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小论文

马克思小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行动的思想指南。

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实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指引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泛论基础。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始终是同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要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夜色社会主义的联系,我们先要来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作用:
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

1、反思功能。

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

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

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

2、概括功能。

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

3、批判功能。

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

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

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

4、预测功能。

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

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

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

二、人生的根本指南
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

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
的世界观。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

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

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

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之后我们要来看看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科学涵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主要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轨道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改革和完善国家的政治体制和领导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要互相结合,缺一不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用“一国两制”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最后浅谈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联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世界观基础。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法论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是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实践和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固然需要专业知识和许多具体的方法,但是更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认识论基础。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去认识。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功能,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坚持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第四,它是帮助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的哲学基础,来不断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效率。

第五,它是克服和批判各种错误思想、思潮和倾向的哲学基础,从而克服和排除错误思想和倾向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干扰和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

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哲所固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

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