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点
钢筋工程施工内容
序号
施工工序
施工控制点
1
原材料
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2
钢筋制作
回弯长度、断面平整度、
3
钢筋连接
连接区域、连接方式、连接的规范性
4
钢筋安装
品种、规格、数量、位置、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
5
钢筋保护
原材料保护、半成品保护、成品保护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点
序号
质量控制点
□其他辅助材料如垫块、扎丝、套筒、焊条等均需检查出厂合格证,外观质量与质保资料有出入的不得使用。
2
钢筋制作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有抗震等级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最小长度不小于75mm。
□电渣压力焊:仅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不大于10°)钢筋。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7㎜。
□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7㎜。
□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帮条焊、熔槽帮条焊使用时应注意钢筋间隙的要求。窄间隙焊用于直径≥16㎜钢筋的现场水平连接。熔槽帮条焊用于直径≥20㎜钢筋的现场安装焊接。
4
钢筋安装
□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
钢筋保护
□加工成型的钢筋或骨架运至现场后,应分别按工号、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渍、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
□钢筋的原材加工预制好的成品料做好标识,要用100mm×100mm的木方垫起,做好防潮工作。雨期施工时钢筋堆放地要做好排水措施和必要的遮盖。
□注意防止钢筋的污染,并做好钢筋的除锈、防锈工作。
□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时,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若需要断筋,应及时通报土建技术负责人,做好必要的加固补强,方可断筋,并应注意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证、检验报告及钢筋标识,出厂质保资料与钢筋炉批号铭牌相对照,每一捆钢筋均要有铭牌,钢筋品牌、牌号、炉号(批号)、型号、规格、重量等应保持一致。
□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闪光对焊:钢筋直径较小的400级以下钢筋可采用“连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钢筋直径较大,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连续闪光对焊所能焊接的钢筋直径上限应根据焊接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具体要求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4㎜。
□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2个或2个以上接头。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5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8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电阻电焊:用于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焊接网。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不大于10㎜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3倍;较小直径为12~16㎜时,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2倍。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直径的60%。
□套筒连接的钢筋断面不得成马蹄形或扭曲
3
钢筋连接
□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键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