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钢筋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检查钢筋性能及重量:
1)检查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证书及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
2)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抽样检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单位长度重量偏差
3)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其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

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进场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后的检验批量可扩大一倍。

4)钢筋的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当无法准确判断钢筋品种、牌号时,应增加化学成分、晶粒度等检验项目。

(2)钢筋的表面应清活、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应在加工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钢筋除锈后如有严重的表面缺陷,应重新检验该批钢筋的力学性能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3)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成型钢筋所用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并应抽样检验成型钢防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

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宜大于30t。

(4)钢筋调直后,应检查力学性能和单位长度重量偏差。

但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此项检查。

(5)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6)受力钢筋的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2)光圆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3)335MPa级、4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4)直径为28mm以下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6倍,直径为28m及以上的500MPa级带肋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倍;
5)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2倍;钢筋直径为28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6)箍筋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7)在工程开工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

试验结果应符合质量检验与验收时的要求。

(8)直径12mm钢筋电渣压力焊时,应采用小型焊接夹具,上下两钢筋对正,不偏歪,确保焊接质量。

(9)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10)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10倍。

(11)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的较大值;连续梁、板的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12)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应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应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