-、2~3、额定值24V;反向不吸起电压不小于200V。
2、整流匣:1N4007×4、并串1A/1000V;3、电阻:750Ω/10W;4、电容:4μf/400V。
三、电路分析在整个电路是一个带整流的交流串联电路对负载R而言是一个标准的半波整流电源,对BJ来说是一个半波整流负载,自滤波电路,可以按半波整流电路直流电路分析。
由上图可看出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变化情况,该电路原始提供~220V电源,经BD1-7变压器后向电路提供110V电源,峰值√2×110V ≈125.4V当电源正半波前90度提供电源时,整流匣导通。
由R和J分压,同时C按J的电压上升而充电90度-180度时,R电阻按电流曲线分压,而J的电压将是电源曲线的下降速度和C、J放电回路的曲线而定。
自180度-360度间,整流匣处于截止状态,R无压,电流CJ回路,由于存在C 和L两个贮存元件,其同时构成以BJ内阻为负载的放电回路,其放电时间较简单的CR放电回路的时间要长的多。
该电路在理想状态下,BJ端电压峰值可达54V,平均值也可达38V。
通常R端电压≈110V×45%×750/1750≈21V;BJ端电压≈110V×45%×1000/1750×110%≈31V。
由于该电路是以BJ和R为负载的半波直流电路,在正常情况下,对BJ、D、R的交流测试是没有意义的,只有BJ的直流电压才能反映电路的工作状态。
在电路中无论BJ、R、D任一元件短、断,都会在BJ上用直流测出,断路无电BJ落下,D短路,回路无直流BJ落下,R短路BJ作为唯一负载电压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