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显示器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信号的设备,计算机向用户显示信号的外部设备,使用户实时掌握计算机所处的工作状态以及用户的操作是否正确,它实现了人它与机器的“对话”功能,它经历了从单显—彩显,低分辨—高分辨率,从低频—高频(多频),从小尺寸向大尺寸的发展。
. 显示器的类型
按显示器件或原理来分,可分为:
A.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显示器)
B.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显示器)
C.液晶显示器(显示器)
D.等离子荧光显示器(显示器)
E.真空荧光显示器(显示器)
其中两种较为常见。
下面简要介绍其各自优缺点。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显示器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真空的显像管中由电子发出
射线激发屏幕上的荧光粉呈现出彩色的光点,大量光点组成图像。
与
电视机的显示原理相似。
按表面曲度可分为:球面(已逐渐被淘汰)
平面直角(现今最普遍)
柱面(索尼特丽珑和三菱铁石珑为代表
更清晰和更小失真)
完全平面(可视角度更广和性能更高,失真
与反光减最低程度)。
组成:电子枪,偏转线图,
栅罩网板(隙缝障板),
荧光粉层(谨二层),玻璃层,道电涂层。
以上图中可看出固有的物理结构限制了它向更广的显示领域发
展,但它仍以可视角度广,低成本,显示质量好的(对比度和亮度较
大)优点而被广大用户喜欢,从电滋辐射来讲是其最大的弱点之一,
此外它所占体积较大,较为笨重,耗电也大。
液晶显示
人们为追求节能,保健,节省空间,新的显示媒体液晶显示
器应运而生,年,成型的液晶显示媒体出现了,当时这种
最初的—(扭曲向列)是十分简单的单色显示工具,
年代初它普遍开始用到计算机产品上,年欧美提出
(超扭曲向列),同时(薄膜或晶体管)也
被提出,年代末,日本掌握生产技术,工业
也被飞越发展,年又是日本,掌握了生产技术,
且向廉价和低成本的发展。
:薄膜型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特点:
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无算毫电滋辐射,完全平面,无闪烁,
无失真,用眼不易疲劳,查视面积林,双薄又轻能节省大量
空间,抗干扰比强得多。
缺点:
视角太小,亮度对比度不够大,光线较强的环境可视性不好,
成本较高。
. 显示器的些主要技术指标和基本概念
了解它,有助於我们能更好地客观评价一台显示器的优良在何处。
显示器的屏幕尺寸
实际上它是指显像管尺寸,即其对角线长度用英寸表示的尺
寸,实际可视尺寸较小的於这个尺寸,因显像管的边框占了
一部分空间,寸通常可视范围只有寸。
逐行隔行显示
隔行显示:每隔一行显示一行,到荧幕底部后再返回刚才未
显示的行。
逐行显示:顺序显示每一行;
在相同的刷频频率下,隔行显示的图像会比逐行显示的闪烁
和抖动更为压害。
需说明的是隔行显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实
也是逐行显示的。
如何区分:在高分辨率模式()或()观察显示边角,如生
产严重的闪烁或抖动,则多串为隔行显示。
点距
点距是同一像素中两个颜色相近的磷光体问的距离,点距越
小,显示出来的图像越细腻。
间距:几年前多为
现今:为多数,,,甚至等如特丽珑,三菱铁石珑系列。
点距
越小,造价也高。
刷新频率:
就是屏幕刷新的速度,扫描一整屏的频率,(行频,场频)
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抖动越厉害,眼睛易疲劳引起酸
痛,头晕目眩等。
(与日光灯频率相近,产生频率相近,产
生频闪效应,以上基本消除闪烁,现在的显示器多为多频显。